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海归留学生很“值钱”,在中国的就业市场上,可谓是顶端人才,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很多学生都会选择出国留学。
相关数据显示,在2015年之前,我国赴美的留学比例一直是增长状态,可在2018之后,增长趋势逐步减慢,尤其是面对疫情的突然袭击,打乱了留学生们的生活节奏。
疫情爆发之后,一些在美留学的学生“被迫”回国,美国也对各国留学生的入学进行了限制。而就在前不久,美国宣布向中国留学生开放“豁免”,学生申请通过之后就可以继续在美留学。
在美国,有着世界顶尖级的学校,比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斯坦福、耶鲁等名校,每年都会有赴美留学的学生。
不过自从有了疫情,美国就关闭了留学的大门。不过最近宣布对中国留学生进行“豁免”,重新对中国学生开启了大门,可这一次中国学生并没有买他们的账。通过留学机构的调查,将近七成的学生表示不想再赴美留学,有一些学生甚至取消了留学的计划,无疑是在打美国的脸。
对于出国留学这件事情,近两年大家都失去了原有的热情,最直接的原因跟疫情脱离不开关系,而更重要的原因是,如今的国内就业形势,对于留学归来有了重新的定义。
在我国,一些企业对于海外高校的认知度并不高,除非是响当当的世界顶尖级名校,如果是一些不知名的海外高校,很多企业都不认可。
更多企业在招聘时,更加青睐国内985、211名校毕业的大学,这让一些留学生的含金量打了折扣,在某种程度上,海归确实不再那么吃香了,也就造成越来越少的学生,不会选择出国留学。
很多人对于“留学生”这个头衔,都感到很向往,可真正踏上这条路才发现,原来这条路走得如此之艰难。有一位曾经在美国留学的学生,说出了她不愿意回美国的原因。
首先,高昂的费用让普通家庭难以支撑下去,即便花销很节俭克制,普通家庭也很难帮助孩子完成留学生活。
其次,赴美留学的学生,死亡或者失踪的新闻不在少数。美国的治安环境得不到保障,外来学生尊严屡屡受到侵犯,哪里还能有心思去学习。
另外,我国教育实力的崛起,往往不用羡慕其他国家的教育资源。清华大学更是力压耶鲁、哥伦比亚等美国名校,这样的最新世界大学排名,让国人为之自豪。如果成绩优秀,并不一定非得要往国外跑,在中国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
留学归国后的就业形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一些有着留学背景的员工,对比没有留学经历的员工,优势体现在人际交往、语言表达、创新能力等方面,但是在努力程度、自制力以及稳定性方面,有留学背景的员工要稍稍逊色一些。
现如今,留学生归国后,想找工作是不难的,但是想找到各个方面都适合且又满意的工作比较难,好的工作不是那么容易找到,留学生应提前做好规划与打算。
国内的就业市场早就过了“唯学历论”的时代,一个人的经验与能力才是招聘者们最看重的因素。所以普通的海归留学生在求职的时候,一定要摆好心态,不可好高骛远,在身份上做到去“海归化”,把自己当成一个在普通的求职者,面对竞争时充分展示出自己的优势。
另外,中国一些大学的专业也更加迎合就业市场,一些留学生所学的专业,并不十分契合中国的就业环境。企业非常重视学生们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如果单凭一段海外留学经历,找到一个各方面都满意的工作几率并不大。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哪里学习,都是为了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让个人能力与创新思维有质的提升。对于是否留学这个问题,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得起,要依据个人情况而定。
在当下的大环境下,出国留学的就业前景并不具备优势,所以希望学生与家长要谨慎思考,理性对待。
