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尽。
释义
罄,音:用尽。「罄竹难书」指即使把所有竹子做成竹简拿来书写,也难以写尽。形容灾乱异象极多,无法一一记载。#语本《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后用「罄竹难书」形容罪状极多。
典源
《吕氏春秋.季夏纪.明理》1>其云状有若犬,若马,若白鹄,若众车;有其状若人,苍衣赤首不动,其名曰天衡;国有游蛇西东,马牛乃言,犬彘乃连,有狼入于国,有人自天降,市有舞鸱,国有行飞,马有生角,雄鸡五足,有豕生而弥,鸡卵多_,有社迁处,有豕生狗。国有此物,其主不知惊惶亟革,上帝降祸,凶灾必亟。
罄竹难书的意思是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尽。
隋朝末年,统治者隋炀帝异常残暴,生活上骄奢荒*,又不顾百姓疾苦。连年大兴土木,不断在国内大量征兵,征用劳力,年轻力壮的男子不是去打仗,就是给朝廷干活。结果片田大地荒芜,百姓民不聊生。
檄文在历数炀帝残暴统治、祸国殃民的十大罪状之后写道,用尽南山所有的竹子制成竹简,也写不完杨广的罪过,决出东海的水,也冲洗不清他的罪恶。这篇檄文一经传出,就引起很大的轰动。大家争着传阅,李密的声势也因此壮大起来,一些起义军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都力推李密坐天子之位。
成语寓意
隋炀帝荒*无度,穷兵黩武。恶贯满盈必遭天谴,农民起义遍地起,隋炀帝最终落了个身死国亡的下场,可悲可怜。有些人的罪恶确实罄竹难书,这些人会遗臭万年,难以逃脱历史的评判。但是还有一种人,一辈子行善积德,这些人名垂青史,永远会被世人牢记。
俗语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对小错听之任之,终有一天小错会酿造无法弥补的大错。而行大善的人也是从一件一件的小事开始做起的,如果日行一善,就能够积累起一个善良的人生,众人喝彩的人生。
百度百科—罄竹难书
应该是罄竹难书的误用。
罄竹难书
读音:qìng zhú nán shū
释义:比喻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出处:“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也。”——《吕氏春秋》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例句:他这个人的罪行啊,可谓是罄竹难书。
以上就是关于罄竹难书的意思解释全部的内容,包括:罄竹难书的意思解释、罄竹难书什么意思解释一下、磐竹难书是什么意思等相关内容解答,如果想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