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总平面图识图要点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学分高考网为大家解答。
一、总平面图的形成和用途
1、总平面图的形成
将新建工程四周一定范围内的新建、拟建、原有和拆除的建筑物、构筑物连同其周围的地形、地物状况用水平投影方法和相应的图例所画出的工程图样,即为总平面图。
2、总平面图表达的内容
主要是表达了新建房屋的位置、朝向、与原有建筑物的关系,以及周围道路、绿化和给水、排水、供电条件等方面的情况。
3、总平面图的用途
作为新建房屋施工定位、土方施工、设备管网平面布置,安排在施工时进入现场的材料和构件、配件堆放场地、构件预制的场地以及运输道路的依据。
二、总平面图的图示方法
总平面图是用正投影的原理绘制的,图形主要是以图例的形式表示下面给出了部分常用的总平面图图例符号,画图时应严格执行该图例符号
三、总平面图的图示内容
1.新建建筑物所处的地形。
2.新建建筑物的位置
3.相邻原有建筑物、拆除建筑物的位置或范围。
4.附近的地形、地物等
5.指北针或风向频率玫瑰图。
1)风玫瑰图是根据当地多年平均统计的各个方向吹风次数的百分数
2)风的吹向是指从外吹向中心
3)虚线表示6、7、8三个月(雨季)统计的风向频率
6.绿化规划和管道布置。
总平面图常用的比例为1:500、1:
1、000、1:2000、1:5000等。
四、建筑总平面图的识读
以某单位住宅楼总平面图为例说明总平面图的识读方法。
1.了解图名、比例。
2.了解工程性质、用地范围、地形地貌和周围环境情况。
3.了解建筑的朝向和风向
4.了解新建建筑的准确位置。
(1)了解工程性质、图纸比例,阅读文字说明,熟悉图例。
(2)了解建设地段的地形、范围、建筑物的布置、周围环境道路布置。
(4)了解拟建建筑物的室内外高差、道路标高、坡度及排水挖填情况。(5)了解建筑物的朝向和常年风向频率。
1.看图名、比例:从中了解平面图层次及图例,绘制建筑平面图的比例有1:50、1:
1、00、1:200、1:300,常用1:
1、00。
2.看图中定位轴线编号及其间距:从中了解各承重构件的位置及房间的大小,以便于施工时定位放线和查阅图纸。
3.看房屋平面形状和内部墙的分隔情况:从平面图的形状与总长、总宽尺寸,可计算出房屋的用地面积,从图中墙的分隔情况和房间的名称,可了解到房屋内部各房间的分布、用途、数量及其相互间的联系情况。扩展资料:看平面图的各部分尺寸:平面图中标注的尺寸分内部尺寸和外部尺寸。
(1)外部尺寸:一般标注三道尺寸。最外一道尺寸为总尺寸,表示建筑物的总长、总宽,即从一端外墙皮到另一端外墙皮的尺寸。
中间一道尺寸为定位尺寸,表示轴线尺寸,即房间的开间与进深尺寸。最里一道为细部尺寸,表示各细部的位置及大小,如外墙门窗的大小及与轴线的平面关系。开间:也叫面宽或面阔,指房间在建筑外立面上占的宽度。
进深:垂直于开间的房间深度尺寸叫进深。
(2)内部尺寸:用来标注内部门窗洞口和宽度及位置、墙身厚度以及固定设备大小和位置等。
建筑总平面图的图示内容主要包括以下这些方面内容:
1.表明新建区的总体布局。用地范围、各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原有建筑、拆除建筑、新建建筑、拟建建筑)、道路、交通等的总体布局。
主要有两种方法:根据原有房屋和道路定位;修建成片住宅、规模较大的公共建筑、工厂或地形较复杂时,可用坐标定位,包括测量坐标定位和建筑坐标定位。3.建筑物首层室内地面、室外整平地面的绝对标高
4.指北针和风玫瑰图
5.水、暖、电等管线及绿化布置情况。给水管、排水管、供电线路尤其是高压线路,采暖管道等管线在建筑基地的平面布置。扩展资料在古代,建筑技术和社会分工比较单纯,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并没有很明确的界限,施工的组织者和指挥者往往也就是设计者。
在欧洲,由于以石料作为建筑物的主要材料,这两种工作通常由石匠的首脑承担;在中国,由于建筑以木结构为主,这两种工作通常由木匠的首脑承担。他们根据建筑物的主人的要求,按照师徒相传的成规,加上自己一定的创造性,营造建筑并积累了建筑文化在近代,建筑设计和建筑施工分离开来,各自成为专门学科。这在西方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萌芽,到产业革命时期才逐渐成熟;在中国则是清代后期在外来的影响下逐步形成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所包含的内容、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涉及的相关学科越来越多,材料上、技术上的变化越来越迅速,单纯依靠师徒相传、经验积累的方式,已不能适应这种客观现实。加上建筑物往往要在很短时期内竣工使用,难以由匠师一身二任,客观上需要更为细致的社会分工,这就促使建筑设计逐渐形成专业,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
