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传播硕士是目前受欢迎的专硕之一,新闻传播硕士需要同时具备实践能力和理论基础。下面小编整理了2020新闻传播硕士备考知识点:实务解析之新闻评论的相关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实务解析之新闻评论
一、评论素材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呵护孩子的童年时光
盛玉雷
人们常说,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甚至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然而最近一段在童模拍摄现场母亲踢踹孩子的视频,引起对亲子关系的讨论。事件发生后,110家淘宝店联名呼吁规范童模拍摄行业,推动童模保护。这一事件也触动了更大范围的关注:今天,未成年人的权益该如何保护?
具体到这个事件本身,这其中的是非曲直非常清楚,在视频里,三岁女童被大人踢踹的镜头令人心疼。视频中的母亲发出道歉声明,解释自己的行为绝无所谓的虐童之意在沟通教导如视频上的稍大动作绝无伤害想法。当地妇联也在介入调查其母亲是否涉嫌家暴。个案中的儿童得到了社会的关爱,但反思不应就此止步,而应该从个案出发触及深层问题。无论是线上讨论还是线下行动,都应该努力为所有的儿童编织一张保护网。
保护儿童免受利益驱动引发的伤害,就应树立儿童不是摇钱树的共识。在踢踹童模的视频中,我们看到,一边是童装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对影响服装销量和流行指数的卖家秀产生强烈需求,一边是父母希望孩子趁早成名、及早赚钱,这些因素共同推热了童模市场。而就在双方的利益对接之下,儿童的个人意愿和合法权益则受到忽视。从更大的范围来看,一些机构在利益驱动下盲目扩张,忽视了儿童权益的保护,甚至一些幼儿园、培训机构也曾出现过伤童事件。
对每个人而言,童年都只有一次。有网友评论说,不能为了享受童模红利期,而影响孩子未来的价值。是过早地背负成年人世界的名利,还是享受宝贵的童年时光?无论如何,孩子的权益都应该放在第一位。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不是说满足了孩子的衣食住行就足够了,也不是轻则训斥、重则打骂的棍棒教育,而是要给孩子以尊严、给成长以关爱,这既包括健康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也必然涵盖时间的自由和未来的选择。
进一步看,这既是一个如何培养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如何保护孩子的公共命题。事实上,包括童星童模商业行为在内的一系列问题,关于如何更好保护儿童权益,需要更多法律的支持。这无疑在提醒我们,相应的法律规范、企业责任必须紧紧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尽快为孩子的成长提供更好制度保障。无论是立法、司法,还是培训、经营,全社会都要形成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共识,尊重儿童权益,保护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信息的流通,儿童过早地操着成年人的语言,模仿成年人的方式生活,成年和童年之间的界限已不那么泾渭分明。由此而言,我们不希望童模的世界里只有聚光灯,更关心他们卸妆后的生活状态;我们不希望孩子的童年充满疲惫和忧伤,更在意他们天真无邪的快乐时光。为孩子留住童年,他们才能健康生长。
二、评论分析
1. 选题立意
本篇评论选题聚焦近期社会热点——浙江童模妞妞被踹事件,由此引发社会热烈讨论。《人民日报》以该事件为引,道出保护未成年益的重要性,既合时宜,又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
2. 文章结构
该篇评论在正文论证过程中,主要使用了递进论证结构,由表及里,按提出论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这一逻辑顺序展开,通过标题、开篇、正文及结尾的内容,层层论证,最终实现了从踢踹童模到保护未成年益,再到如何实现未成年益保护的论证过程。具体各部分内容分析如下:
(1)标题。该篇评论简洁明了,直接指出评论的中心议题——孩子,并且进一步深刻指出要呵护孩子的童年时光。
(2)开篇。该篇评论以近期引发热议的浙江踢踹童模事件开篇,吸引受众注意。并在此基础上引申到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问题。将受众引入评论的中心议题。这是新闻评论最常见的开头方法:以新闻事件为由,开启整篇评论。
(3)正文。正文部分主要论证了两个问题:重要性及怎么做。首先,通过分析得出:对该事件的讨论,不应停留在表面,而应该努力为所有的儿童编织一张保护网。接着,从观念、生长环境及法律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为保护未成年益提供良策。
(4)结尾。结尾呼应前文,将未成年益保护放到当下的网络环境中进行分析,并指出网络世界应该更关注童模卸妆后的生活状态,更在意他们天真无邪的快乐时光。对主题论点进行了深化,值得借鉴。
3. 文章语言
该篇评论,语言简洁明了,明白晓畅,通过运用大量现实案例进行层层论证,使文章达到深刻有力的效果。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