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考生在山西教师招聘考试中取得一个优异成绩,学分高考网校小编特意给考生整理了山西教师招聘易错模拟试题,请考生认真查看,以免在考试中丢失不必要的分数。
一单选题
1.为了保护学生的隐私,某小学规定语文教师不得在课堂上点评学生的作文。该校的做法( )。
A.正确,学校有权对教师提出工作要求
B.正确,学校应该满足学生的尊重要求
C.不正确,学校侵犯了教师的专业权利
D.不正确,学校限制了教师的言论自由
【答案解析】
老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点评属于老师专业范围内的权利,区别于老师将学生的作文内容进行公开,学校的这项规定显然不正确。所以,本题选C。
正确答案:C
2.我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的法规是( )。
A.《教师资格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答案解析】
我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的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1994年1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用法律来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保障教师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加强教师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断优化和提高。本题选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国家全面调整各类教育关系,规范我国教育工作的基本法律,在我国教育法规体系中处于“母法”地位,具有最高的法律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根本大法。《教师资格条例》是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制定的。于1995年12月开始实施。
正确答案:C
3.教师职业权利包括教育教学权,学术自由权,获取报酬权和( )。
A.管教权 B.名誉权
C.人身权 D.生命健康权
【答案解析】
BCD项主要是学生的权利,也是学生和老师共有的权利。
正确答案:A
二多选题
1.教师有( )情况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答案解析】
《教师法》 第三十七条 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正确答案:BCD
2.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教师作为专业人员的使命是( )。
A.教书育人
B.提高民族素质
C.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D.文化传承
E.传道、授业、解惑
【答案解析】
《教师法》 第三条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正确答案:ABC
为了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一个优异成绩,考生在参加考试之前,一定要好好备考,这样考生才能取得优异成绩。
一、我国的学制
1、我国经正式颁布并在全国内实施的学制中,修业年限最长的是(癸卯学制)
2、首次规定义务教育的学制是(癸卯学制)
3、首次提出应在全国范围内重视职业教育的学制(壬戌学制)
4、我国沿用最久的学制是(壬戌学制)
5、第一次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依据的学制是(壬戌学制)
二、校园文化
1、班风、学风、教风属于校园精神文化
2、校风是一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三、杜威&赫尔巴特
1、在西方教育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的代言人的是(杜威)
2、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人是(赫尔巴特)
3、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赫尔巴特)和(杜威)
四、德智体思想
1、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提出"德、智、体"三育论思想的学者是(严复)
2、第一次明确提出德育、智育、体育的概念的是(斯宾塞)
3、在中国近代史上首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的是(蔡元培)
4、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齐勒/席勒)
5、最早诞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家是(古希腊)
五、教育目的论
1、提出教育准备生活说的人物是(斯宾塞)
2、提出教育适应生活说的人物是(杜威)
3、提出生活预备说的人物是(格鲁斯)
六、量力性原则
1、西方近代第一个提出量力性原则的人是(夸美纽斯)
2、中国最早提出量力性原则的人是(墨子)
1.德育的核心或基础是( )。
A.思想政治教育 B.道德教育 C.法律教育 D.科学教育
【答案】B。
【中公讲师解析】德育是指为形成受教育者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等。不容置疑的是道德教育不仅应该是我国学校德育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应该把道德教育作为我国学校德育的基础与根本:在学校德育过程中,一般是从最基本的道德教育开始,培养有道德的学生,使他们具有做人的基本道德品质,过有德性的生活,是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进而收获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的有效性,必然建立在有效的道德教育的基础之上。
2.古人所谓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 )。
A.忠诚 B.勤勉 C.审慎 D.民主
【答案】A。
【中公讲师解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汉语成语,出自诸葛亮《后出师表》,指全心全意地贡献出全部力量,到死为止。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刘禅继位,他只知享乐,不知如何管理国家,就把国内的军政大权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方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第二次北伐,在第二次北伐前夕,给后主刘禅写的《后出师表》,表示自己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现了封建社会为君主“忠”的思想。
3.强调迁移的条件是两种学习中必须遵循内在的共同原理,这是( )。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要素说 C.概括化理论 D.关系转化说
【答案】C。
【中公讲师解析】概括化理论强调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形式训练说强调训练和改进心智的各种官能,共同要素说强调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关系转化说认为迁移的发生时由于学习者突然发现两个学习经验之间存在关系的结果。