建筑工程师在识图、审图的过程中是怎么看的建筑图纸?今天小编就主要给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工程师做设计或其他建筑方面从业者在做相关工作时,看懂图纸是第一关。建筑图纸怎么看呢?主要是从五个方面循序渐进的看图,审图,下面就赶紧来学习一下吧!注意:首先要把第一页,也就是设计说明书那页看明白,这对理解后面的图纸有很大作用。
如果实在没时间去现场,就先看正立面侧立面等整体图,把楼的大概模样在脑海里有个概念,再细部对照就很容易理解了,剩下些特殊的节点看不懂就要找人问问了。一般建筑图纸的字母都是根据其汉语拼音的首字母表示。工程开工之前,需识图、审图,再进行图纸会审工作。如果有识图、审图经验,掌握一些要点,则事半功倍。现谈谈本人的识图、审图经验,供参考。识图、审图的程序是: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部位有无出错检查有无改进的地方。
一.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图纸到手后,首先了解本工程的功能是什么,是车间还是办公楼?是商场还是宿舍?了解功能之后,再联想一些基本尺寸和装修,例如厕所地面一般会贴地砖、作块料墙裙,厕所、阳台楼地面标高一般会低几厘米;车间的尺寸一定满足生产的需要,特别是满足设备安装的需要等等。
最后识读建筑说明,熟悉工程装修情况。
二.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建筑工程施工平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尺寸是细部尺寸,第二道尺寸是轴线间尺寸,第三道尺寸是总尺寸。检查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并留意边轴线是否是墙中心线,广东省制图习惯是边轴线为外墙外边线。
识读工程平面图尺寸,先识建施平面图,再识本层结施平面图,最后识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第二次装修施工图,检查它们是否一致。熟悉本层平面尺寸后,审查是否满足使用要求,例如检查房间平面布置是否方便使用、采光通风是否良好等。识读下一层平面图尺寸时,检查与上一层有无不一致的地方。
三.熟悉、审查工程立面尺寸建筑工程建施图一般有正立面图、剖立面图、楼梯剖面图,这些图有工程立面尺寸信息;建施平面图、结施平面图上,一般也标有本层标高;梁表中,一般有梁表面标高;基础大样图、其它细部大样图,一般也有标高注明。通过这些施工图,可掌握工程的立面尺寸。正立面图一般有三道尺寸,第一道是窗台、门窗的高度等细部尺寸,第二道是层高尺寸,并标注有标高,第三道是总高度。审查方法与审查平面各道尺寸一样,第一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二道尺寸,第二道尺寸相加之和是否等于第三道尺寸。
检查立面图各楼层的标高是否与建施平面图相同,再检查建施的标高是否与结施标高相符。建施图各楼层标高与结施图相应楼层的标高应不完全相同,因建施图的楼地面标高是工程完工后的标高,而结施图中楼地面标高仅结构面标高,不包括装修面的高度,同一楼层建施图的标高应比结施图的标高高几厘米。这一点需特别注意,因有些施工图,把建施图标高标在了相应的结施图上,如果不留意,施工中会出错。熟悉立面图后,主要检查门窗顶标高是否与其上一层的梁底标高相一致;检查楼梯踏步的水平尺寸和标高是否有错,检查梯梁下竖向净空尺寸是否大于2.1米,是否出现碰头现象;当中间层出现露台时,检查露台标高是否比室内低;检查厕所、浴室楼地面是否低几厘米,若不是,检查有无防溢水措施;最后与水电空调安装、设备工艺、第二次装修施工图相结合,检查建筑高度是否满足功能需要。
四.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无出错熟悉建筑工程尺寸后,再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地方有无出错,主要检查内容如下:
