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慧第一次见到毛泽东的时候,还是个娇羞的小女孩。
那时候,她还没有亲切的称呼毛泽东为“润之哥”。
1901年,杨昌济的女儿杨开慧出生。
杨开慧出生不久后,她的父亲杨昌济前往国外留学,日本、英国、德国相继留下了他的身影。
他这一去,就是九年。
这段时间,年幼的杨开慧一直和母亲生活在一起。
在从小缺少父爱的家庭中长大,成年后的杨开慧,始终都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女孩子。
她是个可爱良善的姑娘。
看到小伙伴捕捉蜻蜓玩耍,她的内心会觉得疼痛,觉得生命不应被如此践踏。
父亲杨昌济虽然漂洋海外,可对于杨开慧的教育却极为在乎。
杨开慧的读书生涯,全部要得益于开明的父亲。
七岁那年,杨昌济从国外寄信,嘱咐妻子让杨开慧早点进入学校读书。
那时候,她老家板仓还没有女子读书的先例。
父亲的开明,改变了杨开慧的一生,也让她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新知女性。
1908年,杨开慧就读于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
1909年,就读于板仓储能学校。
1911年,她和母亲同时就读于衡粹女校。
1912年,就读于县立第一女子高校。
1913年,阔别九载的杨昌济留学归来,女儿杨开慧刚好毕业。
更巧的是,这一年湖南湘潭的一位农家年轻人也在这个时候进入了湖南省立第一师范。
杨昌济归国之后,又恰好就职于这所师范学校。
上天似乎在冥冥之中,将他们撕扯到了同一时空里。
在学校里,毛泽东的一篇《心之力》让杨昌济对这位少年有了深刻的印象。
追梦少年,终遇知己。
杨昌济邀请毛泽东来到了板仓公寓,开门的一瞬间,毛泽东看到了一个梳着短发的小女孩。
这一年的杨开慧,还只是个13岁的小女孩。
杨昌济也在同一时间走出了房间,看到站在屋外的毛泽东,热情地将他请到了家里。
杨开慧看着眼前的这位少年,眼睛不停地盯着他,时不时抿嘴而笑。
那时候,她只觉得他们大人口中所谓济世安民的理想还很宏大,它可能真的仅仅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此后的毛泽东,经常前来老师家中探讨民族、未来等高端话题。
毛泽东和杨开慧也渐渐熟络。
他会经常把自己的文章、日记送给杨开慧,这个小女孩瞬间沉浸在了少年的文字世界里,无法自拔。
杨开慧又学着父亲写诗,然后送给毛泽东,希望 润之哥 能够帮忙修改。
毛泽东看完这首诗,节节称赞。
不过,明年的秋色虽好,毛泽东却未必能够再度在杨昌济的家中做客。
1918年,6月。
在这个炎炎夏日中,杨昌济受邀成为北京大学的教授,一家人迁往北京。
而此时的毛泽东刚刚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
前路坎坷,纵然需要放手一搏。
可怎么博,如何博?
在人生道路上迷茫的毛泽东,很快收到了恩师杨昌济从北京寄来的书信。
当时北大校长蔡元培准备组织一批青年学子,前往法国留学。
杨昌济的足迹遍及国外,他知道那个世界里会给年轻人带来怎样的学识,怎样的震撼。
所以,他极力鼓励毛泽东走出国门看一看,至少了解一下外面的世界。
毛泽东一批湖南学子纷纷北上,准备出国留学。
刚刚来到北京的毛泽东借宿在老师家中,时间一长,他总觉得诸事不便,他自己又在距离老师不远处的 三眼井 租了一间房子。
北漂的生活其实很辛苦,在北京的毛泽东被老师安排进入了北大图书馆,成为了一名图书馆助理员。
他在三眼井租的房子里,一共有七个人,土炕上的七个人翻身都很困难。
北方的平房土炕里,藏着一群追梦的少年。
那时候,这群人年轻人并没有觉得辛苦,他们觉得值!