在美留学生数量20年来首次下滑
在美留学生数量20年来首次下滑,如果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赴美留学生活,且目标坚定,不能退缩的话,目前疫情影响,再加上美国对外政策的不稳定,在美留学生数量20年来首次下滑。
在美留学生数量20年来首次下滑1疫情暴发以来,美国多个行业遭遇寒冬,教育行业也不例外。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学会15日发布的报告,2020至2021学年,美国大学新增国际留学生数量骤降46%。在读中国大陆留学生数量也下降14.8%,出现近20年来的首次下滑,但仍是赴美留学生的最大生源地。专家认为,除了出行、经济方面的挑战,美国的部分政策和政治言论也让国际留学生感到不再受欢迎。
中国大陆仍是最大生源地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际教育学会15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2020至2021学年期间,由于边境封锁、航班取消以及各类挑战,赴美国留学生数量降至约91.4万人,减少14%。美国大学新增国际留学生数量更是比上一学年骤降46%。
据悉,该报告调查了美国约3000所大学院校,学生数量不仅包括在美留学生,还包括不在美国、仅进行线上学习的学生。
其中,中国大陆在美留学生数量更是出现近20年来的首次下滑。
报告显示,目前共有31.7万中国大陆留学生在美国高校就读,比上一学年减少14.8%。中国大陆仍是美国国际留学生的最大生源地,占留学生总数的34.7%,几乎是排名第二的印度留学生数量的两倍。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学会数据,近年来赴美留学生增长趋缓,2018至2019学年增长0.05%,2019至2020学年则下降1.8%。2020至2021学年再次下滑后,美国15年来首次出现国际招生数量连续下滑的情况。
《华盛顿邮报》称,这份报告备受关注,因为国际留学生不仅能让美国高校变得更多样化和国际化,也带来了不菲的学费收入。据统计,尽管赴美留学生数量下降,但仍占美国高等教育学生总数的5%,2020年给美国国民经济增加约390亿美元的收入。
为何赴美留学生数量下滑?
分析认为,赴美国际留学生数量下滑并不令人惊讶。
由于疫情原因,不少国家的留学生出行受限,还未前往美国的新生基本上也很难获得签证。
美国Cintana教育机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道格拉斯·I·贝克尔(Douglas l. Becker)说:“我们正在应对疫情带来的巨大影响”。他特别提到,疫情导致的.经济后果已让来自中低收入国家的学生无法负担学费。
除了出行、经济方面的挑战,美国一些政策和政治言论也让国际留学生感到不再受欢迎。美国教育界人士已表示,相关政策可能会扼杀美国的创新能力。
“特朗普政府基本上对国际学生摆出一副不欢迎的姿态。”美国Lakhani Coaching教育机构创始人哈菲兹·拉卡尼(Hafeez Lakhani)表示,国际学生不仅担忧拿不到签证,找不到工作,也对美国是否安全感到担心。
中国学生的赴美留学路尤其受到阻碍。去年5月,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文件,要求限制部分中国赴美留学生或访问学者的签证。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网站称,拜登政府基本上沿用了这些政策。美国乔治城大学今年2月报告估计,该政策每年可能阻止多达5000名中国留学生攻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学科,占STEM学科中国留学生总数的四分之一。
另外,相比过去,赴美留学已经没那么“吃香”。《华尔街日报》指出,近年来更多国际学生开始在“家门口”寻找更有竞争力的留学地点。
将迅速反弹?