1.检查女儿墙砼压顶的坡向是否朝内。
2.检查砖墙下有梁否。
3.结构平面中的梁,在梁表中是否全标出了配筋情况。
4.检查主梁的高度有无低于次梁高度的情况。
5.梁、板、柱在跨度相同、相近时,有无配筋相差较大的地方,若有,需验算。
6.当梁与剪力墙同一直线布置时,检查有无梁的宽度超过墙的厚度。
7.当梁分别支承在剪力墙和柱边时,检查梁中心线是否与轴线平行或重合,检查梁宽有无突出墙或柱外,若有,应提交设计处理。
8.检查梁的受力钢筋最小间距是否满足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当工程上采用带肋的螺纹钢筋时,由于工人在钢筋加工中,用无肋面进行弯曲,所以钢筋直径取值应为原钢筋直径加上约21mm肋厚。
9.检查室内出露台的门上是否设计有雨蓬,检查结构平面上雨蓬中心是否与建施图上门的中心线重合。
10.当设计要求与施工验收规范有无不同。
如柱表中常说明:柱筋每侧少于4根可在同一截面搭接。但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同一截面钢筋搭接面积不得超过50%。1
1.检查结构说明与结构平面、大样、梁柱表中内容以及与建施说明有无存在相矛盾之处。1
2.单独基础系双向受力,沿短边方向的受力钢筋一般置于长边受力钢筋的上面,检查施工图的基础大样图中钢筋是否画错。
五.审查原施工图有无可改进的地方主要从有利于该工程的施工、有利于保证建筑质量、有利于工程美观三个方面对原施工图提出改进意见。
1.从有利于工程施工的角度提出改进施工图意见
2.从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方面,提出修改施工图意见。
3.从有利于建筑美观方面提出改善施工图切记:要按照“熟悉拟建工程的功能熟悉、审查工程平面尺寸熟悉、审查工程的立面尺寸检查施工图中容易出错的部位有无出错检查有无需改进的地方”的程序和思路,这样才会有计划的、全面地展开识图、审图工作。
看了小编上面介绍的这么了,是不是觉得看建筑图纸的思路变清晰了。只有按着这五步去看图,建筑图纸其实也没有那么难懂的。
建筑总平面图简称为总平面图。建筑总平面图是假设在建设区的上空向下投影所得的水平投影图。
它是新建建筑物定位、施工放线、土方施工及作施工总平面设计的重要依据。总平面图主要表达拟建房屋的位置和朝向。(三)总平面图识图与图示内容
1.新建建筑的定位新建建筑的定位有三种方式:一种是利用新建筑与原有建筑或道路中心线的距离确定新建筑的位置;第二种是利用施工坐标确定新建建筑的位置;第三种是利用大地测量坐标确定新建建筑的位置。
2.新建建筑、原有建筑物位置、形状在总平面图上将建筑物分成五种情况,即新建建筑物、原有建筑物、计划扩建的预留地或建筑物、拆除的建筑物和新建的地下建筑物或构筑物,当我们阅读总平面图时,要区分哪些是新建建筑物、哪些是原有建筑物。
在设计中,为了清楚表示建筑物的总体情况,一般还在总平面图中建筑物的右上角以点数或数字表示楼房层数。
3.附近的地形情况。一般用等高线表示,由等高线可以分析出地形的高低起伏情况。
4.道路主要表示道路位置、走向以及与新建建筑的联系等。
5.风向频率玫瑰图。风玫瑰用于反映建筑场地范围内常年主导风向和
六.
七.八三个月的主导风向(虚线表示),共有16个方向,图中实线表示全年的风向频率,虚线表示夏季(
六.
七.八三个月)的风向频率。
风由外面吹过建设区域中心的方向称为风向。风向频率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某一方向出现风向的次数占总观察次数的百分比。
6.树木、花草等绿化布置情况。
7.喷泉、凉亭、雕塑等的布置情况。
(四)总平面图识图线型
1.新建建筑――粗实线
2.原有建筑――细实线
3.计划预留地――中虚线
4.拆除建筑――细实线加叉号
(五)总平面图识图与图例符号要能熟练识读建筑总平面图,必须熟悉常用的建筑总平面图图例符号,常用建筑总平面图例。
(六)、总平面图识读以图50为例,说明总平面图的识读步骤。
(七)总平面图识图的基本内容:
(1)图名、比例:图名为总平面图;比例:
1、:500(2)附近地形(等高线)地貌(道路、、水沟、池塘、土坡等)(3)新建建筑物:新建建筑用粗实线绘制的建筑。
本图有三栋新建建筑。新建建筑物为坐标网格定位;新建建筑物名称为学生公寓楼;新建建筑物为7层;
(4)原有建筑:用细实线绘制的建筑。如:食堂、办公楼等。
(5)图中用细实线还绘制了道路、围墙的可见轮廓线、绿化、指北针、尺寸线、管道布置等。
(6)相邻原有建筑、拆除建筑的位置或范围。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