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碰到有些父母有这样的提问,“孩子在做家务,要不要给ta发工资? ”
在《家有儿女》中,我记得父亲夏东海举行有偿家务的活动,最后乱成一锅粥的趣事。
为了拿到家务卡,三个孩子洗了两次碗,一天拖三次地,吃了七顿饭,衣柜里的衣服全被反复洗……几百张家务卡,很快就没了。
夏东海觉得事情不对劲,告诉孩子们活动结束,结果刘星和小雪立马不干了。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通过做家务获得报酬的最大副作用是损害了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
所以,关于是否给钱做家务,我的建议是,首先要判断这件事是否是孩子的责任。
例如,整理房间、打扫卫生、洗碗、打扫卫生等是全家人的责任。那样的话,尽量不要付钱给孩子做本该是自己事。同样,学习和作业也是这个道理。
帮爸爸洗车,帮爷爷奶奶给花草浇水,帮妈妈跑腿买酱油,这些不属于孩子的事,给点零花钱也不为过。
把做家务和赚钱联系起来,一开始可能很有效。 孩子也很积极,但时间一长就会出问题。
不过,如果孩子提出“想赚钱”的要求,为了不打击其积极性,还是不要直接拒绝为好, 请试着传达三个重点:
一是沟通做日常家务为什么不适合给ta报酬?
在家里人人平等。 所以,每个人都有做家务的责任。 就像妈妈做饭,爸爸洗碗,孩子打扫卫生一样。 这是我们作为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和报酬没有任何关系。
第二,多劳多得。在什么情况下,孩子可以得到报酬?
应是跟孩子义务无关的,超乎寻常的事情。
例如,如果要洗家里的车,本来是请别人帮忙的,但是孩子来帮忙的话,可以奖励孩子。
例如,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学校的跳蚤市场。通过更合适的场景,引导孩子做财商。
第三,和孩子讨论大家都能接受的零花钱计划。
孩子的出发点还是想要零花钱。 所以,最终我们必须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应该平等地和ta沟通,而不是压迫,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刚有零花钱的时候基本是有多少花多少。在这种时候,我们不能介入他的选择,也不能要求储蓄。孩子特别想要玩具,零花钱不够的时候,可以换成更便宜的。或者先存点钱,等攒够了再建议买那个玩具之类的,可以学习用一些小技巧有计划地花钱。
例如,带孩子去超市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知道为什么买这个东西,也可以在去超市之前列出购物清单,在打折的日子里买东西等,告诉孩子省钱的好方法。
从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也是为今后更大的财富和幸福做准备。
威廉姆斯学院的心理学专家Susan Engel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表达了以下两种观点。
1 .父母之所以经常回避金钱方面的问题,是因为这些问题大多涉及人生的选择。 例如,妈妈为什么比爸爸挣的少? 但是,这样的话题讨论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家长可以向孩子输出价值观。
2 .有些父母会和孩子谈论钱,但担心孩子会沉迷其中。 在这一点上,Susan Engel说:“对钱感兴趣是幸运的。” 在成千上万的爱好中,你的孩子有兴趣研究赚钱不是很幸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