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就要到十一了,希望大家在紧张准备的时候不要手忙脚乱,那样非常不利于大家强化期的复习。各位考研的小伙伴也要适当的选择放松。今天跟随小编一起了解一下吧,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本文得到点播,找到解决难点的方法,最后希望大家考研成功。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着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这五个方面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构成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完整理论体系。
1.依法治国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的改变而改变,不因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2.执法为民
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的必然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系中,执法为民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宗旨和目的的体现。
3.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4.服务大局
服务大局是党和国家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
5.党的领导
坚持中国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
二、宪法发展历程
(一)宪法的发展史
1.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2.1791年法国宪法是欧洲第一部成文宪法。
3.1918年《苏俄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4.1908年《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5.1912年《中华临时约法》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唯 一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
6.1954年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二)新中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先后颁布了一个宪法性文件和四部宪法,即《中国人民协商会议共同纲领》、1954年宪法、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1982年宪法。1982年宪法是我国的现行宪法。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每年12月4日为国家宪法日。
(三)宪法修改的程序
我国《宪法》第64条的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