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由中山大学成立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高度认可。与传统的病媒昆虫防治方法相比,该方法不会产生化学污染,灭蚊选择性强,不伤害其他有益生物或害虫天敌,不会诱导蚊子产生耐药性,防治效果持久。
8月20日是世界蚊子日。由中山大学建立的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已经将核技术应用于“灭蚊”。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蚊子传播的疾病每年造成70多万人死亡。因此,蚊子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致命的动物”。世界蚊子日的设立是为了提醒人们,蚊子是传播疟疾、登革热、寨卡热和其他疾病的重要媒介。
据报道,中山大学利用核技术在实验室利用辐射摧毁雄性蚊子的繁殖能力。将雄性不育蚊子放归野外,与野生雌性交配,使雌性蚊子没有后代,从而达到降低蚊媒疾病发病率的目的。
“这是核技术绿色应用的典范。”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主任吴中道表示,与传统的虫媒控制方法相比,这种方法不会产生化学污染,具有很强的灭蚊选择性,不会伤害其他有益生物或害虫天敌,不会诱导蚊子产生耐药性。控制效果持久。目前,它是唯一可能在一个地区消灭特定蚊子的现代生物控制技术,以控制疾病的传播。
2020年,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副教授、国家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研发中心特聘研究员张东京受国际原子能机构邀请来到约翰内斯堡国家传染病中心,南非将为昆虫不育技术的应用提供指导和支持。
为了促进研发中心关键技术的应用和转化,中山大学成立了广州中大和坤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国有投资的蚊媒防治技术产业、大学和研究运营公司,即,中山大学的“蚊子工厂”,位于东莞中山大学研究所,于2020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
2021年6月,中山大学还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签订合同,成立“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技术(昆虫不育)合作中心”,在核技术蚊媒控制领域开展合作,从而为发展中国家控制蚊媒疾病和应对国际公共卫生挑战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未来,中山大学“蚊虫工厂”将建成“亚洲大型蚊虫消毒生产基地”。预计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将达到4000-5000万只雄蚊/周。计划在广东大湾、香港、澳门等地建立3-4个蚊虫防治示范点。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