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留学 留学资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

发布时间: 2023-01-18 09:32:40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新基建是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必然要求

文/《在线学习》撰稿人 何曼

7月21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发布《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这是官方首次提出“教育新基建”,预示着教育行业将迎来新一波建设机遇。

新网络、新平台、新资源、新校园、新应用、新安全,六位一体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教育新基建这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底座”工程,最终目的不仅是发展信息化,更要服务于教育改革发展。《意见》将教育信息化提升到空前的重视程度,标志着教育信息化将向深度融合全力进军。

教育新基建是对教育信息化现有发展基础的传承和创新,是针对现实“短板”实现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的必然要求。《意见》吹响了新一轮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集结号,政、产、学、研多方发力新基建,多方协同的教育应用新生态和新格局正在形成。

推进教育新基建,关键在落实,《意见》发布后第一时间,本刊邀请教育行政部门主管领导、教育信息化专家、高校和智慧教育示范区代表,以及华为、科大讯飞、中国移动等产业代表,共话教育新基建落地实施,探寻新基建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的实践路径。

专家视点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新基建是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必然要求

新基建的推进是个复杂系统,涉及到技术集成、数据融合、创新应用、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因此,教育新基建标准完善工作需要更加关注应用类标准。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新基建是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必然要求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

“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跨入转段升级发展阶段,由起步应用进入融合创新,对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支撑推进教育现代化的作用日益凸显,开启了创新引领、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对本刊表示,推动教育新基建,是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针对现实“短板”,实现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的必然要求。

新基建新内涵为教育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线学习:首先请您阐述一下《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出台的背景,以及推动教育新基建的必要性。

杨宗凯:关于《意见》出台的背景,我认为有两点:第一,教育新基建是国家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 2018年首次提出“新基建”这一概念,至今,已有 7 次中央级会议或文件明确表示加强“新基建”;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明确新基建的概念和范围。新基建涉及交通、医疗、教育等多个行业。教育作为新基建的重要领域和垂直应用场景,受到高度关注。第二,教育新基建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今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明确将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作为服务教育“十四五”规划的八大体系之一。推动教育新基建,是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教育新基建是促进教育数字转型与智能升级的重要牵引。随着新技术的迅猛发展,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已然开始。教育新基建的核心是快速演化和发展的先进技术,这决定了教育新基建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教育体系重塑和再造中发挥着加速器的作用。

教育新基建是保持整个教育系统运转的支撑体系。教育新基建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作为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动能,全面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系统各要素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构建新的教育支撑体系,对于教育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新基建是推动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快速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当前教育信息化保障水平离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差距。推动教育新基建,是针对现实“短板”,实现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的必然要求。

教育新基建是加强疫情等突发情况下应急响应能力的重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带来了史无前例的挑战,通过教育新网络、新平台、新安全等基础设施的搭建,新资源、新校园的融合,新应用的实施,能够满足教育领域在疫情等突发情况下多场景的需求。

在线学习:如何理解教育新基建?

杨宗凯:新基建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新的动力。“新网络”,首次提出建设教育专网,实现网络地址、域名和用户的统一管理,推进IPv6等新一代网络技术的规模化;“新平台”,构建开放、灵活、智能的大平台,如通过打造数据大脑,搭建高速网络数据中台等;“新资源”,优化资源供给模式,构建国家统一的学科知识图谱,支撑实现教育规模化和个性化的统一;“新校园”,强调构建基于高性能传输网络打造集成化的双空间环境,赋能虚拟空间的发展,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教育系统整体功能的提升;“新应用”,基于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推动人技结合的实现,加快教育发展模式与动力结构的转换;“新安全”,利用技术赋能数据传输和存储加密,形成全链条的在线教育监管体系等。

教育新基建需要标准的指导与规范

在线学习:怎样理解教育新基建“标准先行”,您认为新标准的核心诉求是什么?

杨宗凯:“标准先行”是推进教育新基建持续、有序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教育新基建转换教育发展模式与动力结构的推进,教育结构重组、流程再造、文化重构的步伐将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将进一步彰显,新标准的研发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制定、实施教育新基建标准,为新基建的多渠道建设和长周期管理提供保障,提升教育新基建标准的规范性、认证认可的公允性、检验检测的符合性等功能,可推动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和保障质量水平,进而支撑教育新基建高质量发展。

现行的教育信息化标准主要分为领域应用标准和共性基础标准。截至2020年年底,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已经发布信息化相关国家标准52项、教育行业标准12项、信息化行业标准2项。环境类、资源类、平台类、教育大数据类等标准的制定已经为我们建立起基本的共性基础标准框架。然而,新基建的推进是个复杂系统,涉及到技术集成、数据融合、创新应用、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因此,标准完善工作需要更加关注应用类标准,例如,如何利用标准加强数据互通,如何提升师生隐私保护的能力等。

在线学习:具体来说,教育新基建标准研究应从哪些方面展开?

