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址为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熙春园的一部分,地域大约二顷六十一亩,始建于清朝中叶康熙年间,当时是北京西郊圆明园的附属园林。道光年间,熙春园被分为东西两个园子。东边的园子仍名为“熙春园”,赐于五子奕综,俗称“小五爷园”,咸丰即位将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并亲题匾额。西边的园子起名为“近春园”,赐于四子奕詝(即咸丰帝),俗称四爷园。 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焚烧圆明园后,清廷曾有重修圆明园的计划,因近春园在其近旁,所以园内的斋堂轩榭尽被拆卸,准备重建圆明园,后来未果,而近春园却因此沦为荒岛。近来流传的关于近春园毁于圆明园大火的说法是完全不准确的。 清华园的历史已有300年,据史料记载,清华园内曾有皇帝御题匾额11块,她是目前西郊仅存的少数圆明园时代的建筑,另外,今天清华大学校园西北角一块儿曾是圆明三圆之一“长春园”的一部分,当年长春园与熙春园之间曾有天桥走廊连接。这就不难看出保护清华园的非常重大意义。 1910年,用庚子赔款建造的“清华学堂”(留美预备学校),即位于清华园内。如果说俄国圣彼得堡起源于一展帐篷,清华大学的起源,就是这工字厅。彼得大帝从帐篷里开拓了一座城市,清华大学从工字厅开始,奋斗成中华名校。 “清华园”的得名 今“清华园”工字厅后面的匾额题有“水木清华”四字,两旁有对联一副曰:“槛外山光历春夏秋冬万千变幻都非凡境;窗中云影在东西南北去来澹荡洵是仙居。” “水木清华”四字出自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咸丰登基后,曾据此将工字厅一代由“熙春园”改名为“清华园”,并御笔题写了“清华园”三字,至今仍悬挂于工字厅门额上方。这是“清华园”和“清华大学”得名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