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peixunla.com)本篇是关于看了韩国“地狱级”的残酷高考 中国学生应该庆幸生在中国的内容,由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小编针对看了韩国“地狱级”的残酷高考 中国学生应该庆幸生在中国做了一定解读,一起来看了解一下。
韩国学生中流行着“四当五落”的说法:一天睡四个小时的考生会当选(考取理想学校),睡五个小时的则可能落榜。
每一个中国学生,都忘不了曾经被高考所支配的恐怖。那种做不完数学试卷的崩溃感,甚至能一直持续到毕业数年,午夜梦回,惊出一身冷汗。
然而,当你疑心只有中国学生的命运如此坎坷吗?与我们隔海相望的韩国,那里的年轻人同样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桎梏。
甚至韩国高考早已不是单个学生的较量,而是家庭、阶层与社会之间的战争。
凌晨两点,韩国。
大多数人已沉沉睡去,网络上的直播世界却热闹如白昼,聊天、唱歌、吃东西……在满屏的喧嚣中,还存在着一个安静而特别的群体:直播学习的韩国考生。
蹲守直播的,同样也是考生,允艺媛(音译)就是其中之一。每次写作业前,她会先打开手机里的直播,“只有亲眼看到别人的努力才能刺激到自己。”
16岁的韩国少女艺媛,生活中没有漫画书、Kpop或Naver八卦,只有学习、学习、学习。她每天在书桌前端坐十几个小时,一刻不停地抄写教科书,抄到闭上眼睛也能写下来为止。
艺媛是一名初三学生,正在为中考备战。出生于韩国益山一个普通家庭的她,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一年学费1000万韩元(约6万人民币)的首尔私立高中。
艺媛的梦想是考上医科大学,成为一名医生。为此,她必须在16岁这年考上医科大学通过率最高的一等私立高中。
尽管艺媛的成绩已是全校第一,她依然没有把握。在韩国,来自小地方的学生天然输在了起跑线上,“同学们都知道,房价越高的地方,越容易考上名校。”
相比那些教育资源好、眼界也开阔的首尔学生,艺媛形容自己是一只井底之蛙,她只能不分昼夜、不知疲倦地往前冲,才不至于被甩得太远。
“同样的地方,有人坐KTX30分钟就能到,我却要花上3个小时。虽然也能去,但特别麻烦。”
在这场起点不同的比赛中,唯一公平的,只有时间。
艺媛把每天的学习计划排得满满当当,吃饭、上厕所都有限制,安排给睡眠的时间更是不足三小时。为了保持清醒,她瞒着父母在抽屉里藏了许多咖啡,每天都要喝上好几罐。
在艺媛的幻想中,她一旦躺下,就会有无数同龄人从她身上跨过去,超越她。
艺媛最终考上了心仪的高中,然而还没来得及庆祝,她又迎来了新的难题——
尽管整个假期都不敢懈怠,每天八点起床上补习班,艺媛还是不得不面对人生中第一张惨淡的成绩单—— 曾经全校第一的她,在新年级的359人中,排名313。
差距一旦拉开,无论再怎么努力,都难以追上。
一个韩国考生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
08:00 上学
16:00 下课,自习
21:00 放学,到补习院上课,或读书室学习
23:00 到了韩国规定的补习宵禁时间,回家
许多考生还会在回家后持续学习到凌晨。
据统计,韩国高中生平均每天要花16小时在学习及其相关活动上。这意味着,他们根本没有精力做其他事情。就像一只困在巨大转轮里的仓鼠,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即使精疲力竭也不敢停下。
“只要醒着,学习就是最重要的事。”想要攀登高山,仅仅依赖学校里的资源是不够的,约四分之三的韩国学生会在放学后转身步入补习院。
相比连上课打瞌睡都不管的高中老师,补习院的老师要负责得多。“学生一到补习班,家长就会收到短信通知,结束后又会收到另一条短信,告知学生当天的学习情况。每个月,老师还会给家长打两到三次电话。”
早在2011年,韩国父母们花出去的补习费就高达180亿美元。
经济再拮据的父母,都会砸锅卖铁为孩子筹钱。实在上不起的,还有差一点的选项,就是购买补习院推出的线上课程。可还有一些同样能左右高考成绩的“软指标”,价格要昂贵得多。
这便是上世纪90年代引入的“高中综合生活记录本”,里头详细记录了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表现,包括课程分数、出勤状况、课外阅读、获奖经历、社会实践等内容,并按照九个等级标出成绩。
这本薄薄的小本子,是韩国大学面试时最重要的评价参考,无论学生还是家长都为此绞尽脑汁。
政府实施这一制度的初衷,是减轻应试教育的负担,推行素质教育。然而一切不以试卷分数为标准的考核,都能被金钱左右。
家长丁某决定为参加校内竞赛的女儿聘请家庭教师,“孩子一个人是不可能得奖的,必须找个老师一起比赛。”
在韩国,特目高、自律高中的私立高中、以及江南三区(瑞草区、江南区、松坡区)的普通高中,被统称为“金汤匙高中”。
只要进了“金汤匙高中”,即使学生不上心,老师们也会主动安排丰富的课外活动,帮助学生一项项填满生活记录本,到了高三再反复修改润色。
相比之下,“泥汤匙高中”的课外活动,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逊色不少。
然而,还有一样东西,有钱也买不到,被上流社会牢牢抓在手里—— “情报”。
对韩国学生来说,考大学,不仅仅是在高考那天奔赴考场那么简单。参加哪种招生、去哪些学校面试、准备哪些材料……都是需要细细斟酌的。好比手握着一副卡牌,牌面的大小固然重要,但如何出牌才是关键。
