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为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结合当时形势,对孔子六经进行了继承与改造,完成了孔子以后孟子所不及的传经事业,是孔子以后的传经大师,是先秦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从历史来看,由于荀子的传经,使先秦儒家经典得以继续保存,使后世中国封建社会有了经典教科书。
(1) “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荀子批判“性善论”,主张“性恶论”。他认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实际上是“伪”,而不是“性”。所以他认为应当区分人的先天努力与后天获得的品质。尽管性与伪是区别乃至对立的,但二者也是联系与统一的。
“性伪之分”说明教育的必要性,“性伪之合”说明教育的可能性,教育作用在于“化性起伪”;性与伪就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没有素材,就无以加工文饰;而缺乏加工文饰,素材永远是那么原始和不完善,只有二者统一,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进而对社会的改造。
他认为“涂之人可以为禹”只是一种可能性,要从可能变为现实,需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他对此很乐观,认为只要学习和教育,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人改变自己。他还论述了环境对人成长的作用,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积靡”。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认为它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
(2)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
出于走向统一的时代需要和他礼法兼治的政治思想,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这是教育培养 人才的基本层次,而理想层次在于培养“圣人”。
他根据当时的儒者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认为俗儒“徒具儒者外表”,对“先王”之道,对礼仪仅会做教条诵读而已,不知其用;雅儒不侈谈“先王”,懂得取法“后王”,对自己未能解决问题承认无知,不自欺欺人,显得坦荡;而大儒是最理想的人才,知识渊博,能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的应付新事物、新问题,能有效治理国家,显然教育应当以培养大儒为理想目标,这才是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人格。
(3)以“六经”为教育内容:
在荀子看来,教育内容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以《礼》为重点;他认为各经自有不同的教育作用:“故《书》者,政事之记也;《诗》者,中声之所以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礼》之教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毕也。”传六经以为后代之教育也,影响深远。
(4)“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荀子把教学或学习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并把行看作是学习的最终目标。在荀子看来,学习过程是有机统一的,学习必然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
第一,闻见。荀子认为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知识的来源,不同感官与不同事物相接触形成不同感觉,又使进一步的学习成为可能。但闻见只能反映事物的“一隅”,无法把握整体,且又因主观因素影响而易产生错觉,因此必须在此基础上向“尽其礼”阶段发展,即“知之”。
第二,知之。荀子认为人应该在闻见基础上求“知”。求“知”是指学习要运用思维功能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与规律,他重视思维,即知的作用。找出一些发挥这一功能的方法。求“知”的过程有两种方法,一是“兼陈万物中悬衡焉”即对事物进行全面的观察和比较,二是“虚壹而静”,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第三,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最高阶段,对于学、思而行的知识的验证是否可靠,只有行,才能使“知”真正算明了。“学至于行而止矣”,通过学习而得到的知识最终将在实践当中得到检验。
(5)论教师(荀子对教师地位、作用、条件的论述):
1)荀子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在他看来,“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而教师又是传授“礼”、实行“礼”的榜样,是“礼”的化身,因此学生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
2)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把教师提到与天、地、君、亲的同等地位,明确提出天地君亲师的说法;
3)对教师有严格的要求和很高的条件,一要有尊严,使人敬服;二要有崇高的威信和丰富的经验;三要具备传授知识的能力而不违反师说;四要能体会“礼法”的精微道理,且能加以阐发。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