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辅导资料

武汉中考考前30天!给家长和孩子的几点建议

发布时间: 2022-08-29 20:09:01

你应该这样做

1、中考最后30天,用有限时间把学习效率最大化,一分钟学一分钟,不要30秒是看书,另30秒是发呆。

这就是一些拼命学的同学学不好,一些喜欢玩的同学反而学得好的原因。在有限时间里追求学习效率最大化。

2、加强你的接受能力和专注程度,中考最后40天是攻坚战,拼的不只是学习知识。

3、如果感觉很多知识“跟不上”,回过头把初二知识理一理。同时在这里告诫初二学生,初二基本是分水岭,一定要重视初二知识的学习。

4、中考马上就到了,在学校里一些学生会说“对数学这门科目没兴趣……怎么办”,我只想说还有40天就中考了,你却说你对数学没兴趣?所以要摆正学习态度,没兴趣不是理由。

5、如果文科的秘籍是多听、多背、多读,那么数学就是要多练、多整理错题。练就不要说,为什么整理错题这么重要?因为初中数学题目你是做不完的,一年中考完,可以产生多少题啊?!所以关注题型、关注你不会的,把错的做对,那么你的数学成绩就没有问题。

6、如果你平常只能考一般分数,那么你掌握的基础知识还可以,但是考试不仅考基础题,还考综合题、压轴题。所以最后一定要加强综合训练,尤其是要给自己营造出一种紧张的考试氛围,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综合训练。

7、中考最后40天要克服粗心,培养坚持到底的毅力。最后关键的时刻,谁坚持到最后了,谁就是赢家,而且考完以后回首过来,你会觉得幸亏自己懂得及时。

8、最后这段时间学习计划更重要,每天列出需要完成的任务,不要只会“刷题”,这样学习效率会快两倍,你也会在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中更加喜欢学习。

9、要明白到底什么是“会”和“不会”。

很多同学拿到试卷后看到错题第一反应就是“我粗心”。如果问“1加1等于几?”,最差的初三学生都知道等于2。

为什么你会1加1等于2,而且不会算错,难道因为不粗心?错!因为你对这个知识点的熟练度。所以要明白“懂”不代表会,要把你的熟练程度和对知识点的认识再提高一个境界。

题目只有会做和不会做两种,分数拿不到就是不会。粗心只是你做得还不够,熟练程度还没达到!

10、中考实际上是对你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抗压能力、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的考查,所以一定要注意综合发展,别只会傻傻“刷题”。

11、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即使明天中考,也别忘了学习计划的实施。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计划?更要好好反思,可以跟老师好好讨论,给自己制订一个科学的复习计划!

12、不久后你会参加中考,以后你还会面对高考,社会上也有各种考试等着你,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先要武装好自己,包括坚韧不拔的意志、不怕输的勇气、勇往直前的冲劲等等,具备了这些精神品质,你将一往无前。

关于各科的具体问题

语文

语文最容易得分的是理解性默写的题,十五分的题只要背下来记下来写对字不成问题。

选择题靠积累,中考前每天早自习抽出来十分钟看一下易错字,易错读音,病句修改,文化常识,三十天足够你对这些知识了然于胸,考场上信手拈来。

古诗词,以山西中考为例,一般情况下考一个选择题,一个分析题。山西中考古诗词都是课内的,所以你对这些不会陌生,但是分析题不仅需要你有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还需要你把平常上课的语文笔记都背得滚瓜烂熟。这个需要时间,但是如果你仍然不太熟悉的话,同理,每天复习两篇古诗词的笔记,足够了。

现代文阅读和语文作文,在这里自不必说,因为一个多月时间不仅不能提高你的作文和阅读能力还会适得其反。

数学

建议各位在这40天里,准备六十道二次函数压轴题和六十道几何证明的大题。每天分析一道,做一道。

那些一遍做对的,分析一下是哪种类型,做几道同类型的,如果都能成功的pa ss掉了,恭喜你,这个类型暂时没问题了!

如果没做对,找一张A4纸,首行写题目,下面一步一步写过程。一道题用一张纸,不够可以改用八开纸。每一步都写出来,每个细节都不要放过。每一步过程旁边用红笔写出这一步的知识点,不懂得标注一下。

这样做的目的是,你可以把自己的思维理顺了,要知道中考不比平常的考试,你思路清晰过程条理就会给你过程分。

总结出你所有不会的题里面涉及到的卡住你的知识点,之后,多看看这些知识点。

物理化学

中考的时候,物理化学两门是并在一起考的,所以这两门一起说。

初中物理中,力学偏难,电学是相当简单的。压轴题一般是计算电器的功率和热效率之类的题,较难的选择题涉及到的四个选项也大都是计算题。

实验部分可能会有电路连接,计算题中是串并联的分析计算,和力学现象的分析计算。

压轴题的电热计算。这类题目需要熟练的掌握计算的公式和单位的换算。离中考还有四十多天,如果这类题目不熟练,可以在课余时间多背一背记一记这类公式。公式的背记在这里不赘述。

政治

因为是开卷考试,需要你对书本绝对绝对的熟悉,提到一个知识点你就应该清楚它在哪一本的哪一个单元。这样可以避免你有找不到答案的情况会浪费很多很多时间。

而且时间剩的越少你就会越紧张,越紧张就越找不到,一定要熟悉熟悉知识点!!!最重要的一个建议就是,审题!