虽然去年赴美留学生数量大幅下滑,但美媒指出,今年秋季开学时的统计数字已传递出乐观信号。
美国国际教育学会15日发布的另一份调查范围较小的报告显示,今年秋季,800多所美国高校的留学生人数已增加4%,新入学的国际学生增加约68%。
美国国际教育学会首席执行官艾伦·古德曼(Allan Goodman)表示,该协会百年历史中已经历12次大流行病。根据以往惯例,一旦疫情消退,留学生人数将迅速反弹。
报告还发现,在美国各大院校争相从疫情低谷中恢复时,他们往往将招生和推介的重点放在中国和印度。
据美联社分析,今年留学生人数回升,部分原因是一些新生去年因疫情推迟入学计划。
不过,回升趋势能否持续仍然存疑。由于外国旅客入境美国需打完新冠疫苗全针,部分留学生赴美难度增加。此外,美国高校也面临着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高校的竞争压力。
在美留学生数量20年来首次下滑2近日,美国国际教育协会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0-2021学年,美国国际学生数量骤降46%,而中国大陆在美留学生数量也下降了14.8%,这是20年来中国赴美留学生的首次下降。
那么,赴美留学生数量为何会下降呢?原因不外乎两点:
1. 受疫情影响,美国近两年在出行和经济方面遭遇挑战。
2. 美国部分政策和政治言论让国际留学生感到不再受欢迎。
但是即使美国国际留学生数骤降,但中国大陆依然是最大的生源地,共计在美高校就读生31.7万,其生源占留学生总数的34.7%,几乎是排名第二的印度留学生数量的两倍,是韩国留学生的7倍。
面对这一数据,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当前并不被看好的形势下的美国,中国有如此多的留学生选择在美就读呢?实际上,这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
一方面,长年以来,美国最吸引国际生的高校不仅教学水平高,文化多元,而且具有更好包容度,中国留学生选择到美留学确实能给自己人生带来更高的际遇。
另一方面,从中国留学生可选择的热门专业来看,STEM、工程、数学和计算机科学、商科等专业,美国名校确实代表着时代发展和科技革新的前沿,不但能学到最先进的科学技术,而且在国际上认可度更高,更能成就自己的职业。
从以上两点原因来看,美国拥有全球一流的高等教育,人们选择赴美留学并没有错。
但除以上两个原因,还有一大批中国赴美留学的原因更为现实和无奈,有一部分富裕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被父母规划好了赴美留学镀金的路线,他们几乎从小学和初中起就为这一目标而努力,从而脱离了我国的中高考这样的普通路线,如今虽然疫情来袭,美国政策也是一会儿一变,但这部分孩子已经没有退路可走,即使不到美国留学也必然选择其他国家留学。
实际上,小学或初中就为留学做准备的孩子并不被看好,一方面少了国内升学的压力,孩子往往不学无术,另外过早的去美国留学,也使孩子过早地脱离了家庭教育,同时缺失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孩子就缺乏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到了国外很容易失去自我,很难过的自信幸福。
那么,什么年纪选择到国外留学最好呢?
一般来说,当孩子心智成熟,有基本的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且对自己所学习和研究方向有较清晰的认知和浓厚的兴趣时再选择出外留学不迟。而过早的将孩子送出国,面对国外较宽松的教学环境,且脱离了父母的监管,反而葬送了孩子的前程和人生。
总之,如果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应对赴美留学生活,且目标坚定,不能退缩的话,目前疫情影响,再加上美国对外政策的不稳定,中国留学生赴美一定要在生活上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防护,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同时在学习上做好学业和职业规划,及早学成归来报效祖国。
在美留学生数量20年来首次下滑3美国官方15日发布“2021年国际留学门户开放报告”。报告显示,2020至2021学年,美国大学新增国际学生数量比上一学年骤降46%,在读国际学生人数减少15%;在读的中国大陆学生人数下降14.8%,但仍然是美国国际学生的最大生源地,为317299人,占在美所有国际留学生人数的35%。
