一、树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必要性
1.对“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认识
“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和不虑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保持完美的状态。”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提出的明确而全面的定义。1999年6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这一决定明确提出了体育与健康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精神制订的。《标准》的性质、基本理念、目标、内容标准的评价等,体现了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及对体育与健康教学方面的基本要求。体育教学只有更好地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才能真正地体现《标准》的性质,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课程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形成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真正实现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整体健康目标。
2.健康生活新观念
健康三维观: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或健康五要素:身体健康、情绪健康、精神健康、智力健康、社交健康,都是我们所说的身心健康。人的身心是一个统一体,身体健康了,心理才会健康;反之,心理健康了,身体也才会健康。也就是说,人的身体影响着心理健康,人的心理也影响着身体健康。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并将日益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身心才能健康和谐的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增进学生健康的重任,又是增进国民健康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应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二、“健康第一”体育与健康教学基本理念
1.健身性。健身性是学校体育的主要功能和本质特征,也是学校体育教学主要目标之一。体育教学必须以使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运动是健身的一种手段,而且并非所有运动都能作为健身手段,那些竞技运动多数不能作为健身手段,用作健身手段的是那些简易的身体运动。运动健身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生理负荷(强度、频率、时间)。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目标、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根本目标不是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运动员,而是把学生培养成*现代化建设的健康人才。所以,淡化竞技教学,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的、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运动基本技能技术,是学生以后健康生活的前提条件。
2.兴趣性。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这一理念说明了无论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要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因为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从某种意义上讲,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比关注学生的技能掌握更重要。
3.教育性。教育性是体育教学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各种手段,使自然的人变为社会的人,使个体社会化。人要自下而上要发展,一是要学习掌握生活技能;二要遵守社会群体的行为道德规范。这就需要各种方式来培养,而教育则是所有方式中最有效的方式。在教育过程中,体育教学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它在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人方面的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体育教学对促使身体、身心的发展、个性的形成与发展,培养群体意识、教导社会规范、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4.主体性。学校是为学生开的,如果没有了学生,教师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强调以学生为发展中心,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情感和体验。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才能得到发挥,学生体育学习能力才能提高。为此,我们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必须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降低适应和服务于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需要,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重视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主动模仿、主动学习将成为学生未来体育学习的重要方式。
5.娱乐性。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生活方式的改变,客观上为人们休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可能。娱乐性也是现代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有人说音乐的魅力在于它的旋律,舞蹈的魅力在于它的节奏,体育的魅力在于它的娱乐。我们的一些学生不太喜欢体育,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娱乐性。体育教学要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轻松愉快,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喜悦,就得增加体育教学的娱乐性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