杨宗凯:今后一段时间内,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和应用的主要方向将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标准内容更加贴近发展需求。虚拟现实技术提供了沉浸式学习场景;智慧学习环境时刻关注学习者,适时给予最恰当的帮助;5G网络加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互联。这些都需要标准加以适当规范。只有这样,才能让新兴技术在教育领域发挥真正价值,为实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创新奠定基础。

二是标准领域向新兴技术延伸。国际标准组织ISO/IEC JTC1成立了新兴学习技术特别研究组,开展教育领域新兴技术的应用标准研究,研究方向包括智慧学习环境、物联网等。我国目前也开始布局智慧学习环境标准,与实现智慧学习密切相关的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标准的研制也是各个标准组织密切关注和着手研究的方向。

三是标准测评体系不断完善。对于产品和服务提供者来说,参与标准认证过程能够实现产品与其他系统的集成和兼容;对于教育机构来说,参与标准测评能够确保教学管理系统和教学内容无缝兼容、协同工作。如果没有对标准切实有效的测评工具,标准的应用效果就无法得到保障,标准也将成为一纸空文。

四是标准与产业结合日益紧密。随着教育信息技术产品质量控制标准化的不断加强,整个教育信息技术产业也在逐步走向成熟。产业发展需要标准化的指导与规范,标准化可以带动产业良性、可持续发展,形成助推产业技术创新的有效机制,与此同时,教育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又将在更大力度上支持和参与标准研究,形成良性互动。

夯实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数字底座”

在线学习:新基建背景下,未来教育的方向是什么?

杨宗凯:教育新基建强调的是夯实整个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数字底座”,为教育创新变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和应用环境。技术是手段,未来的教育一定是“面向人人”“适合人人” 的新教育,将拥有更智能化的新型教育生态、更优化的新型教育资源供给模式,以及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更智能化的新型教育生态。新技术正在推动数字学习资源朝着智能化、虚实融合的方向发展,为学习者构建更具真实性、更强体验性、更深交互性的学习资源环境,智能导学系统、智能学习伙伴等各种智能代理角色的出现并融入学习资源环境,能够根据学习者特征提供适应性的学习资源与服务。人机协同、人机融合的智慧教育生态已经成为趋势。

其次,更优化的新型教育资源供给模式。随着教育新基建的推进,智能教师与资源也将能够在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学生评价、教育治理等方面完成相应的任务,社会各行业能够通过智能化学习环境以真实或虚拟的形象为学习者提供服务,全社会共同承担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型教育资源供给模式正在形成。

最后,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随着智能学习资源新生态与智力资源服务新生态的建立,学习者在社会、家庭、学校能够获得真实学习环境与智能虚拟学习环境相互融合、无缝衔接的学习支持服务,学习者的学习将发生在社会、家庭、学校、工作等泛在学习环境之中,获得个性化、终身的学习服务。泛在学习与终身学习新生态将逐步构建。

教育新基建体系构建与区块链新应用高峰论坛(点击了解论坛详情)将于10月15日在2021(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举办。

现场听会了解更多内容,点击“重磅丨2021(第二十届)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完整日程新鲜出炉!”即可了解大会完整日程哦~

专题目录

观察

  • 教育新基建正当时

顶层设计

  •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雷朝滋:适度超前部署教育新基建

专家视点

  • 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新基建是教育信息化转段升级必然要求

基础教育

  • 中央电化教育馆:打造一个良性的资源供给生态

地方示范

  • 长沙市教育局:充分发挥“长沙模式”示范引领作用

高校示范

  • 浙江大学:以校园数字新基建助力“网上浙大”2.0

科技企业示范

  • 科大讯飞:源头技术创新,支撑教育新基建落地
  • 华为:赋能教育数字化,打造新基建“人才底座
  • 中国移动:共建5G技术下的智慧教育体系

来源:《在线学习》杂志2021年9月刊(总第74期)

温馨提示:
本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