在这样一场信息不对称的牌局里,始终占据有利位置的,是一个著名群体—— “江南妈妈”。居住在首尔江南区大峙洞的一位母亲,与其他家长组成了特别的“高考小分队”。
妈妈们在小圈子内交换招生信息,分享值得信赖的私教老师。如果哪位妈妈把信息泄露出去,将会被毫不留情地驱逐出群。
群内地位最高的,是一位成功将孩子送进首尔大学的前辈母亲。在韩国,高考已不是学生之间的竞争,而是家庭、阶层之间的竞争。像“江南妈妈”这样的特权阶层,正在通过“教育垄断”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自己及家庭的利益。
事实上,寒门已难出贵子,贵子都出自江南。
让每个韩国考生闻风丧胆的高考,全称“大学修学能力考试”,简称“修能”,于每年11月的第三周举行。
高考当天,全民戒备。股市顺延一小时,政府推迟一小时上班;考场附近实行交通管制;出租车将免费接送考生;警察也守在各大路口,确保全国60万考生能准时赶赴考场。
这些不输中国的夸张架势,全都指向了同一个残酷的现实——在韩国,一考能定终身。
这场关乎人生的考试,从早上八点持续到下午五点,一天之内考完五科。考生们带着便当奔赴考场,展开长达九小时的奋战。
完成这些题目并非易事,英文试卷常常被抱怨阅读量过大,数学部分也会涉及微积分、矩阵等中国学生在大学才会接触的知识点。
另外,探究科目也是一大难关。这类科目就像是知识大杂糅,可能一道题目就涉及常识、科学、社会、哲学、文化等知识。
题目上的每个字你都能看懂,但组合在一起就懵圈了,仿佛在猜谜语。
毕业于首尔大学法学院的金星玲(暂译)曾经以为,只要考上了名牌大学,从此就能高枕无忧。然而面对同侪的压力、就业的艰辛、职业规划的迷茫……她20多年来深信不疑的价值观开始崩塌。
首尔大学的毕业生尚且如此,非名校毕业生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据统计,2017年韩国年轻人(15岁至29岁间)的失业率高达11.2%,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拥有大学学历。自2006年起,韩国应届生的工资数额便再无增长。
处于中间值的年轻人倾向于寻找办公类、生产类等中等水平的工作,然而由于信息化革命,这类工作岗位正在迅速减少。
面对严峻的就业环境,“铁饭碗”成为了年轻人眼中最理想的职业选择。在2016年韩国九级公务员招聘中,超22万人竞争4120个名额,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而中小企业,是万万不能去的。不但不稳定,非正式的岗位难以转正,就算转正了,工资也涨不了。
大批年轻人宁愿失业,也不愿将简历投至中小企业。
正在书桌前满头苦读的考生们并不知道,只有在试卷里,才存在着所谓的正确答案。当然,“地狱一般”的社会生活还过于遥远。他们眼中,目前只有“顺利考上大学”这一个烦恼。
高考就像一堵高墙,每个学生都拼尽全力翻过它,却对墙后的风景毫无准备。
日本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村修二曾经在某记者会上,批评了日本的专利制度和整个东亚教育体系,认为日本大学入学考试制度非常糟糕,中国和韩国也都如此。
所有高中生的教育目标都是为了考入著名大学,这简直是就是在浪费时间,年轻人应该学习不同的事情。
中村修二认为东亚教育体制长期以来是利多于弊的,在工业化时期可以为新建立的工业短期内造就大量可堪一用的工人和初级工程师,所以东亚各国在二十世纪的飞速发展,这种教育体制有很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技术和经济的演变,这种体制就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在随着时代发展到现在,这种教育制度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东亚教育体制曾经培养出来的大量标准化人才,将会在新时代里变得越来越没有价值。
为了摆脱这种体制,很多东亚家庭把孩子送去欧美留学,可是除非他们的孩子留在国外,如果回国就业,海归们还是要以他们毕业于哪所学校作为求职的砝码,这就陷入了比较学校名气的漩涡中。
东亚教育体制一方面养活了庞大的低效率又思想陈旧的各类公私教育机构,另一方面通过对学历的看重,占据社会中高层的,多半都是最适应这个体制的。而这个阶层又通过在应试教育上的 更多支出,保证自己的下一代在这个考试体系中脱颖而出,从而把自己在社会地位上的优势又传给下一代。
这个急需改革的体制,就这样在各个社会集团的共谋下愈发僵化了。要成为好学生,不是应该像体力劳动者一样忠实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是像只是工作者一样,具有效率性,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好学生一定要做到:自我决定学习的侧重,衡量自己知识的掌握度,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
但悲剧的是,东亚教育体制的工业时代基因,是在用训练体力劳动者的方法,来培养未来的学者和企业家,这就不免有些南辕北辙了。
上述是peixunla.com小编通过网络搜集整理关于看了韩国“地狱级”的残酷高考 中国学生应该庆幸生在中国的全部内容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