在等待赴法留学的日子里,毛泽东和杨昌济的来往更加频繁。
而这一次的北漂,毛泽东的 情感 上也有了寄托。
--- 杨开慧。
因为经常去老师的家里,毛泽东常常和杨开慧渐渐熟络起来。
无聊的时候,毛泽东就带着杨开慧在外面闲逛。
故宫、北海到处有他们的身影。
那时的感情真挚且纯粹,他们不会直言喜欢类的话语,他们更不会携手走在一起。
此时距离他俩真正携手相伴的日子,还有一年多的时间。
此次北漂,毛泽东只在北京呆了六个月的时间。
他最终选择放弃前往欧洲学习的机会,毅然决然地回到了长沙。
他们都是从那一年出发,前往欧洲勤工俭学的爱国学子。
这一年也是毛泽东政治思想成熟最快的一年,他开始进行公众演讲,也开始创办 《湘江评论》,成为了这个报刊的主笔。
这位以笔为刀的少年,渐渐在湖南崭露头角。
当时的 湖南督军张敬尧,恨透了毛泽东。
长沙各地到处暗藏刀锋,毛泽东为了躲避这场危机,也为了将张敬尧彻底踢下去,带着长沙学子的请愿书北上进入了北京。
这是当时毛泽东的最大心愿。
只是,政治从来都没有那么简单。
毛泽东大为失望,张敬尧仍旧还是湖南督军,而他们仍旧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学子。
失望透顶的毛泽东,也开始了一段怀疑人生的时光。
他苦苦寻找的生命灯塔、希望之光,竟是那样的遥远。
--- 几乎遥不可及。
追梦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有时候,它真的很残酷~
追梦少年的理想虽跌到低谷,但爱情却在这时候,悄无声息的来临。
1919年,毛泽东又北上抵达北京。
这一次进京,他的恩师杨昌济已经病重。
不久,杨昌济病逝于北京。
杨开慧一家人扶着杨昌济的灵柩回到湖南。
毛泽东面对杨开慧的离去,心里面极为痛苦。
一方面,他不忍心杨开慧离去,另一方面,他又不知道如何安慰刚刚失去父亲的杨开慧。
更何况,他这次北上带着革命任务,他又不能因私废公。
时间一长,终究难解佳人相思之苦。
他给杨开慧写了一封信:
这首词算得上他写给杨开慧的第一封情书,里面夹杂着一个少年心中最为真挚的 情感 思念。
杨开慧收到这封信,大为激动。
对于杨开慧而言,她一直在等待毛泽东主动开口。
她和毛泽东认识那么久,两人在 情感 世界里都属于极度腼腆之人。
杨开慧知道毛泽东给他写信意味着什么。
她兴高采烈的将这封信念给自己的好友 李淑一 。
1920年,7月。
毛泽东结束在北京的任务,又回到了长沙,回到长沙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前去看望杨开慧。
这一年的冬天。
毛泽东、杨开慧这对新人在湖南长沙正式结婚。
婚礼现场,他们只叫了几个熟悉的朋友。
长袍少年,旗袍少女。
在朋友的见证下宣告结婚。
这场婚姻,简单的没有一点浪漫,却成为年少毛泽东心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回忆。
因为它足够的真诚,足够的让人感动。
