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家用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没有效果?家长重视孩子的未来发展,会主动在网上了解什么是感统知识,自行学习一些提升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家庭感统训练以后,结合学校老师的反馈和家庭表现情况,却发现孩子没有明显改善。这样的结果会大大打击家长的信心,也使家长对感统训练产生怀疑,进而出现放弃训练的想法。
那么为什么自己家孩子经过感统训练后,感统能力提升效果仍然不明显?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受环境的限制,家庭环境不能为感统训练提供一个宽敞、适合、安全的训练场地;而且由于家庭训练无法突破小环境的局限,孩子还是只能接触到较熟悉的家人,达不到社交能力提升的效果。
2.受器械的局限,家庭现有物品可能无法满足感统训练的要求。就比如说配套使用的滑板、滑梯用于刺激前庭、锻炼协调性;攀岩墙刺激本体觉发展;蹦床训练协调、下肢能力...各种不同的感统器械有其训练效果,家庭环境却很难有效配备,帮助孩子训练。
3.家长的水平决定孩子训练效果的深度。由于大多数家长没有学过系统的感统知识,也不是专业的培训人员。在指导时,孩子训练动作不专业,感统训练的强度、频次、时长难以准确把控。如果今天心血来潮带想孩子练习一下,明天又失去兴致不去训练,那么训练效果不会理想。
4.在家庭环境下感统训练,放心性不足,孩子积极性不强。孩子接收到亲人的训练指令后,可能根本无法认真严肃对待,甚至想通过“撒娇”、耍赖的方式“躲避”训练,使得孩子训练参与度不高。另一方面,家长化身为训练监督者而不是参与者,对孩子给出训练的命令,使得孩子的配合度不高,训练效果打折。
5.感统训练强调要结合儿童自身情况,因材施教。由于每个孩子阶段能力发展不同,感统失调的程度也不一样。如果在没有系统的感统测评的情况下,就盲目安排感统训练项目,不仅训练效果不好,而且浪费了家长的精力。
6.在完成阶段性的家庭训练后,缺少效果评估。家庭训练全靠家长的经验和主观感觉来判断孩子的感统能力变化,没有专业标准来检测训练效果,同时缺少对前期训练的调整和修正。如果训练内容没有任何的改进完善,训练效果也会停滞不前,这是不够科学的。
其实,家长面对孩子的成长问题也不用过于焦虑,正确科学教育方法就可以促使孩子进步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