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 2024-11-24 22:45
精选回答
我经常听到一些学生诉苦,有的说:“写作文真难!”;有的说:“我总不知道写什么,没话可写。”出现这种情况,表面是语言问题,实质是思维问题。古人说:“言为心声”,这是一点也不错的,对于一个语言器官正常的人来说,只要思想明确了,一般是可以表达清楚的。谁想得清楚,言语才清晰。思维是智能的核心,它还必须有其它辅佐才能起作用,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我们的作文教材中,有为学生创设丰富想象的感性材料,供学生可看、可说、可写;在有东西可写的前提下,教师要在观察中,不断认识到事物,增强分析、判断、综合能力,使学生的理性思维水平逐步提高。总之,只有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思维训练,才能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会想、敢想、想说、能写,真正成为有素质的新人。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敞开思维的大门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创造性活动的原动力。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他们提供一些问题,使他们开动脑筋,引起争论,争取让他们积极讨论、参与讨论,并且给他们提供发表他观点的场地。就中学作文教学来说,观察是基础,表达是目的,而思维是核心。观察是认识事物,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方法,《语文课程标准》规定中学阶段作文的目标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作文是观察、思维、表达的密切结合,而良好的观察员能力又是学生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形成的前提,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像中的事物是中学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形式之一。语文七年级(上)综合性学习2的写作要求是: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发现语文世界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写出自己对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为了让学生顺利完成这次写作,我进行了如下指导:(一)要求学生观察、搜集;(二)要求学生观察、搜集要有重点;(三)要求学生把观察、搜集到的、想到的写成一段话,句子要通顺,要连贯。这样的指导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搜集的方法,使学生的“看”和“思”紧密结合起来,在看的同时,积极思维。也只有通过思维,学生才能了解事物的一般特征,发现事物间的联系,获得新知。
让学生坚持写周记,也是一种培养学生观察力,加强思维训练的有效方法。首先,周记的内容十分广泛。在学校里、家中和社会上接触到的事情,见到的各种人物,学到的各类知识都可以记。教师要求学生:周记可写一周中自己所做的事,也可以写一周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但是,要选择最值得记忆的、印象最鲜明的、感受最深刻的内容完整地记下来,必须真实。
在反复写周记的过程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观察生活,给学生指出一条正确的思维线索,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上路”,使学生既掌握事物的发展和结局,又真正地通达思维去探索事物和本质。例如:2003年10月15日—16日这两天,要学生观看电视节目,节目中连续报道了中国军人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顺利升空并返回的种种震撼人心的场面,使人敬佩,令人难忘。我要求学生不仅仅要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那惊心动魄的场面记录下来,还引导学生思考:“在最深不可测的地方,为什么总能看到勇敢者的身影?他们是怎么想的?”学生不断地深入思考,进而挖掘出勇敢者的内心世界。这样的写作,把握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反过来又能促进认识更深刻。
写人要抓住不同的特点,反映不同人的性格;写事要抓住不同的事,反映不同的社会风貌。在教学中,我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进行恰当的类比,实现知识的迁移。通过类比迁移,使学生弄明白如何去描绘人、叙述事,如何去动脑思考,体现人或事的内在的东西。这种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抓住事物的本质规律。苏霍姆林斯基说的好:“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始终是作文教学中的目标之一。
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插上思维的翅膀
想象是在人头脑中把记忆表象经过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作文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把所见到的景物、人物、事物,通过语言描述,在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画面,把学生的思维带入到所想象的意境中去。想象作为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成份,在进行作文教学时,一定要多方面的训练,给学生创设情境,培养其想象力,给学生思维空间,多方思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1、悬念可以促进想象
