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国有1071万考生报名参加高考,所有考生集体延考一个月。2019高考录取工作结束后,多个省份公布了各批次录取数据。2019年高考考生人数为1031万(不含高职后续扩招人数),按照2018年全国高考总体录取率81.13%计算(教育部公开数据),2020年共有1071万考生参加高考(比2019年多出40万),那么43%-44%的平均“本科录取率”,意味着今年还会有超过600万高考考生无缘本科!
受疫情影响,目前仍有不少同学还没正式返校学习,只能在家上网课。这个长假,必然会出现许多黑马,也会有很多坠落的星星。你会是横空出世的黑马,还是中途坠落的星星呢?有一点大家一定要重视,那就是:千万不要“假学习”!
知乎上,有个话题叫做“没有上大学你后悔了吗”。
对此,很少有人表示不后悔:不管现在人生状态如何,没有读大学就是一种遗憾。
@小也匆匆学
身边曾经用心读书的同学,大都自主创业当老板了,也有人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出谋划策,运筹帷幄;那些没认真读书的同学,正如我一样起早贪黑送着货,好多如今顶着烈日汗流浃背搬着砖,月薪却少得可怜,省吃俭用入不敷出。事实证明:世上永远没有后悔药,失败的人都是因为曾经的不用心不努力,时间永远只会偏爱有准备的人。小圈很认同。
@宇宙无敌大蛋哥学
99年人,今年21,从小到大成绩都吊车尾,属于十多年来坐在后排靠墙位置的学生,终于在高三顶不住压力辍学。当时觉得无所谓(大概有点受到所谓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吧)便南下打工。某五百强最最底层员工,做着是个人就能干的工作,身边有十来岁初中就辍学出来打拼的年轻人,有四十岁了上有老下有小踏踏实实每天赚加班费的中年夫妻,也有而立之年仍未成家立业的单身油腻中年男。开始没有什么感觉,但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觉得这样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终于前不久和母亲说了我的想法后,给我联系了一所不错的中学复读。希望一切顺利。
@捉咸学
就刚刚,因为高中没好好读书,考不上好大学,现在轮落到来厨房打工,员工宿舍的人,素质差,不讲道理,因为一点小事和我吵起来,跟他讲道理,他反而用脏话来回应,还和别人来耻笑我。真后悔当时没好好读书,不然现在不用和一群素质低下的垃圾人在一起!
@匿名学
由于迷恋网络游戏,当年也是分数不理想,选择了职校,随随便便的选择了个专业,那两年职中生活真的让我感觉到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道理,身边同学大致都是玩手机,睡觉,上课打游戏,下课聊游戏,回到宿舍也是离不开游戏。
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度过了两年,可能也从来没抱着在职校能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吧,普遍以基础为主,不知不觉融入了这么一个氛围,上课睡觉,打游戏,玩手机,大概从即将面临中专毕业的前几个月吧,意识到迷茫的社会生活正向我招手,渐渐的对于网络游戏也没了兴趣,整天在想“出去能做什么,能帮企业带来什么,企业为什么要请你。”当然想再多也是无济于事的,便不再想此类问题,慢慢的走出校门,面试过的岗位更是数不胜数(ps:因为没有学历,没有技术,也没有人际关系,常常被人拒之门外),做过销售,做过淘宝,做过普工、做过金融,到目前的网站优化。
至今还是过着很苦逼的生活,在广州拿着5k的工资勉强生存着。
@tian学
我16岁了,高一开学两个月后自己退学了。现在很后悔很后悔,想回去上,很想很想。
能明白想上学但是没学校收是什么感觉吗?大概就是恨不得扇死以前的自己,有时候想的时候我真的动手扇过自己,没有用,现在想死的心都有了。不够谨慎做出的决定导致我毁了自己,真的没有想过会有这一天,很想死,没勇气,我爸妈没文化,整天传播负能量,一到家就是钱怎么少,我哥哥有多不听话,至于我重新上学,按他们的话就是当初怎么说你都不听,现在不能上就不上呗。我已经在家半年了,半年来打过工,很无奈真的是那种无力感,如果可以我愿意跪下来求人,我知道这不是上不上的问题,当你的能力被定格在只能给别人打工看别人的脸色的时候,这是多么可悲的事。如果你能上的话一定要尽最大力去学习好吗,为了以后能更好的生活真的别像我一样。
@我是一只小萌刀学
那时班里人心浮躁,许多人都在说辍学成富翁的都市传说。老师什么也没说,放了一部电影《青春派》。电影中这一幕我至今难忘,一个三无人员你再不好好学习,不找个好工作,你就完了啊。
这部电影放完,突然教室里静了下来,因为该出国的已经定了,艺考的十拿九稳,我们这些三无人员还在幻想那些都市传说,实在是可笑。
你以为会有逆袭的故事吗?其实没有,最后大多数人考了个普通的大学,仅此而已。有些人觉得上进是好品质,其实有时候上进不过就是普通的,被迫的,仅此而已。
想一想自己是否是三无人员,再想一想都市传说的主角是否可能是自己。
@王铮铮学
我不能说后悔没好好读书吧,只有无可奈何,留下人生中的一大遗憾。以至于现在辍学七八年了,有时候还做梦,做梦竟然有机会读书,然后醒了以后还在开心的笑。然后起床,苦逼地工作。
对于少年的你来说,读书,名校就是通往未来最好走的捷径。
你甘心在高考后就此和同学划出一生的分水岭?你甘心看着别人在城市里家居宽敞而你蜗居农村或小县城?你甘心别人在谈起孩子时自己的父母低人一等?你甘心在同学聚会时看别人容光焕发而你卑微无形
你甘心被自己喜欢的对象父母阻挠却毫无底气去争取?你甘心看别人的孩子衣着光鲜有心爱的玩具而你的孩子满脸鼻涕自惭形秽?你甘心看别人出入咖啡厅高档酒店而你仅能消费小饭馆?你甘心别人天南地北增长见识而你局于一方?