结婚没多久,毛泽东又全身心的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杨开慧此时则变成了他忠实的革命战友。
毛泽东真正陪伴杨开慧的日子实在太少,少的有点让人心疼。
他们这段恋情,毛泽东真正陪伴杨开慧的日子,也唯有结婚的前两年。
后面八年的日子里,他都忙于革命,无法抽身陪伴家人。
爱情这东西,对于此时的毛泽东而言,着实太奢侈。
理想、爱情,这些是他的生活全部。
但在这些看不见的东西里,理想仍旧是他生命中的至高追求。
1922年,长子毛岸英出生。
1923年,次子毛岸青又顺利出生。
这两个孩子出生时,毛泽东一直忙于投身革命,不断在长沙、广州、武汉等地奔波,无法抽出时间照顾产后的妻儿。
毛泽东在孩子出生后,短暂呆了几天,又离开长沙,准备前往上海参会。
两个孩子出生以后,杨开慧承担起了生活的全部重担,她既要在家里照顾两个年幼的孩子,还要担心毛泽东的安危。
毛泽东在离开长沙临走时,他给杨开慧留下了一首词:
1927年4月4日。
毛泽东的第三个儿子 毛岸龙 出生。
毛泽东得知这个消息后,终于在杨开慧生下孩子的第四天回到了长沙。
看着呱呱坠地的小儿子,再看看躺在病床上的杨开慧。
毛泽东的心里充满了愧疚。
三次生育,三次相离。
毛泽东始终没有多余的时间,陪伴在妻儿的身边,哪怕很短很短的时间。
他们两人在 情感 上都属于不善言语的恋人,我想他们相聚的日子里,也大抵不会有过多的甜言蜜语。
一个热吻,一个拥抱。
这对于杨开慧而言,已经足矣。
这次见面的第二天,毛泽东又离开长沙,回到了革命战场中。
1927年,南昌起义爆发。
湖南的革命火种已经被点燃,赤焰在长沙这片土地上尽情的燃烧。
秋收起义也即将发生,毛泽东的处境变得更加危险,为了保证自己妻儿的安全,她让杨开慧带着孩子返回湖南老家板仓。
为了保证妻儿回乡途中的安全,毛泽东亲自护送妻儿翻过山隘,将她们顺利送到了板仓。
毛泽东没有过多停留,又转身返回了江西安源。
他们两人也不会想到,此次一别,竟成永别。
从这以后,他们三年间几乎失去了联系。
即便如此,杨开慧对于毛泽东的爱开始变得愈加的炽烈。
她在书信中曾经写过:
她对毛泽东的思念,简直到了一种近似癫狂的地步。
关于杨开慧的这些手信,其实十分的悲情。
毛泽东究其一生都没有看到。
因为这封书信是在1982年3月、1990年8月两次修缮房屋时,在杨开慧故居的墙缝里发现。
这些弥足珍贵的手迹发现后,毛泽东已经无法知晓。
这些有一些其实是很心痛的文字,读起来真的字字诛心。
对于杨开慧而言,恋人不断 离开、回归、离开,成为杨开慧结婚七年的主旋律。
这样的生活,想想也比较痛苦。
孤独感无尽的在她的内心深处滋生,曾经希望紧紧牵着丈夫手的小女孩,如今的奢求只是得到毛泽东的书信。
她担心着毛泽东的安危,她也希望毛泽东能够真正的陪伴她。
毕竟,她是一个弱女子,她也同样需要生活上的安全感。
可是,当时的湖南时局高度动荡,板仓之外的世界好似布满了利刃,她想要和毛泽东取得联系已经变得十分困难。
1928年,1月。
毛泽东委托 吴福寿 偷偷进入长沙,想要打探妻子杨开慧的下落。
然而长沙到处都是警戒力量,想要顺利进入长沙探寻杨开慧的消息已经属于难事。
吴福寿四处打听,终于得到了一个消息:
杨开慧已经被害!