为了引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我们要训练学生学写童话,充分拓展想象空间,让学生插上思维的翅膀,学会把不会说话的事物,通过观察、思考、创意,想象成有生命、有语言、有动作的活的生命来写。有时可以故意把引人入胜的故事讲个开头,戛然而止,让学生去想象、分析、推理这个故事应如何发展下去,结局如何。学生面对这样的习作,充满了好奇心和写作欲望,带着高涨的情绪去思考,这种训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它是学生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知识和将来创造性地工作所必不可少的。
2、续编故事,丰富想象
一位教育家说过:“故事是少年儿童第一大需要,故事中生动的情节,不仅能够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景,也符合学生形象记忆的特点。”续编故事,是让学生在原有的故事基础上再续编结尾。这样使学生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养成多角度,多方向思考问题的方法。例如:中学语文教材七年级(上)中《羚羊木雕》、《皇帝的新装》课后就安排了续编故事的练习。我先给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1、想象“我”要回木雕到家后的情景,模仿课文续写;2、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回到宫里会采取什么行动?不脱离原文主题,大胆想象,为课文续写一个合理的结尾。设下的悬念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不一会儿,就跃跃欲试,开动脑筋,力求把故事讲得有趣、精彩、与众不同。关于《羚羊木雕》一课的续写,有的说:回到家后,妈妈一看到我手上的羚羊,欣喜若狂,从我手中夺过羚羊,高兴地直叫好!我不想看见她,飞快地跑进自己的房间。那天晚上我哭了,我是躲在被子里哭的……还有的讲道:拿着羚羊木雕,我回到了家里,父母看到了我手中的羚羊后,像拾回了珍宝,刚才急迫的心情变好了。我把羚羊递到爸爸手中,妈妈看着我全身湿淋淋地消失在客厅里,她眼睛里像有几分内疚,想说什么,可是却没说,这时家里一片寂静,就这样一直沉默着……而对于《皇帝的新装》的续写,有的说:皇帝回到宫里,越发傲慢了,越发精神了,再次把骗子请来,厚待他们,并请他们制作更昂贵的新衣服……还有的说:皇帝回宫后,大发雷霆,要捉拿骗子,可骗子早已逃之夭夭。于是皇帝将气撒在两位大臣身上,杀了他们。同时,他将那个说真话的小孩请进宫来辅佐他……这些编出的故事妙趣横生,各不相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3、抓提问时机,诱思维发展
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指导学生猜读,一个新的情节开头,不要急于往下读,合起书,自己先想象想象:
猜想一:读到“为了要穿得漂亮”,你想象一下,这个皇帝图漂亮到了什么地步。
猜想二:读到“来了两个骗子”,你想象一下,这两个骗子会怎样行骗。
猜想三:读到“都看不见衣服”,你想象一下,这个皇帝会怎样想,怎么办。
猜想四:读到“这位善良的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你想象一下,这个老大臣看到了骗局会怎样表现。
猜想五:读到“皇帝就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你想象一下,这个皇帝看到骗局又会怎样表现。
猜想六:读到“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你想象一下,宫内宫外看着光身子的皇帝将会怎么样,结局如何。
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积极发言,各抒己见。课文内容不但理解了,而且还得到了升华这一系列有趣的猜想,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究,甚至进行了创造。
4、大胆设想,发掘学生独创能力
看下面的造句(①题目——概括地说:春天里的人是的。)
春天里的人是忙碌的。春天里的人是幸福的。
春天里的人是朝气蓬勃的。春天里的人是精神抖擞的。
春天里的人是快乐的。春天里的人是飞翔的。
(②题目:大自然与人的对话)
春草告诉我:只要有一股钻劲,就一定可以成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春花告诉我:不努力是结不出果子的。
贮蓄了整个冬季的热情,才酿成了春天美丽的笑脸。
春风告诉我:将你的理想放飞吧!
与梦想一起飞翔。
春雨告诉我:春天是对人类心灵的净化。
不积小流何以成江海。
这些造句多好啊!太精彩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更新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运用以上这些训练形式,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加自主、活泼的锻炼。
我们教师就是要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合理的想象,沟通知识间的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地运用知识,为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奠定基础。
温馨提示:
本答案【作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