“现在是你们最好的时光,但以后的人生路上,你在乎的人能不能陪你一起走下去,靠的不是这一两天的感情,而是你能不能配得上他,老师就是想告诉你们,选择真正有价值的,不要因为自己的不配,错过在乎的人。”
《最好的我们》剧照
所以,趁生活还算无忧无虑,趁肩上的担子还不重,趁父母还年轻,去好好努力,心无旁骛地让自己专注于学习,不再怨天尤人,不再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关掉游戏,放下手机,多年以后,你一定会感谢当初那个拼命努力的自己。
《请回答1988》剧照
网课期间,80%的中学生都觉得自己学习效率比较低。自觉比正常上课还忙:
·5点起床
·6点视频早读
·7点半上课
·十几节网课后还有晚上的考试
·第二天还有不停地讲评试卷和网课学习
·......
虽然很累,但是收获并不大。为什么?因为网课期间80%的高中生都在“假学习”!那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努力?
老师常说,高考,就是一场耐力跑,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赢家!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多努力成绩肯定比别人好,勤奋未必成功,但不勤奋就注定失败。
于是同学都受到了这些话的感染,一直都努力着,不敢有所懈怠。然而,自以为很努力,却在一次次考试失利后,备受打击!
有数据显示:全国一本录取率不足20%。换句话说,每100个人里,只有不到20个人能上一本,同样是高中三年,有的人最后成了少数的20%,上了重本,读了985/211,而有的人,就要沦为分母和炮灰?
其实遇到这种情况,一点也不用可怜,一点也不值得同情,甚至一点也不用惊讶。因为所有结果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多数同学都在在“假学习”!
何为“假学习”?“假学习”就是你表面很认真学习,可实际什么也学不进去,或者说你确实很认真努力地在学习,可方法不对,最后导致收获得并不多,效率非常低。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人,觉得他们每一天很拼命学习,上各种各样的课,除了每天不断地背书,还要一遍遍不停地刷题,似乎没有一点自己的放松时间。
同样是一天24小时,一样的课表,都被早读、上课、晚自习和作业排得满满的,有时候还要挑灯夜战,做题到凌晨三点。
每天晚上在走廊或者被窝里挑灯夜读,好像晚上十二点之前睡觉的孩子都不够努力。中午从来不午休,似乎那些天天回宿舍午休的孩子,都是虚度光阴。
在其他同学眼里,你今天又勤奋学习了很久,肯定又比我们厉害了,但是由于是在“假学习”,每次考试,成绩都是平平无奇,好像自己很可怜,努力付出了却没有得到回报,怎么努力都没有进步。
“为什么我明明比他还要努力学习,却考不赢他?为什么他整天都在和同学玩,有时候还会进步?”
有这样疑惑的同学始终存在,比比皆是。
在此,圈圈只想认真地告诉你,不要去猜测别人智商高,又或者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偷偷努力却没告诉你,这些都不是主要原因。
如果你中午不休息,内心像打了鸡血一样,下午昏昏欲睡,在老师精彩的讲课和睡觉的恍惚之间挣扎着度过了一个下午;或者安静的盯着黑板,但眼神已放空,晚上一个人默默学习,进而循环往复——别挣扎了,你就是一直都在“假!学!习!”
一、假认真地提出问题
有时候和几个同学一起去问老师问题,别的同学听老师简单讲几句就说:“哦,这样啊,好,我懂了。嗯。对!没错!是的!”