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时已是深夜,他缓缓地坐在椅子上,从抽屉里拿出一张信纸,默写出了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词:
其实,当时风传出来的关于杨开慧的消息,纯属子虚乌有。
吴福寿所听到的消息,也大抵是湖南地区故意散播出来的假消息。
不过,这对佳人,最终真的天人永隔。
秋收起义爆发后,湖南军阀何健 十分憎恶毛泽东在湖南一带的所作所为,他撒出1000大洋重金悬赏杨开慧的脑袋。
1930年,10月。
杨开慧不幸被长沙警卫司令部逮捕。
何健当时许诺,只要杨开慧对外宣布和毛泽东解除婚姻关系,他就会将她安然送回老家。
杨开慧断然拒绝。
一个月后,杨开慧英勇就义。
这一年的杨开慧年仅29岁。
此时的他们,结婚整整10年。
1957年,1月。
杨开慧的 好友李淑一 无意间看到了毛泽东在《诗刊》上发表了十八首诗词。
李淑一突然想到了曾经的好友 杨开慧,她马上给毛泽东写信,希望毛泽东能够将以前写给杨开慧的那首 《虞美人·枕上》 抄送自己一份。
在寄给毛泽东的书信中,李淑一还将自己丈夫 柳直荀 牺牲时,亲手写的一封《菩萨蛮》寄送过去。
毛泽东收到李淑一的来信,往事重现,他感慨战争时代的残酷爱情,也深懂李淑一的丧夫之痛。
不过,他没有将那首曾经写给杨开慧的《虞美人·枕上》抄送给李淑一。
他最终选择写了一首 《蝶恋花·答李淑一》。
在这首悼念亡妻的诗作里,毛泽东将杨开慧、柳直荀比作登上九重霄的忠魂。
吴刚捧酒,嫦娥伴舞。
听闻他们的故事,吴刚、嫦娥又泪流不止。
这已经不仅是一场悼词,而是对于一代烈士忠魂的无比敬重之情。
毛泽东写完这首词后,窗外的月光似乎将他拉回到了曾经的时代里。
相濡以沫的佳人,早已经人间两隔。
那一刻,他的心里涌起了一场巨大的海啸,可他静静站着,没有让任何人发现。
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恋情,干净而真挚。
他们这一生,没有一张合照。
我们如今看到的合照,也多是拼合而成。
他们才是那个时代真正活在故事里的一对情侣。
比起现在,我们几乎看不到这样的爱情。
我们每一代的年轻人所期冀的婚姻本该如此。
在如今这个被金钱、欲望所荼毒的 社会 里,当我们所遇到的婚姻被过多的赋值,被过度的恶化。
当我们所遇到的婚姻被巨额彩礼所包裹,婚姻变质就已经成为了其应有的内核。
这样的感情,最终的结果大多相看两厌,床头再无佳人~
人这一生,经历的生活永远都是一个正向闭环。
婚姻生活最终同样会走向闭环。
始于金钱,终于金钱。
始于爱情,终于爱情~
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是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大礼堂毛主席的接见中国留苏学生和实习生的情况下说的。
1957年11月17日,莫斯科大学,数千名中国留苏学生和实习生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期盼毛主席的接见。下午6时许,当毛主席和邓小平、彭德怀、乌兰夫、杨尚昆、胡乔木等领导人出现在莫斯科大学的大礼堂时,全场沸腾,欢声雷动。
毛主席高兴地走到讲台的前沿和两端,频频向大家招手致意。毛主席一开头就对留学生们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还教导同学们说:“青年人应具备两点,一是朝气蓬勃,二是谦虚谨慎。”在讲话中,毛主席纵论天下,旁征博引,提出了“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的名言。
扩展资料
早在40年代后期,为了迎接革命胜利后的建国任务,中国共产党就派出一些革命烈士和干部的子弟到苏联学习。新中国刚刚建立后,百废待兴,百业待举。党中央、毛主席为迅速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高瞻远瞩,向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派出大批留学生,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和管理经验。
