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又叫孤独症,患者在家可通过行为分析疗法进行康复训练。
据调查,我国0-6岁的儿童孤独症患病率为1-2‰。
近六年的出生人口大约有1亿,也就是说,孤独症患儿不少于10万人。
孤独症好发于男孩,男女患儿比例约为(3-4):1。
患儿一般在3岁前就会出现症状,家长们要注意观察,发现异常要去医院,早检查,早治疗。
孤独症尚无根治办法。目前治疗的中心思想是长期康复训练和药物辅助治疗相结合。
行为分析疗法:
通过分析患儿的情况,给患儿设定目标任务,然后反复训练,完成任务。
操作起来一般分三步:
步,分析能力,设定目标。
先分析患儿存在的问题,如发现患儿缺乏生活自理能力,表现为不会穿袜子等情况。
我们就可以通过训练,让孩子学会穿袜子。
第二步,分解任务,强化训练。
我们需要把这个动作分解成4个简单的步骤,再逐步训练患儿。
把袜子先套到前脚掌,然后拉到后脚掌,再拉过后脚跟,较后把袜子往上拉穿好。
每次训练只针对某一个分解步骤进行,每完成一个分解步骤,就算一次任务达成。
第三步,给予奖励。
孩子每完成一个任务,我们都必须给予奖励。
奖励物可以是口头、身体姿势的表扬,也可以是食物、玩具等。
药物治疗:
孤独症药物治疗的理念,就是缓解症状。
如孩子存在严重的哭闹、自伤及攻击行为,可使用利培酮、奥氮平等抗精神病药物,让孩子平静下来。
大脑里有个长得像海马的组织,叫海马体,负责储存记忆。
有些孤独症患儿的海马体比普通人的大,可能是导致患儿在记忆方面出现异常的原因。
这些患儿在面对陌生情况时,更倾向于依赖记忆来分析问题,容易出现定势思维,表现为喜欢做同样的事情,喜欢固定的环境,秩序感强,讨厌改变。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