可根本就不懂老师到底讲了什么,脑子一片空白。不知道他们是真的那么厉害听懂了,还是假装听懂了,他们悄悄离开了,就剩下了,自己和老师两个人,开始方了,有点尴尬,于是就假装自己也懂了,拼命点头,但实际,还是没有学会!
勤问问题,是件好事,但是一定要厚着脸皮,让自己有所收获,一定要确保自己真的弄懂了,这才是“真”学习!
二、假认真地写作业
总是这边学习一点,那边学习一点,到了最后都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不知道自己进展到了什么状况,根本没有进行系统地学习。
更可怕的是,连自己目前的状态,应该如何改变,都不知道!每天浑浑噩噩,被上课和作业追着赶着跑,结果一天下来,连自己学了什么都不知道,更别提学会了什么了!
为了学习而学习,随着大部队往前走,没有任何规划,离开了老师的规划,自己完全不知道该干什么。
遇到难题总是习惯性地选择跳过,只做自己会做的题来安慰自己,看起来也在学,实际上原地打转,没有一点长进。
一些一看就会的题目做了一遍又一遍,一些不会的、遇到很难的题,直接看答案,作业本上倒是没有空着的,写得满满的是很好看。
可是,那些看完答案觉得自己好像会做的题你并没有真的懂了!就是直接抄上去的,不看答案重做一遍,仍是无从下手。哪怕理解了答案,遇到稍微变通的题仍是做不出来!
刷题靠的是质量而不是数量,只要刷题就应当全神贯注,让脑子活跃起来,多多思考,认认真真地去做。
遇到不会的题,思考过了,才允许自己看答案,看完答案了,一定要自己认真再做一遍!这样才算真正会了。
这样或许浪费时间,但是,要知道,认真花很多时间学会做一道题,总比随意做十道你还是不会做的题要好得多。
思考是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思考的学习是重复的劳动,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高考状元分享学习方法时,都会谈到要多思、勤思的原因。
三、假认真地写了好多笔记本
见过很多高中的同学做得一手“好”笔记,他们的笔记常常是这样的:
很多同学觉得,认认真真做出这样令人赏心悦目的笔记,对学习很重要。
但圈圈却告诉你:请忘掉上面三种错误的笔记示范!真正的学霸从不会那样去记笔记。
如果给上面三种记笔记的错误方式取个名字就是:
1、书本知识复制型:即整本、大段地抄书 ——这样还不如看书来的直接。
2、错题答案复写型:即整理错题时将错题和答案复写一遍 ——浪费时间而不思考。
3、老师板书搬运型:即老师讲啥写啥——老师记住了,你记住了吗?
这三种错误方式的共同特点是:都只是做了知识的搬运!而没有把知识化为己有。而且这种方式耗费了大量课上和课下的时间,还不如把这些时间用来多刷几套题!
很多同学对做笔记有一个误区,以为做笔记就是把知识点、题目记在笔记本上,这其实是大错特错的!笔记的最大作用就是在复习的时候能够快速帮助我们进行回忆!
如果只是为了把知识点和题目记在笔记本上,那还不如手机拍照功能来得方便。做笔记的首要目的,是把知识点记在脑子里!写在笔记本上的知识点,那是属于笔记本的。
怎样做笔记才能既省力又有效?
1、力求字少
完整的知识点在各种参考书上到处都有、随时可查。笔记是要记在心里的,写那么多字怎么可能记得住?
一个办法是把它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简化了——比如取关键字编成顺口溜或者打油诗。
当复习的时候,就用这部分字眼来回忆,而不是一遍一遍地背!
2、课下做笔记
首先,上课的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上课时间应该用来认认真真听老师讲,听老师的解题思路,理解为什么是这样,让自己的思维跟着老师的思维运转,而不是埋头做笔记。
其次,下课后再回顾一遍老师课上讲的重点,把它经过自己的“改造”后外记下来,既起到了当下复习的作用,又有了内化的过程。
3、关于错题本
很多同学都会有个错题本,这是很好的习惯。但错题不是简单把正确答案记下来就行的!
首先,宁可把错题直接从卷子上裁下来也不抄一遍!因为太浪费时间了,裁下来贴在本子上更省事。
其次,用“灵魂三问”分析这道错题:正确答案是什么?为什么正确答案要这样写?我当时为什么想错了?
事实上,一个笔记本上大量记的应该是这些东西,是对错题的分析和反思,知识性的内容点一下即可。
一般在期中、期末考或者月考前一周,要把所积累的错题再做一遍。只要做对的,理解了的可以直接删除,这样避免留存太多“已会”的题干扰自己。
记笔记的几个关键原则:
1、记笔记是为了记在脑子里,不是为了记在本子上
记笔记的时候,是需要你把知识汇总成自己的语言和知识体系做记录,而不是像一个复印机一样的复述一遍课本或老师说的内容,这样的话,你记下来再多的内容大多数都不会记在脑子里。
2、多记方法和思考过程,少记知识内容。
3、常常翻看笔记,用笔记做提示,去检索你大脑里的知识储藏,多来几遍就牢牢记住了!
