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大学来了”小编,11月11日,南京理工大学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在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开工建设。
南京理工大学目前拥有南京和江阴两个校区,盱眙校区开建后将成为南理工的第三个校区,正如南理工校长付梦印在当天致辞时说,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的开工建设是南理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学校“一校三区”办学新格局的正式形成。
市委书记陈之常宣布开工,并与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骏、校长付梦印共同按下开工启动球。南京理工大学领导廖文和、席占稳、许百涛、何勇、路贵斌,副市长许明出席活动。
南京理工大学盱眙校区建设工程项目由黄花塘镇引进宏伟城乡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新建,计划总投资约12亿元,坐落于盱眙县宁淮特别合作区,一期规划新建教学区、室验区、科研区、图书馆、体育馆、宿舍楼、食堂、综合楼、学术交流中心(含对外接待功能)、运动场等功能完备的智能化高等教育校区。将于2023年7月竣工并投入使用。
该项目于2021年6月开工建设,校区建成后可容纳1000多名学生在校学习,满足100多名教职员工、研发人员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打造“校园环境一流、学校管理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育质量一流、品质优势突出”的国防人才培养校区。
南京理工大学盱眙校区(教学区)建设工程项目,位于盱眙县黄花塘镇天泉大街东侧南山大道北侧地块,总用地面积193926㎡,总建筑面积140431.30㎡,容积率0.68,总建筑占地面积49620.29㎡,建筑密度25.59%,绿地率35%。
根据定位,南理工盱眙校区是学校“一校三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聚焦国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国防科研与试验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与盱眙县共建“两基地一中心”,能充分发挥学校和地方资源优势,推进校地、校企深度融合,助力盱眙高质量发展,助推学校“双一流”建设。
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家乡,是革命老区,有着浓厚的红色文化和深厚的红色底蕴。南京理工大学前身是1953年创建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从抗美援朝战火硝烟中一路走来,同样有着鲜明的红色基因和优良的红色传统。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的正式开工让我们再一次成为风雨同舟的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今后,南理工将紧密结合淮安和盱眙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着力把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成为南理工“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的国防科研实验室功能校区,打造成为创新人才集中、领军人才集聚、创新创业孵化、高技术转移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坐落在素有“春申旧封”“忠义之邦”之称的“芙蓉城”——江阴。校区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办学,致力于建设“一流的高水平国际化校区”,是学校服务“两个强国”的先行区、新兴交叉学科的先试区和国际化办学的示范区。
江阴校区占地面积1115亩,一期建设总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校区规划体现了南京理工大学校园文化与江阴地域文化的高度融合,通过校风碑、水杉林、二月兰、学子湖、钟楼等生态布局和法式建筑元素,构建了一个纵横交错、中西合璧的现代大学校园。校区办学条件优越,教学实验楼、工程训练中心、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智慧教室等教学设施齐全,学生宿舍楼群、食堂、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及综合服务基础设施完备。
江阴校区结合办学定位设置了志道书院、鼎新研究院、中法工程师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学院、基础教学与实验中心、工业互联网研究院、动商研究院等教学科研机构。设置智能制造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网络空间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机械工程(中外合作办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外合作办学)等本科特色专业。
在地方政府和学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个充满勃勃生机和创新活力,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环境优美、办学模式创新的现代化大学校区已经扬帆起航,正朝着生态化、智能化、国际化的一流大学校区奋进,必将为学校推进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谱写新的篇章,为国家战略需要和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审核、编辑:大可
版权声明:本文综合自“盱眙县人民政府、淮安发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转摘只为学术传播,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