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考研尘埃落定,2023年是否还是考研大年?六点揭露考研真相
一:全科考生,如果有选择,较好不要去考教育学和心理学
大学本科专业学的是这个,需要再深造的学生可以考虑。如果是跨专业的学生较好慎重,目前为止,这两个专业几乎是跨专业性价比较低的专业。
录取分数高,报考的人数多,内卷严重。就业的时候优势也不明显,岗位有限。即使学生毕业之后想要读博,教育学类的专业,也几乎是较难的。
第二:如果只想上岸,尽量避开师范类大学
师范类大学就业范围明确,加上双减之后培训班和私立院校老师的富裕,导致师范类学生有些过剩,卷得很严重。
报考师范类专业院校的分数,有可能会超过了学校本身的能力。毕业之后的出路也得不到很好的增加,因此同学们需要慎重。
第三:数学只要还能学一点,就尽量选择有数学的专业
很多专业之所以卷的严重,和报考的人多有较直接的关系。同学们以为是很好考的专业,之后踊跃报名,结果到较后发现因为人太多,成了较难考的。
所以同学们如果还能学一学数学,就较好报考相关的院校。数学虽然很难,但作为门槛自然地排除了部分的考生。目前大多数文科类专业的分数,已经有点离谱了。
第四:除了医学,有条件就考学硕
专硕和学硕之间,在教学生有本质的区别。在学生眼里,学硕的难度会高一些,并且招生人数也不多,所以本能地觉得学硕比专硕要难。
但其实现在学硕的难度已经没有专硕高了,很适合未来想考公的同学。医学生因为特殊的需求,报考专硕是无可厚非的。
第五:以往的考研有大小年之分,但未来的数年只有大年和更大的年
考研的学生这些年逐年增加,但笔者认为考研人数不会像现在这样无底线增长,五年内应该就会迎来拐点。
第六:未来参加统考的全科名额会进一步减少,尤其是学校
专硕的全科可能会向推免倾斜,笔者还是那个观点,考研本身也是一种风流,所以笔者也一直认为,考研的价值是因人而异的,并不是所有人都要去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