读题目非常重要,千万不要想当然,不要猜答案。如果可以你用笔把问题划出来,这样可以避免你出现答错知识点的情况。

答案一定要分点答。用小序号标清楚,千万不要写一段话放在那里,老师只会在你的答案里找知识点,找不到的话不会给分的,所以思路条理一定要清晰!

最后,祝愿要中考的各位马到成功~

中考前家长不要做这6件事

1.不要把焦虑写在脸上

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经过了初三将近一年的陪伴,应该学会了“少唠叨”“找契机”“多鼓励”等陪伴的良策。

但是,进入五月份,心理肯定发生变化了。或许你能继续秉持良策,但不一定把焦虑写不到脸上。

最近有些孩子说,父母虽然看似表现得很淡定,但脸上时时刻刻挂满了焦虑。说话的语速加快了,笑容里塞满了无奈,行动中夹杂着紧迫。这一切有时比唠叨更压抑、更可怕。

因此,建议家长有意识地分散自己的注意力,不要走火入魔,心里只装着孩子的中考。比如,阅读书籍,听听评书,打打毛衣,甚至干一些不影响孩子学习的有意义的事情。

2.不要有意识地改变饮食习惯

让孩子在冲刺阶段吃好,应该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这无可厚非。但如果随着中考的临近,有意识地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不一定是件值得提倡的事情。

这不仅会让孩子觉得家长把压力融入了饮食之中,更为重要的是短时间内改变饮食习惯会影响孩子的生理状况。

对相当一部分孩子来说,越是压力大,食欲越是下降。在此状况之下,建议家长听从孩子的想法,尽量做一些孩子喜欢吃的饭菜,哪怕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讲能量摄入极少也未尝不可。

3.不可插手孩子的备考计划和策略

常有家长对我说,孩子根本不做他们买来的复习资料。

常有学生对我说,父母备考方式严重干扰了自己的计划和策略。

从学校和老师的角度来说,学校有学校的备考策略,老师有老师的备考计划。学生应该是在学校和老师的备考计划与策略的引导下有效地备考的,一轮、二轮、三轮等都是讲究科学性的。根本不是家长所想象的毫无章法、边走边看的复习方式。

因此,作为家长不要盲目地相信江湖上的专家所推荐的复习资料,更不要急于将其购买并强制性地要求自己的孩子加练和强化。若是如此,只能搅乱计划,无事生非。

4.不可当着孩子的面贬低老师

几乎每届学生中都有这样一些家长,随着孩子一次次模考成绩的不稳定甚至下滑,将原因归咎于老师。归咎也罢,关键是当着孩子的面贬低老师,或者随同孩子一起谩骂老师。

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一个孩子成绩的提升和下滑有多方面的因素。如果仅仅将其归结于老师,未免有失偏颇。一所学校,初三的升学率基本上是其生命线,它不会把不求上进教学有问题的教师安排在初三。所以,应该多从孩子自身的角度找问题。

再说,情绪是会积聚而膨胀甚至漫延的,尤其是怨愤的情绪,其膨胀得更为迅速——它绝对不会因为发泄而消失了。

5.不要任凭孩子把放纵当作放松

一进入五月六月,有些辛苦了好长时间的孩子挺不住了。于是,他们就开始找借口来让自己轻松一下。这一点乍一看,似乎合情合理。其实,本质上来讲是不可取的。

在此过程中,最担心的是我们有些家长依随孩子所谓的“调整状态”“科学备考”的理由,竟然任凭孩子尽情地去放松。殊不知,这绝不是科学的放松和调整,而是人为的放纵。

在初三的备考中,一环扣一环,越是临近中考越应该有一种紧迫感。这样才能把自己的潜能激发出来。在关键的时间点上,突然让本来绷紧的那根弦松弛下来,不仅会影响备考中的注意力,更为可怕的是有可能使备考的精神垮塌。

所以,考前一个月,家长不要相信什么乱七八糟的调整攻略,更不能让孩子肆意地去放纵自己。作为家长,一些原则性上的要求千万不能让孩子任意破坏甚至践踏。

6.不可随意改变生活习惯和环境

临近中考,越是正常的生活习惯,越能营造正常而温馨和谐的备考家庭氛围。

原来家庭中有什么样的良好习惯,千万不要因为临近中考而杜绝和取消。比如,收看“新闻联播”,晚饭后散步等等。努力让孩子觉得在家里复习有一种安全感和信任感。

临近中考,不要轻易地改变生活的环境。有些家长想,为了节省时间,在学校附近租一套房子。你可能没有想到,等孩子完全适应了新的居住环境,中考早就已经结束了。

中考前的这一个月,家庭的氛围很重要,要改变某一方面,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切不可鲁莽行事。

我是小编,更多升学热点、学习资讯,每天第一时间分享,记得关注哦~


温馨提示:
本文【武汉中考考前30天!给家长和孩子的几点建议】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