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调测试又称组装测试、联合测试、子系统测试、部件测试。不同的称呼而已,侧重点在于模块间接口的正确性、各模块间的数据流和控制流是否按照设计实现其功能、以及集成后整体功能的正确性。
联调测试工作内容:联调测试介于白盒、黑盒之间,可以称为灰盒测试,所以需要熟悉白盒测试、黑盒测试。但联调测试的关注点是模块间的接口。至于模块怎么划分要根据具体项目来有针对性地划分。
扩展资料:
集成测试测试组合单元时出现的问题。通过使用要求在组合单元前测试每个单元并确保每个单元的生存能力的测试计划,可以知道在组合单元时所发现的任何错误很可能与单元之间的接口有关。
这种方法将可能发生的情况数量减少到更简单的分析级别。一个有效的集成测试有助于解决相关的软件与其它系统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的问题。
我也是没搞明白:
感觉测试还有两个不同的角度:
从系统测试角度看,测试有4种类型:
模块测试、联合测试(联调测试)、验收测试、系统测试
1、模块测试是对一个模块进行测试,根据模块的功能说明,检查模块是否有错误,这种测试是在各模块变成之后进行,由变成人员自己进行。
2、联合测试,即通常所说的联调,可以发现总体测试中的错误,这种测试是各个版本实现后完成有关接口的测试。
3、验收测试,检验系统说明书的各项功能与性能是否实现和满足要求。常见的有α测试、β测试,都是由用户进行的。
4、系统测试,是对整个系统的测试、将硬件、软件、操作人员看作一个整体,检验是否有不符合系统说明书的地方。
从系统测试过程看,硬件测试、网络测试、软件系统。其中软件测试有4种方法:
单元测试、组装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
单元测试:对源程序中的每一个程序单元进行测试,验证每个模块是否满足系
统设计说明的要求。单元测试我们也称为模块测试,在模块编写完成,无编译错误后必须进行的测试工作。单元测试主要依据软件详细设计文档,目的发现在程序单元内部所有重要的控制路径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单元测试大多数从程序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即一般采用白盒测试,多个模块可同时进行,可独立进行。
2. 组装测试也叫集成测试,基础所有模块都通过了测试,但在组装之后仍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需要组装测试。集成测试有非增量式集成和增量式集成。(概要设计)
3.确认测试:确认测试的任务:进一步验证软件的有效性,检查软件功能和性能是否与拥有的要求一样。系统分析说明书是软件有效性验证的标准,是确认测试的集成。顺序是(1)有效性测试 (2)软件配置审查(3)验收测试
4.系统测试:将已经确认的软件、计算机硬件、外设、网络等其他元素相结合,进行信息系统的各种联合。目的通过与系统的需求相比较,发现与用户需求不符或矛盾的地方。根据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来设计测试用例。
从上面教科书中抄来的内容来看,两个视角看的4个过程,互相重叠冗余。我觉得写这本书的人条理自己都不清晰,简直无语。背这种内容过过考试也就算了,敲门砖而已。
软件开发流程:
软件开发流程是指软件开发设计的一般流程,包括软件的总体结构、模块的组成、功能的设计、程序的编译、调试、联调、测试等过程。
主要步骤:
项目分析、确定开发、需求分析、设计、编程、软件测试、软件交付、验收、维护。
详细释义:
软件开发流程即软件设计思路和方法的一般过程,包括对软件先进行需求分析,设计软件的功能和实现的算法和方法、软件的总体结构设计和模块设计、编码和调试、程序联调和测试以及编写、提交程序等一系列操作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且解决客户的问题,如果有更高需求,还需要对软件进行维护、升级处理,报废处理。
本文什么是联调测试就介绍到这里,学习没有捷径,能力增强自信,乐观有益人生!祝你学习进步!(来源:学分高考 https://www.xuefen.net)文章共3971字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