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2020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带来了 聚焦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的提案。刘玉珠代表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文物局指导各级各地博物馆,积极拓展文物在线服务,云展览成为互联网+时代下,博物馆对传统展览方式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标志性事件,成为特殊时期博物馆服务的新形态。
公考角度解读与分析
[意义]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博物馆除了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国家文化宝库,更是向国际社会传播民族文化的殿堂,是塑造国家、民族特有文化形象和价值观念的重要机构。以网络+创新文博发展、促进文化国际传播,为的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切实抓住网络数字时代带来的机遇,发挥博物馆在保存、展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方面的特殊作用,有助于增强文化自信,提升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包容。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文物说话,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题中之义。一段时间以来,从《如果国宝会说话》的热播,到故宫文创的走红,再到数字敦煌、诗意长安的展示,博物馆+综艺博物馆+文创乃至博物馆+旅游的新动向、新业态,赢得各方好评。这也启发人们,展品+介绍不是展览的唯一形态,善于利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各种形式讲好故事,利用科技、商业等方式传播文化,也是扩大博物馆受众覆盖面的重要方向。
据不完全统计,闭馆防疫期间,全国各地博物馆共推出2000余项在线展览,访问量突破50亿次,极大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博物馆云展览依托数字网络和融媒技术,多维度展示传播绚丽多姿的文化遗产,是当下和未来创新融合文博线上线下服务,更好满足公众需求,推动文物资源活起来的重要方式和途径。
[参考对策]
使云展览成为观展新常态,需要:
一是盘活存量。借助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实现传统展览资源数字化采集和加工,打造永不落幕的数字展厅。
二是扩大增量。搭建二度创作的云上平台,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将新技术、融媒体与博物馆知识生产充分结合。
三是聚合海量。虚拟聚合全国文物海量信息资源,形成文物知识云平台,有机融合线上线下系列服务,实现文物价值从窄播到广播的转变。
四是激发变量。以文物IP赋能新文创,对文物信息实施线上编码和IP构建,为亿万馆藏文物提供更大的活化利用空间。
来源:
人民网:云展览开启互联网+时代博物馆服务新形态 刘玉珠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博物馆,换个姿势走进千家万户 石 羚
人民日报:网络+创新文博发展 刘绍坚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