这项工作被纳入我国科学教育发展十年规划。中央设立了由聂荣臻、李富春、陆定一组成的留学生领导小组,每年的选派人数、专业都由周总理亲自审批。从50年代到60年代向苏联派出了近万名留学生,向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派出了1000多名留学生,
1956年后又决定向与我建交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和周边国家派遣留学生。毛主席、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革命先辈对选派留学工作十分重视,制定和审批派遣留学生的方针和计划,会见留学人员,
向留学人员作报告、提要求,关心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重视留学归来人员的安排和使用。1952年刘少奇在接见即将赴苏联学习的同学们时发表了长篇讲话。
他说:“国家经济建设迫切需要各方面的建设人才,国家下决心派你们到苏联、东欧留学,这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需要,你们一切要服从国家需要,分配什么专业就学什么专业,出国学习要取得好成绩,回来好为祖国服务。”
周恩来总理1953年向留学苏联及东欧各国留学生也提出了“身体好、学习好、纪律好”和“又红又专”的要求。邓小平在1957年访苏期间十分关心留学生情况,详细听取汇报,指出“这些学生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宝贵财富,
要很好地爱护、严格要求他们,不但要努力学习专业技术,还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政治思想坚定,为增进中苏人民的友谊做出贡献。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劳逸结合,智力体力双丰收,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人才”。
参考资料:
中国共产党新闻—1957年11月17日 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时至今日,在农村很多地方,依旧能看到毛泽东的画像。也正是毛泽东画像随处可见,这里面出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1951年3月,湖南省衡东县三樟乡粟子港的一位衣衫褴褛老汉像像往常一样去赶集。半路上,他因口渴便到附近乡公所里讨要一碗水喝。
一进入乡公所大堂,这位老汉说明来意后,双眼就没有从张贴在墙上的毛泽东画像离开。对于乡公所里的干部们来说,这种现象他们早已见怪不怪。对于当时的老百姓们来说,毛泽东就是他们的大救星,是中国共产党让他们翻身做了主人。
然而,当这位老汉喝了一口水后,用手指着毛泽东画像对一旁的干部说:“ 我同毛主席共过事,当年他还在我手下当过兵。 ”乡公所干部一听,直接懵了,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位老汉说得是事实吗?
乡公所的干部认为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将情况上报,很快上级回复了,这位老汉说得没错,毛泽东曾经确实是他的兵。老汉名叫彭友胜,光绪十年(1884年)出生于湖南省衡东县三樟乡粟子港,父母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家人生活很是艰难。
1899年,15岁的彭友胜决定去外面闯荡一番。此时正值清朝崩溃前夕,在列强和腐朽晚清政府联合压迫下,老百姓生不如死,马路上的乞丐有时比行人还要多。在这种时局下,彭友胜在外面闯荡了8年多,换了无数工作,结果还是一事无成。
眼看继续干下去没任何希望,连吃饭也成了问题。兵荒马乱的时代,当兵几乎成为所有穷苦人家孩子的最重要出路,彭友胜一番思考后决定参军。1907年,饥寒交迫的彭友胜投奔湖南新军,成为新军第49标二营的一名普通士兵。
彭友胜在外闯荡多年,善于察言观色,很快就被提拔为“副目”(可理解为副班长)。彭友胜当时没想到,很快他将结识一名士兵,正是这名士兵后来找到了挽救中华民族的道路,并彻底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他的名字叫毛泽东。
