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内应试教育体制内,靠死读书、读死书而“金榜题名”,实际上仍然是病态的。在高考之后的二十年间,我几乎付出了比学生时代更长的时间“拨乱反正”,这才逐渐摆脱了原有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
都说久病成医,我本科毕业后进入工作岗位,第一件事是到公司图书阅览室办了一张借书卡,踏踏实实地读起了“闲书”。
过去一门心思啃课本,一门心思准备考试,却很少接触课外读物,想起来很后悔,机械而教条的学习,实实在在是浪费青春。
我的“博览群书”到现在坚持了将近20年,从近乎强迫自己的苦读,到感同身受地写读书笔记,再到如今能够以此为乐,成为习惯。总感觉自己的学习生涯真正是离开校园后才开始的,就算亡羊补牢吧。
歪打正着,后来到英国,发现自己的这个读书习惯倒很“西化”。任课老师讲课本的内容很少,经常把提纲挈领的讲义发给大家,蜻蜓点水似地过一遍,重点分析的是课本外的案例、事件和历史片断。布置的课外读物的书单很长,而且作业(一般是小论文)中引用参考书的内容少了,成绩会压得很低。
当然,多读书并不是目的,英国人的教育理念是,通过读相关的各类书籍,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理解同一事物,吸取不同的观点,得出相对客观的结论。课堂上,任课教师允许不同声音,但不喜欢信口开河,他们需要了解得出结论的过程和依据。这就是思辨意识,也就是国内常说的辩证地看待事物。
在英国后,我能明显感到,自己在工作中的思维很活跃,一方面在调研后去迎合市场需求,另一方面,总希望自己拿出不同于别人的方法解决问题。
更有意思的是,我把思辨意识带入了业余学习中。我很喜欢三国历史,有一段时间,天天听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节目(把相关MP3文件下载到手机上),52集的系列讲座,前后加起来,估计也听了上百遍了。
开始是顶礼膜拜,佩服这位厦大教授独特的视角和思路。后来发现里面有一些自己不太清楚的史料,于是去翻《三国志》。又过了一段时间,觉得易中天老师引用的参考文献很有价值,又去翻看这些引用的历史评论。渐渐地,我在易老师引用的史料和评论中,读出了不一样的结论,于是又有意识地追加阅读,找正史之外的材料学习。
曾经最怕古文的我,竟然可以通读《三国志》了,而且“玩”得挺深,并不觉得枯燥,反而很上瘾。到了后来,我逐渐发现易中天先生的一些论点,比如蜀汉毁于内乱、诸葛亮不是军事家等,明显有偏颇之处。
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我在网上发表的《刘备的弱势生存》、《诸葛亮的帝师绝唱》等文章,间接地提出了不同观点,这在我的学生时代是不可想象的。
思辨意识是英国时学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们终生受益的核心价值观。如需了解更多英国的相关信息,请关注留求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