四、假努力地挤时间学习
郑州外国语中学的董远老师做班主任时,曾在班里60多个孩子中做过一个小调查,她专门抽出一天时间,让孩子们在当天同样的作业量的情况下,记录每个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
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完成得快的孩子,仅用了一二十分钟就完成了,完成了之后,还看了一部英文电影。
·而完成得慢的孩子,整整花了5个小时!
董远老师说,她观察发现,那些作业完成得快的孩子,往往质量还非常高,成绩也非常好,而那些作业完成得慢的孩子,也并没有想象中慢工出细活的效果。他们是典型的“假学习”。
从早上五点半起床,就埋头进入学习状态,基本上除了必要的吃饭、午休、洗漱的时间,其余时间全部用来学习了。
吃饭基本上是靠吞的,尝不出什么味道来。当然去食堂的路上也是一路小跑的,等饭的间隙中也是要拿出小本本记几个单词的。
下了晚自习,到寝室在昏暗的台灯下接着用功,一天不刷够一定量的题、看够一定量的书是不可能安心躺下来睡觉的。
睡眠不足,白天打瞌睡是一定的,只能靠意志强撑;疲倦状态下听课,总有很多疑问,为了弄懂只能晚上接着熬夜;如此循环往复,勤奋到人神共愤。
然而,考试成绩出来,依然不上不下,前进的脚步维艰,无语问苍天,为什么汗水换不来成功,努力得不到回报。
很多同学的勤奋是表演出来的,给别人看,也给自己看,也许是为了老师和家长那句“你真努力”的表扬,也许是为了让自己回顾一天的时候不觉得后悔,成绩不好的时候安慰自己,“不是因为我不努力,只是脑子太笨”。
这就是典型的低品质学习者,别人在玩的时候,她在学习,但最后又没有理想的成绩作为回报。导致既没玩到,又没学好,这样的“勤奋”,是我们一定要避免的。
五、习惯于自欺欺人
1、不懂装懂是最不可取的!老师讲课时,频频点头假装听得很懂,其实什么也没听进去。
2、上课听不懂,下课也不会,但坚决不问老师和同学,自己闷着头苦学,拒绝学习交流,生怕别人知道自己不懂会很丢脸的样子。这或许是性格问题或者可怜的虚荣心作怪吧。
3、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看别人玩自己也玩;看别人学习自己就学习;看别人买什么资料,自己也买什么资料,从不考虑适不适合自己,买了一大堆,真正用心看过的没有几本。
4.学习不过脑子,用身体的勤奋掩饰思维上的懒惰。比如有一类同学,上课认真的记笔记、书上记得密密麻麻,下课之后总是拼命的寻求老师问问题,却从来不自己思考总结。
5.做题的时候,每做一道题就立刻核对答案,写对的直接略过,不对的直接看答案,看完解析认为看懂了自己也就会了......结果次次不会,次次对答案,然后考试一次死一次。
6.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为自己会了,一到考试就不行。老师讲到自己不会的也不认真听,听了也不思考,总觉得会了,真正考试的时候才发现知道但就是写不出来。
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场持久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也是“假学习”状态的最大危害。
所以,当你出现上述任何一个表现时,不妨真真正正的冷静下来重新审视自己,看看周围那些比你优秀但比你还努力的人,给自己一个重新回归的机会。
把应该弄懂的内容记在笔记本而不是记在脑子里;一时弄清楚就以为以后也都会了;把别人的思路、方法直接拿来就以为是自己的了;学会了一点点散乱的知识点就以为可以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把所学知识的概括化、结构化、程序化规律化,是从散乱到有序从具象到抽象从低效到效的过程,学到的方法应该用到具体的情境里,通过运用体现出来,才算是掌握了。
很多人的学习是努力地作秀,他总是努力活成家长和老师喜欢的样子而已,时间长了,假的也成了真的,可笑的是自己感动了自己,却不知道也害了自己。
1、用好晚自习下课后时间
很多学生晚自习10点下课,到家/到宿舍大约只需要半个小时,除去洗漱和夜宵时间,距离睡觉往往还有1个多小时的时间。由于暂时不会有别的琐事来打扰自己的学习进程,这样完整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经过一天的学习和复习,到晚自习下课后这最后的1个多小时时间,基本上已经比较疲倦,这时候再去进行高强度的刷题刷套卷其实并不现实,也不“人道”,强行刷题正确率也不容易保证。
这时不如就把时间用在平时没时间去完成的错题整理分析、方法归纳总结、制定学习计划上。
2、制定规律学习计划
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温馨提示: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