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理综考试中,学生往往感觉时间不够用,在考试结束时,还有部分题没有做完,痛失会做题的分数,造成很大的遗憾。
那么,如何才能够把握好做题的时间,从而达到理想的分数呢?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这两种问题解决的因素:“思维定势”、“酝酿效应”。
一、思维定势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
高中生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往往是在受批评的时候。教师在指出学生解题时,思维缺乏灵活性,生搬硬套已有的思维模式,导致解题出现错误。因此,这个词在师生心目中,往往是负面的形式出现。
然而,看待问题应该辩证地看待。在理综考试中,特别是物理解题中,大部分的题要靠“思维定势”解决,其实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建模”———“建立物理模型”。
我们在平时的解题过程中,归纳总结出了许多物理模型,那么在考试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用这些固定的物理模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一致的,事先有所准备,在问题情景不变的条件下,思维定势就能使人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地解决问题,从而大大的节省了时间。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应该注意归纳总结,建立物理模型,形成“思维定势”。
当然,我们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问题情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要注意克服思维定势对采用新办法的妨碍。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多进行发散思维,注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酝酿效应
“酝酿效应”又称“直觉思维”,有助于我们解决理综做题过程当中遇到的难题。
“酝酿效应”是指在探索一个问题而无结果的时候,把问题暂时搁置起来,过一段时间以后,由于某种契机突然产生灵感,使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迎刃而解。
理综考试的时候,我们遇到一道题无法建立物理模型,不能入手解决,怎么办呢?那就暂时把问题搁置起来,往后做题。其实在往后做题的过程当中,那道题解题思路,一直都在你的脑海中酝酿,后面的题目可能会触发你的灵感,你会突然想到那道题的解题方法,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问题,这就有效的节省了时间,提高了解题效率。
“酝酿效应”打破了解决问题不恰当思路的定势,从而促进了新思路的产生。
综上所述,我们在理综解题的时候,要注意发挥“思维定势”的优势,同时也要注意采用“酝酿效应”来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在有效的有限的时间里,使得理综解题效益较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