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行为作为自闭症诊断除社交之外的另一个核心指标,很多家长对此绝望而害怕,在孩子出现了一些沉迷或者我们视之为奇怪的行为的反复重复,家长如坠冰窟,崩溃而愤怒的指责和制止孩子。在我看来,其实这是我们因为不理解孩子内心的一种无知的伤害行为。
很多时候是之前家长的陪伴时间有限,对于孩子的关注不够,在出现了诊断结果后,陪伴和观察多了之后,发现的问题行为越来越多,因为之前我们认为没问题的行为,都在互联网上被纳入种种问题和刻板之行列。
自闭症训练误区一:认为刻板行为就是自闭症的象征,会一直持续
很多家长认为刻板行为是和自闭症划等号的,认为讲这些刻板行为会一直持续到孩子长大。我很理解家长在被诊断之后,在互联网上查阅了很多资料之后,本来至少还算心存希望
但是发现孩子的各种刻板行为,出现之后,发现与网络上面熟的如出一辙,立刻陷入恐惧和巨大焦虑之中,对于孩子这些行为视之如洪水猛兽,就立刻要去制止和呵斥,殊不知这恰恰是家长通过暴力方式制止孩子,暂时性停止,但是会导致更大新问题出现的较主要原因。
在此我们先要来理解刻板行为什么,对于这件事,因为各种网络上涉及各种刻板行为,诺诺当时基本上占全了,我这边进行一些常见情况的列举。
自己长时间转圈(在早教围一圈做好时,他能自己转五分钟)
喜欢看旋转的物体,如电风扇,洗衣机,空调外机,风车,玩各种车子也是玩轮子。
垫脚走路。看着墙角来回往返跑。
看手,双手在面前来回挥舞。
把玩具摆成一排。
斜眼看东西,看光线。
在斜坡上来回往返跑。
经常性捂耳朵。
看各种灯光,led,太阳,直视甚至都不眨眼的。
抗拒各种身体基础,会很僵硬,甚至发抖
害怕各种高频震动的声音。
上车就盯着外面的栏杆和树。
喜欢跳,秋千,滑梯,但是较初只会单脚跳
长时间玩和按各种声光玩具
长时间拿着某个物品。
痴迷电梯,反复坐,能玩上一个小时也不愿意走。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