1911年10月,以武昌起义为起点的辛亥革命取得了胜利,革命的火焰迅速燃遍全国各地。毛泽东当时18岁,正在湘乡驻省会中学读书。毛泽东深受武昌起义的影响,加上很多同学都参军了,他决定暂时放弃读书,参加湖南的革命新军。
卫兵之所以挡住毛泽东的去路,是因为革命军已经沿着粤汉铁路向长沙城逼近,而且长沙城里已经出现了不少小规模起义,连城门都被起义军占领了。毛泽东决定就在长沙城参军,他满腔热血来到军营门口时,却被告知参军需要找一个可靠担保人给他担保才行。
毛泽东在长沙举目无亲,一看这条规定不合理,他就跟招兵的人争辩起来。毛泽东还告诉招兵的人,自己是尊重革命军,为了参军已经放弃了学业。招兵的人就是不为所动,一再表示这就是上级规定。
毛泽东就把事情原委告诉了,说到激动处,他几乎吼道:“ 我投笔从戎,为了革命而来,难道这也有错?”朱其升被毛泽东一番说辞打动,当即表示自己有办法让他参军。朱其升让毛泽东在军营门口等他,自己则进入军营找到彭友胜,希望彭友胜作为毛泽东的担保人。
彭友胜表示可以,但他作为副目也得按规定办事,这是彭友胜和毛泽东的首次见面。彭友胜详细了解毛泽东的情况,毛泽东告诉他:“我叫毛润之,现在在长沙读中学,因在学校看到武昌革命胜利了,自己不少学生受到鼓舞参军,我于是就来参加你们的军队。”
毛泽东话音刚落,一旁朱其升帮腔道:“彭副目,我看这个人很不错,又有知识,更重要的是他有参军的决心。我们部队里绝大多数人都是大老粗,正缺少有文化的人,我看你就给他担保一下,让他在我们的棚里(即班里)。”
彭友胜考虑到毛泽东刚刚参军,可能不习惯,就将他安排睡在自己的下铺。就这样,毛泽东成为湖南新军第25混成协第50标第1营左队的一名士兵。刚开始,彭友胜以为毛泽东跟其他士兵一样,来参军都是为了混一口饭吃。渐渐地,彭友胜发现毛泽东文化水平很高,能言善辩,熟悉 历史,尤其对时局非常感兴趣。
训练间隙,毛泽东还经常给大家说有趣的 历史,加上对时局有自己的一套说辞,大家对他刮目相看,班容也因此发生了很大变化。士兵们称呼毛泽东为“大学问家”,朱其升后来回忆时说:“我之所以以后会写字、记账以及做生意等,都跟毛润之当年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彭友胜对毛泽东也非常尊敬。前面提到,彭友胜只读了半年私塾,所以他的文化程度不高。一次彭友胜率领革命军获得了战斗的胜利,上级给予他很高褒奖,他逐渐目中无人,可偏偏对毛泽东很尊敬。
毛泽东还给好几个同学写信,认为报纸上提到的“ 社会 主义”只是 社会 改良主义,可只有一位同学回信赞同他的看法。在接受军事训练时,毛泽东因脑子灵活,很快就学会了基本军事技能。1967年,毛泽东在接见外宾时,也提到了这件事:“ 辛亥革命的时候我背过几天枪,什么立正、稍息、枪法还可以。 ”
毛泽东这次当兵之旅仅仅持续了半年时间。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宣布清帝退位,清朝灭亡。不久,南北议和,袁世凯当选临时大总统。毛泽东误认为革命已经结束,自己再参军也没有任何意义了,于是决定重新读书。
但是,这当兵不是说走就可以走的。1912年3月的一天,毛泽东跟彭友胜悄悄说:“彭副目,现在战争已经结束了,我想离开军队,继续回校读书。”半年的相处,彭友胜跟毛泽东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对毛泽东也非常了解,便说了这样一段话:
“ 润之,我知道你胸怀大志,呆在这里时间久了会埋没你的才华。你就远走高飞吧,我不会为难你的,我祝你前途似锦。 ”
毛泽东离开后,彭友胜继续军旅生涯。两人再次相见,已经是1926年了,毛泽东此时已经成为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他利用这一职务进行了大量的反帝反军阀的宣传工作。彭友胜所在的那支部队后来转战到广州,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他则被任命为少尉排长。
1926年国民革命军北伐前夕,彭友胜部队集结备战。就在此时,彭友胜从一张报纸上看到了一则告示,《毛润之来穗讲学》。彭友胜内心一惊,“毛润之?这是当年我手下的那个兵吗?会不会是重名?”
带着巨大的疑惑,彭友胜来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为了不打扰毛泽东讲课,彭友胜提前打听到毛泽东住处。当彭友胜来时,毛泽东正在埋头写讲义,看到当年的好友来了,毛泽东万分激动:“盖三兄(彭友胜别名)!”
