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通州某中学王骥家长自述:我的孩子,原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北京市某知名重点学校实验班学习。一年半后,因不适应该校的学习生活,孩子人际交往出现错位,与同学交流、沟通出现挫折,使原本自信阳光的孩子变成了自卑、不求上进的沉默羔羊,经常出现少做作业或不做作业的情况,成绩由最初的年级第10名下降至年级近300名。家长万分焦虑。我当时写了一篇博客:“孩子,我拿什么爱你。我不能容忍自己看着你在人生失败沼泽中挣扎,用我的余生望着你惶恐地找寻自己在这个世界的位置,过着不安宁的生活,孩子,请不要用你的叹息来惩罚我好吗?” 2009年1月我们决定由重点校实验班转入通州区某普通中学学习。进入学校后,学校校长和班主任王老师针对他的短板:不善沟通,不会言辞,不爱运动等,“强迫”和鼓励他参加了学校的合唱队;针对他音质、音色上的天赋,安排他承担了学校艺术节主持人、年级旗下讲话等任务,还参加了学校的急救、拓展等实践活动。孩子身上发生了巨大变化:由原来的沉默寡言变得爱说班内、学校的事了,同时,由体育的弱项变成了体育加试各项全满分;由原来经常不做作业或少做作业变成自我加压、学会了管理时间、提前完成作业;由物理、数学学科短板,变成学科强项;由和家长、同学交流不畅,变成交流顺畅,关爱同学,快乐自信。经过在这所中学一年半的学习,孩子以总分535分的优异成绩考入著名示范校的高中理科实验班。
专家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基础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乔树平:我为王骥父母的理性选择叫好!理性主要体现在观察孩子变化、选择适合孩子发展的学校、家校协同培育孩子三个方面。在曲折的育儿过程中,王骥的妈妈不虚荣、不从众、不盲目,他们知道,学校固然重要,但孩子的学习情绪更为重要,能从孩子心理发育的角度考虑孩子的发展,且与学校密切配合,帮助孩子重新建立自信,这一点是家长的智慧所在!
此外,学校能够持续探索因材施教的有效途径,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发展的育人过程中,建立并完善有家长参与的“综合诊断学生-分析问题症结-研究对症良方-分享学生成功”的有效教育模式,从而家校形成教育合力,鼓励孩子主动参与各项活动,给孩子搭建满足兴趣和展示才华的舞台,及时肯定每一个孩子经过努力取得的成绩,让孩子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认识自己的发展潜力,定位自己的发展方向,在成长的过程中学会自我调整,实现自我教育,这是学校的责任体现,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其实,重点校、名校不一定拥有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家长也应对自己的孩子有充分的了解,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