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考试是竞争比较激烈的考试,有的岗位往往是三四千比一,而且分数要求也高。如果能遇到报考人数少的岗位,竞争压力小,而且考中利率也高,不过都要看岗位要求。
要选择竞争最小的岗位。选岗只有两大步:第一步根据自身硬性条件筛选出若干,第二步根据自身主观意愿最后确定报考。
第一步,根据自身硬性条件筛选。
在每个省份公告的最下面都可以下载一个职位表(招考简章)的表格,下载下来,然后条件行进行数据筛选。从下面两张图里,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公考对于考生的要求主要有专业、学历、年龄、政治面貌、基层工作经验、应届生以及其他备注等。在选岗前,必须要仔细阅读省考公告和报考指南(政策指南),因为这里面有对所有条件的解释。
专业:绝大多数省份以毕业证上全程为主,是否符合要求以专业目录为主。注意“专业类”与“专业”的不同,前者包含后者。学历:从高中到博士研究生都有不同数量的岗位,其中以本科学历可报考岗位最多,其余都少。
年龄:标准是35周岁以下(研究生放宽至40),部分监狱民警要求30周岁以下。
政治面貌:党委核心部门一般要求党员,民主党派反而不要求党员。
应届生:这是从2020年以来非常重要的信息,一定要仔细阅读报考省份的公告,有的地方限定为当年毕业的应届生,有的地方则是2年择业期内未就业的也算。
其他备注:这里啥都有,有要求个人荣誉的、有说条件艰苦、经常加班的,有说不提供食宿的,各种各样。
第二步,根据主观意愿筛选。
主观考虑之一:是选好岗位还是选好上岸?有过考试经验的人都知道,好的岗位必然不好上岸,两者是成反比的。那种待遇优厚又发展潜力巨大的岗位,虽然条件限制多报考人数少,但是大神云集。那种条件限制少的岗位则是报名人数看的吓人,甚至到达千里挑一。如果是对自身考试能力自信,那么可以搏一把,报考哪些看上去报考人数众多,竞争激烈的岗位,“虽千万人吾往矣”。如果想要寻求稳妥,只想争取一次上岸,那就必然要放低对岗位的要求,避开那些人数众多的岗位,尤其是要避开“三不限”,增加自己的上岸几率。
主观考虑之二:能否接受岗位的各种弊端?之前一起公考的群里,各位上岸学员都在各自吐槽:有说单位离家六七十公里太远的,有说一个人在省城太孤单的,也有说天天加班太累的。其实每个岗位都是有利有弊,而且体制内的工作不是想换就能换的,从开始就基本决定了未来的发展,所以一定要选择自己各方面都能够接受,至少是主观看来“利大于弊”的岗位,这样工作才能顺利、生活才能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