彭友胜委婉拒绝了,他说:“ 我是一个大老粗,这些年一直在当兵。润之你的那些工作我干不了,不过我坚信你一定能取得成功,我还是当兵比较好! ”彭友胜说得都是真心话,毛泽东也就没强人所难了。
两人分别后,彭友胜不久便参加了北伐,因战功被提拔为副连长。多年的军旅生涯,获得了一个副连长头衔,虽不能大富大贵,可一家人生活完全没有问题。在很多人看来,彭友胜继续在军队里呆下去后,军衔还会晋升。
彭友胜却做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决定:离开军队,回老家。彭友胜这样做只有一个原因,他不愿参加内战,他不理解为何蒋介石打日本人不积极,反而要把枪口对着中国人。战友们都替他惋惜,彭友胜也为这个决定付出了不小代价。
离开军队后,没有一技之长的彭友胜先是来到县里粮站当仓库保管员,后于1940年回到家乡务农。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彭友胜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真正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新中国成立后,彭友胜也听说过国家主席是毛泽东,可他实在不敢想象当年自己床铺下那个士兵成为了国家主席。
彭友胜特意去县里购买了上好的信纸和笔墨,到家后请来当地文化程度最高的夏金声老先生代笔写信。夏金声不愧为文化人,他以非常客气的口吻写了这封信,把彭友胜的请求穿插其中。
彭友胜不为所动,他坚信毛主席不是这样的人。果不其然,清明节过后,彭友胜收到回信,牛皮纸上信封上写着:潭县王十万对河柴山冲转彭友胜先生收。接到这封信,彭友胜的眼泪止不住流下来。
毛泽东在信中意思很明确,如果彭友胜生活还可以,就不要去长沙求助政府。彭友胜思虑再三,认为自己家庭实在太困难了,于是带着将毛泽东的信去了长沙。说明来意后,程星龄热情招待了他,当他看了毛泽东的信后,考虑彭友胜已经67岁了,无法在政府在安排工作。
程星龄跟相关人员商议,决定让他继续回乡务农,但享受着国家退休机关工作人员的待遇,每月有30元的生活补助。对于这个安排,彭友胜非常激动。彭友胜在长沙呆了一个多月,程星龄妥善安排了他的生活,几乎去了所有景点,也得知了很多关于毛泽东的事迹。
毛泽东也劝说过彭友胜寄一两次就可以了,可每年清明节期间总有新茶寄到中南海。60年代初,著名作家叶蔚林来到湖南采风,当他得知彭友胜老人每年都要给毛泽东寄茶,还曾是毛泽东的上级,他非常感动。
叶蔚林以彭友胜的事迹为背景,创作了著名的歌曲《挑担茶叶上北京》。这首歌谱完曲后,总政歌舞团专门来到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等人演出,毛泽东听后长时间鼓掌。1969年11月23日,彭友胜在外出时不慎落水去世,享年85岁。
对于彭友胜来时,他的一生绝大多数都是在平淡中度过,可他是毛泽东老上级这一身份将永远被后人所铭记。
1931年,陶毅突染疾病在长沙去世,作为江南的一代才女,她的仰慕者有很多,其中就包括编辑吕碧城。为了祭奠并感怀这位进步女青年,吕碧城在文章中刊登了当年自己采访陶毅的往事,当问及陶毅为何坚持不婚,陶毅回答到,“ 润之的风采我永远不能忘记 ”。
1896,陶毅出生于一个富商之家,她的父亲是清末长沙商会的会长,作为家里的掌上明珠,陶毅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文化教育,因此身为名门闺秀的她不仅温柔漂亮,而且知书达理。20世纪初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新文化、新思想的民主运动浪潮中,陶毅接触到了西方的先进思想,在进行了充分的学习后,她的认知发生了转变,开始有了民主救国的抱负,蜕变成为了一名进步女青年。
