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到一用两不能,即用眼睛看书,不能用手指文章,也不能嘴里小声叨念,因为出声则影响阅读速度,手指则影响眼睛的扫视幅度。2、阅读前要有精神准备,即阅读开始时就要抱有快的意识,训练时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在阅读前,让心情平稳一些后再开始看书,快速阅读宜在光线充足处。3、坚持手,眼,脑并用,应提笔在手,划段落,标重点,加批注,随读随画,做到眼看,手写,心想,真正是不动笔墨不读书。
默读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最有效的阅读方式。学生的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关系着学生终身学习的质量和进程,而语文教学肩负着培养学生默读能力和默读习惯的特殊任务。语文教师实在应该重视默读的训练和默读习惯的培养。
小学语文默读的指导方法
一、打好三个基础
1、默读训练首先必须打好独立查字典和使用字典的基础,学生能借助工具书独立解决生字新词问题,扫清默读过程中的障碍。
2、要全面打好朗读基础。因为默读是在朗读基础上进行的,没有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训练,默读就无从着手,就年级说,低年级朗读多些,中高年级默读逐渐增多,朗读相对减少;就文体来说,文艺作品朗读应多些,常识性文章默读要多些;就配合次序说,先朗读再默读,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先默读后朗读,不仅要从技能技巧上打基础,更要注意从良好态度和习惯的培养上打基础。
3、要打好思维能力的基础,默读时既要能通过语言文字抓住思想内容,又要有一定的速度,这就要求学生边读边想、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要有全面的了解,要重点深入,当然,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是孤立的,必须从低年级开始,必须同掌握知识、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紧密联系。
二、轻声带读
小学生默读能力的形成要经过小声朗读、无声默读两个发展阶段。所以,从二年级开始默读训练时,可以由教师轻声朗读。学生不随着读,只用眼睛随着教师的朗读看课文。由于低中年级的学生默读的速度与朗读接近,所以教师轻声带读,学生跟着默读,是与学生理解课文的速度相适应的。
三、默读训练要有目的、有要求、有检查
由于默读时学生不读出声音,别人看不出,听不到,很大程度上是个别活动,是内心活动。因此指导默读的要布置任务和提出要求,要及时进行检查,以逐步培养良好的默读习惯,保证默读质量。如要求学生默读准备回答问题、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中心;准备分析文中的重点难点;准备讨论时提出自己的意见;准备有表情的朗读;准备复述课文……有了明确的任务和要求,就可防止学生漫不经心,匆匆过目、不求其解地读,有利于养成学生边默读边分析思考的习惯,增强默读的指向性,提高默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