据美通社15日报道,该报告由美国教育和文化事务局支持,美国国际教育协会负责完成。受新冠疫情影响,美国高校所有主要留学生来源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降幅。报告称,2020至2021学年,有914095名国际学生在美国高校学习,比2019-2020学年下降15%,减少了16万多人。中国大陆和印度仍然是美国国际留学生的两大生源地,分别占美所有国际留学生人数的35%和18%。
香港《南华早报》15日报道称,中国大陆在美留学生人数在2020至2021学年出现近20年来的首次下滑。报告显示,目前共有约31.73万中国大陆学生在美大学注册,比上一学年减少14.8%。按照该报告的统计数据,中国在美留学生人数近年来逐年增长,但增长率大幅降低,趋于停滞。2019至2020学年,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达到最高值,为372532人。但新报告没有说明2020至2021学年中国赴美新生的人数和同比增减比例。
报告还称,和往年一样,大多数 (54%) 国际学生在美攻读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学科。但美国前政府却设置障碍限制中国学生攻读这些科目。《南华早报》报道,拜登政府沿用了这些政策。美国国务院负责学术项目的副助理国务卿罗森茨韦克15日辩护称,美国既欢迎留学生,同时也保护国家利益,受影响的中国留学生“只占很小一部分”。美国乔治城大学今年 2 月份的报告估计,该政策每年可能阻止多达 5000 名中国学生攻读STEM课程。
尤其令美国媒体兴奋的是,虽然美高校2020 年秋季新留学生人数骤降,但2021年秋季的粗略数字显示,美高校的新留学生人数比2020至2021学年增加了 68%。报告称,这显示了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复原力”。报告同时称,当美国各高校争先恐后从疫情低谷中恢复过来时,他们仍然将招生重点放在印度和中国。
2022年去美国留学的人还多吗??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学生的最大接收国,历史上一直被美国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其在国际劳动力市场上的价值以及毕业后在美国获得的工作机会所吸引。在 2019-20 学年 (SY) 中,约有 110 万国际学生就读于美国机构。经过十年的持续增长,这标志着比前一年减少了近 20,000 名国际学生。这种下降的关键因素包括美国高等教育成本上升、大量学生签证延迟和拒绝、特朗普政府下移民面临的艰难政治环境以及在其他国家学习的机会增加。
COVID-19 大流行进一步加剧了这些动态。关闭和限制进入美国大使馆和领事馆、旅行限制和个人安全考虑使国际学生的签证签发和旅行计划变得复杂。特朗普政府最初试图禁止学生进入或留在美国,如果他们的学校只提供在线课程,尽管该命令很快被取消。尽管如此,此举还是让美国高校及其国际学生感到困惑和沮丧。在 2020 年秋季学期开始时,在美国学校就读的国际学生总数,包括那些实际在美国和在国外在线学习的国际学生,比上一年下降了 16%。这些学生中有五分之一是来自另一个国家的在线学习。新国际学生的数量下降了 43%,部分原因是一些人选择推迟学习。
本次聚焦使用国际教育研究所(IIE)和 NAFSA: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的数据,考察了 2019-20 SY 就读于美国高校的国际学生的特征,重点关注人口规模、地理分布、排名机构、原籍国、学习水平和领域、经济影响以及向美国劳动力市场的过渡。关于在美国的国际学生的数据包括那些就读于教育机构的学生以及持有学生签证参加可选实习培训 (OPT) 的毕业生,根据学生的学习领域,持续时间为 12 到 36 个月。
