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科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1920年创立的中俄工业学校铁路建设科,是国内最早培养路桥人才的单位之一,其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创建于1958年,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成立于1995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院的办学规模、师资力量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是国家培养交通、城建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设有道路与轨道工程系、桥梁与隧道工程系、道路材料工程系、交通工程系、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系和测量教研中心。拥有交通运输工程和土木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2个一级学科;拥有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工学硕士、工程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4个二级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交通工程、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等3个本科专业。其中,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是国家和建设部重点学科,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是建设部和黑龙江省重点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学科是建设部重点学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本科专业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在2008年教育部组织的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交通运输工程学科排名第8位。学院是“交通安全特种材料与智能化控制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城市道路与交通建设部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智能交通管理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具有较为完备的软硬件条件,为开展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了保障。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4人,其中教师76人,教授15人,博士生导师18人(含兼职博士生导师7人),副教授25人,硕士生导师40人,博士化率达到73.68%,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1人获得黑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绝大多数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年龄在35~50岁,是一支充满朝气、学术思想活跃、求实创新、团结向上的师资队伍。注重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尤其在西部开发建设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近三年,科研经费达到12000余万元;承担国家“973”子项、“863”项目、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3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项;发表SCI、EI、CSCD论文400余篇;作为主要参编单位完成了《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等4部规范的编写与修订。在寒冷地区道路、桥梁设计理论和建设技术,交通安全理论与控制技术等领域形成了多个特色和优势方向。学院自创立以来,始终以培养精英型人才为目标,为我国交通和城建领域培养了7000余名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每年招收博士研究生20-30人;硕士研究生50-60人,工程硕士研究生60-80人;本科生170-180人。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形成了“厚德化人,严谨治学,自立自强,勇于创新”的道桥精神。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成才,设立了“OVM”、“吉山博”、“同望”、“济南城建交通英才”等多项奖学金;创建了“同走成功路,共筑连心桥”新生入学教育、“路在脚下”、“三业教育”、“深情别母校,激情续人生”毕业教育等品牌活动;使广大青年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都得到了锻炼,为投身国家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毕业生业务功底扎实,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成为行业的中坚力量,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好评,学院本科生就业率始终位居前茅。学院重视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聘请美国自然科学基金委结构材料与力学部主任Lawrence C. Bank担任首席学术顾问、与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联合建成交通运输工程海外合作基地、建成哈尔滨工业大学-华盛顿大学先进交通技术国际联合实验室,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莫斯科汽车公路学院、香港科技大学等20余所国外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合作关系,聘请国外兼职教授20余人定期来学院交流、讲学。近年来,主办重要国际学术会议3次,参加国际重要学术会议150余人次。学院将在保持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基础上,以国家和行业的需求为牵引,充分利用哈工大的综合学科优势,不断开辟新的前沿学科方向,实现学科跨跃式发展。我们将继续实施精英教育,培养交通领域的骨干力量和领军人才,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创建国际知名高水平学院而不懈奋斗!
温馨提示:
本文【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怎么样】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