17岁那年的陶毅风华正茂,而也就是在这一年,毛泽东正式走出了韶山,出现在了新民主文化的浪潮中。作为进步女青年,陶毅进入了新文化运动领袖“ 朱剑凡”先生创办的周南女子中学,在校期间,陶毅结识到了两个志同道合的挚友,向警予和蔡畅,她们三人虽然是女子,但是在思想上丝毫不弱与男子,一心以民主运动、救国救民为己任,时人称她们三人为周南三杰。
陶毅的挚友蔡畅是革命先烈蔡和森的妹妹,当时的蔡和森和毛泽东一同师从学者杨昌济,一起在长沙创办了新民学会。经过蔡畅的介绍,陶毅正式加入了新民学会,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加入新民学会的陶毅在离开学校后,走到了新文化运动的前沿,革命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在学会期间,陶毅正式认识了学会里面的一号人物毛润之,看着这个英姿勃发、年轻有为的进步青年,陶毅对他仰慕不已,不久便成为了润之的头号粉丝。后来的新文化活动中,陶毅主动靠近并多次求教于毛泽东,不仅学习到了更多的先进思想,而且从心底里面爱上了自己的偶像。
毛泽东和陶毅都是湖南湘潭人,二人都有民主救国的抱负,因为志同道合,他们很快便走到了一起,但是不久便遇到了阻碍。 陶毅出身于名门大族,她的父亲和兄长都是比较封建古板之人,看到陶毅和一个穷小子谈恋爱,这如何能忍,毕竟门当户对在封建王朝便是法则。 因此由于外部因素,毛泽东和陶毅二人的恋情便没有继续发展下去,然而他们却成为了无话不谈的知己,或许这时候陶毅已经准备好了与爱人私奔的计划。
1918年,受到杨昌济的邀请,毛泽东前往北京,担任北大图书馆的管理员,并接触到了蔡元培、李大钊等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在此期间,毛泽东的思想和认知得到了升华,并萌生了武装革命、拯救中国的想法,而这也得到了杨开慧的认可和支持。 在北平期间,毛泽东经常和远在湖南的陶毅通信,并告知了自己的革命理念,然而陶毅却不能理解润之,她极力反对暴力,认为应该走比较温和的教育变革道路,也就是这时候,毛、陶二人因为政见不合,关系出现了裂痕。
看到毛泽东还在和陶毅通信,杨开慧的嫂子李一纯觉得必须将话挑明白了说,于是她直接质问毛泽东,你到底喜欢开慧还是斯咏( 陶毅的字 )。毛泽东思索片刻,认为杨开慧才是他的革命伴侣,而出身贵族的陶毅不会有革命斗争的勇气和吃苦的精神,于是便和陶毅正式的分手了。
1920年,杨昌济去世,毛泽东和杨开慧一起回到了湖南,并在长沙花了6块大洋举办了一场简约的婚礼,自此这一对革命伴侣正式活跃在了革命战线的前沿。看着毛泽东找到了自己的真爱,陶毅送上了真心的祝福,并在很多方面给予了他们二人帮助。 毛泽东创办文化书社,陶毅是最大的出资人;毛泽东带领革命政府倡议修正湖南宪法,陶毅是主要附议人,可以说这个女人一直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她的偶像。
毛泽东也很感谢陶毅,曾在一大会议结束后专程去了南京,探望陶毅。1922年,毛主席还写了一首 《贺新郎·别友》送给陶毅,也正因为这首诗词,杨开慧还误会了毛主席,幸好主席夫妇都是明大理之人,两人不久便消除了误会。1930年,杨开慧被捕入狱,她的儿子毛岸英等人也曾在长沙受到陶毅的庇护。
1930年,报社编辑吕碧城采访了陶毅,并询问了她和毛主席曾经的关系。后来陶毅因病去世,吕碧城写了一篇文章怀念陶毅,其中他提起曾与陶斯咏有过一次长谈,自己问陶斯咏为何拒绝彭璜的追求?陶斯咏则是这样回答的: “曾 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当时润之在新民学会的活动中英姿焕发的风采和办事细心果断的气质让我难以忘却。"
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先辈们为了自己的革命事业,放下了无数的儿女情长。然而也有许多如陶毅这样的痴情女子,在背后默默地支持着革命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