美国移民法对外国学生和交流访问者有四类签证: F-1 签证适用于学术机构(如学院、大学或高中)的全日制学生,或参加语言培训计划的学生。 M-1 签证,适用于职业或其他非学术机构的全日制学生。 F-3 或 M-3 签证,适用于前往美国在学术 (F-3) 或职业 (M-3) 机构进行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习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国民。 参加教育或文化交流项目的 J-1 签证。该签证类别包括大专和大学生以及医生、暑期工作旅行访问者、访问教授、研究和短期学者、教师和互惠生。持有 F-1 签证的学生在毕业时被授权最多 12 个月的 OPT,并在寻求更高级别的高等教育学位时有资格再进行一年的 OPT。拥有科学、技术、工程或数学 (STEM) 学位的学生有资格获得最多 24 个月的 OPT 延期。OPT 期结束后,毕业生必须找到愿意为他们提供工作签证(例如 H-1B 签证)的雇主,才能继续在美国工作。外国学生和交流访问者的配偶和子女可以通过获得 F-2、M-2 或 J-2 签证(取决于他们随行的学生或访问者的签证类别)进入该国,但只有 J-2持有人有资格在美国学习或工作而无需获得自己的学生或工作签证。
在发现其中一名 9/11 劫机者持学生签证进入美国但从未上课后,国土安全部 (DHS) 于 2003 年实施了一项计划,以收集、维护和管理有关所有在美国的外国学生和交流访问者。该计划称为学生和交流访问者信息系统 (SEVIS),在批准参与美国教育系统的整个期间跟踪和监控学校、计划、学生、交流访问者及其家属。作为 SEVIS 的一部分,所有学校都必须提交并定期更新中央数据库中的学生信息,政府可以访问该数据库;没有出现或停止上课的学生可能会被吊销签证并面临驱逐出境。
2019 日历年有超过 150 万名 F-1 和 M-1 学生就读于 SEVIS 认证学校,比 2018 年下降了约 2%。与此同时,J-1 访问学生的数量从2018 年至 2019 年,达到近 533,000 人。2019 日历年获得 SEVIS 认证的学校超过 8,600 所,比近几年略有减少。
以下部分专门针对在美国学院和大学注册或参加 OPT 的国际学生。估算基于 IIE 对美国学校进行的年度调查,与 SEVIS 估算略有不同。
入学人数和趋势自 1950 年代以来,就读于美国高校的国际学生人数经历了强劲的整体增长(见图 1)。从 1949-50 学年只有 26,000 名国际学生开始,到 2019-20 学年的学生人数接近 110 万。国际学生占美国高等教育所有学生的比例也有所增加:从 1949-50 年的 1% 增加到 2019-20 年的近 6%。
然而,增长在过去十年有所放缓,2019-20 学年在美国的国际学生总数出现了多年来的首次下降(见图 2)。新生在所有国际学生中的比例下降,从 2009-10 学年的 29% 下降到 2019-20 学年的 25%。同期,参加 OPT 的学生比例翻了一番多,从 10% 增加到 21%。
2022年去美国留学的人还多吗?2016-17 年美国院校新招收的国际学生人数有所下降,此后逐年下降(见图 3)。在 2019-20 学年,268,000 名新国际学生就读于美国院校。
2018 年对 500 多家美国高等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的一项调查探讨了入学率下降的原因。受访者列举了多种因素,包括签证困难、美国社会和政治气候、来自其他国家机构的竞争以及就读美国学院和大学的费用。指出签证申请流程的受访者比例增长最快,从 2016 年的 34% 增加到 2018 年的 83%。值得注意的是,该调查是在 COVID-19 大流行以及相关旅行和签证困难之前进行的。对社会和政治环境的担忧是增长第二快的原因,在 2016 年至 2018 年间从 15% 的受访者上升到 60%。
美国留学一年的费用是多少:
美国留学学费:美国的私立大学每年的学费是2.5至3万美元,研究生的学费要比本科学费要高一点,研究生的学费一年大概是3.5万美元左右。
美国留学生活费:美国留学生活费主要分为衣、食、住、行、娱乐和个人耗费。
入学考试:每次考试约收费100-200美元,大多数学生至少要考两次。因此,估计每个申请入学者在考试上至少要花费500美元。
食宿费用:每年约3,000-7,500美元。到美国的外国学生,第一年一般住在学生公寓或宿舍,常常是两人或两人以上合住一间。不过,某些设在大城市中的学院、大学及语言学校等允许学生在校外找较便宜的住房。
日常费用:用于支付邮票、牙膏、肥皂、报纸、洗衣、交通、医药及娱乐活动等。有的学校定期为学生公寓提供洗衣及干洗服务。书费和文具费:学生每年为书籍、笔记本及其他学习用具共需支付约1,000美元美国留学费用。买旧书可节约一些费用。有的学校不提供计算机,这一点应在择校时先问清楚。少数学校规定学生要自己购买个人电脑,但提供价格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