4.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 B.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力量
C.做好个别学生的教育工作 D.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答案】D。
【中公讲师解析】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班主任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在短时间内有效地组建班集体。故答案选D正确。
5.关于学习实质的表述,正确的有( )。
A.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会迁移
B.学习是获得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C.学习结果可能是外显的行为变化,也可能是内隐的变化
D.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
【答案】BCD。
【中公讲师解析】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改变。学习不仅指学习后所表现的结果,还包括从不会到会的行为变化的过程学习结果可能是外显的行为变化,也可能是内隐的变化学习是由于经验或实践结果而发生的持久或相对持久的适应性行为变化。
6.新课程给教师角色的定位是( )。
A.学习者 B.定向者 C.促进者 D.定论者
【答案】AC。
【中公讲师解析】(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要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解放出来,促进以学习能力为重心的学生整体个性的和谐、健康发展。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应该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要有强烈的课程意识和参与意识,要提高参与课程建设的能力,还要锻炼并形成开发新课程的能力和课程评价的能力。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开放的教师。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学校已不能再关起门来搞教育,而应该同社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7.构建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有( )。
A.情境 B.协作 C.会话 D.意义建构
【答案】ABCD。
【中公讲师解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虽然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每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不同的。这种理论还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就能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强调学习过程中“情境”、“会话”、“协作”和“意义建构”在学习中的关键性作用。学习的质量是学生建构意义能力的函数,而不是学习者重现教师思维过程能力的函数。换句话说,获得知识的多少和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取决于学习者根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的意义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学习者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8.正迁移可分为( )。
A.横向迁移 B.积极迁移 C.干扰迁移 D.竖向迁移
【答案】AD。
【中公讲师解析】根据迁移的性质和结果,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积极迁移。加涅还把正迁移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横向迁移又称水平迁移,是指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其它类似而且难度相同的情境中去,它通常发生在同一难度的同一学科的不同部分或同一难度不同学科的学习中。如学习和理解了某一数学公式,能正确地用该公式解应用题,就是横向迁移。纵向迁移又称垂直迁移,是指先前的较低水平的学习向相连续的高一级的后继学习的迁移。如方程式运算的学习促进了后继的不等式的学习。
9.精细加工策略是在组织策略基础上的更高级的信息加工策略。( )
【答案】×
【中公讲师解析】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而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主要是减轻学习者工作记忆的负担,并帮助学生在学习新信息时建构起意义。组织策略通常会将事物整合为更大的类或将一系列条目纳入一个概念框架体系之内。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的策略。并不能说精细加工策略是在组织策略基础上的更高级的信息加工策略。
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学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其中包括( )。
A.反规定向学生收取费用 B.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
C通用未经审定的教科书 D.违反规定开除学生
【答案】ABCD
【中公讲师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促进学校均衡发展,缩小学校之间办学条件的差距,不得将学校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学校不得使用未经审定的书不得违反规定开除学生。故本题选ABCD。
7.以下关于教育目的的论述正确的是( )。
A.教育的目的就是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B.教育的目的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C.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的发展
D.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答案】BCD
【中公讲师解析】教育目的不同于培养目标,两者概念不能等同,所以排除A选项。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会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目的是一定社会历史文化条件下的产物,所以教育目的是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动态综合。
8.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考核的内容有( )。
A.政治思想 B.业务水平 C.工作态度 D.工作成绩
【答案】ABCD
【中公讲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五章第二十二条规定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对教师的考核工作进行指导、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