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着"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从1937年的陕北公学到如今,西北政法大学已经走过了八十二载的峥嵘岁月。时光悠悠,今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重回往昔岁月,寻访那些记录着西法大历史变迁的特殊"物件",追忆往昔荣光,见证今日辉煌。
这枚印章由刘五四先生亲刻,上书西北政法大学校训——严谨、求实、文明、公正,它代表政法人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的工作作风,文明的道德情操,公正的法律价值。校训,体现着大学文化的核心内容,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高度概括,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也是学校内在灵魂的高度凝练。
张汤墓是西北政法大学2002年在长安区郭杜新校区基建工地上发现的,是政法校园里最古老的建筑。它宛如一只雄狮,守护在校园的边界,承载着千年的厚重,庇佑着这片土地,也默默见证着西北政法大学的历史变迁。庄严肃穆的"廉亭"高高地伫立在张汤墓的正中间,仿佛在静静地诉说着这位西汉名臣的清廉自律、刚正不阿,还有他对法制精神的不懈追求。政法情怀,是秉持底线的坚守,是捍卫法律的尊严。
西北政法大学图书馆现在雁塔校区和长安校区均有馆舍。雁塔校区图书馆建成于1987年5月,馆舍建筑面积为6400平米;2018年改造后,馆舍建筑面积增至8000平方米,阅览席位增至700席。藏阅空间开放通透,由过去的藏阅空间分割、部分开架,改造为全面开架的开放式借阅环境,典藏阅览室等15个藏阅空间全部开放。新馆优化了功能分区,增加了学术研讨区、创意交流区等空间。馆舍硬件全面提升,安装了读者电梯、自助借还机、朗读亭。雁塔校区图书馆开馆时间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自早八点至晚十点14个小时不间断开放。雁塔校区图书馆曾经有过极辉煌的历史,曾经是西安地区最好的馆之一,经过改造升级后更是吸引莘莘学子前往,正是这些孜孜不倦渴求知识的学子,构建着西法大光明的未来。
天平楼形似天平,象征法律的公平公正,是西法大标志性建筑物。心存天平,不偏不党,方正大气,不偏不倚,应该是每一个西法大少年的胸怀与准则。正如杨宗科校长在西北政法大学2018届毕业生毕业典礼上的寄语:"我希望你们将处事的底气具象为天平楼的牢固底座,将为人的底线物化为天平楼的平衡支点,把'天平楼'永远放在心中,不慕霓虹闪烁的繁华,看淡世事百态的喧嚣,坚持自己的坚守,站稳脚下的位置,怀揣中国梦和法治梦,以青春的名义、奋斗的姿态,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努力开创不负于这个伟大时代的新业绩。"天平楼见证了西法大无数往昔,也将陪伴西法大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2018年,西北政法大学长安校区"诚意楼"智慧教室正式投入使用,智慧教室是数字教室和未来教室的一种形式。智慧教室是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现代化教学手段,基于物联网技术集智慧教学、人员考勤、资产管理、环境智慧调节、视频监控及远程控制于一体的新型现代化智慧教室系统,是推进未来学校建设的有效组成部分。智慧教室支持在线自动录课、智能考勤、翻转课堂等功能,极大的提高了西法大学子的学习质量、提升了学习效率,科技感十足。教学设备的不断革新,也是西法大不断前进的一个缩影。
走过记忆长廊,那些记录着西北政法大学峥嵘岁月的特殊"物件",在历史的长河中闪闪发光,也在每一位西法大人的内心珍藏。如今,西法大人会带着往日的荣光,继续披荆斩棘,奋勇前行,昂首阔步朝着建设高水平大学目标努力奋斗!
关注"西北政法大学"头条号,获取更多精彩资讯
(资料来源:西北政法大学官微、西北政法大学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