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各种电视剧还有育儿都在频繁重复一个词: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原本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是指儿女还未成婚,仍与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家庭。但现在更多指未成年儿童生长、受教育的家庭。
有学者将原生家庭划分为了5种,分别为:
1.家庭内外缺乏稳定的生长空间,情绪多体现为焦虑、忧伤和愤怒等;
2.家庭存在一定程度的稳定结构,但父母会在儿童成长中产生焦虑情绪,比如鸡娃型父母;
3.家庭结构趋于稳定,父母不仅不会提供焦虑,反而会开解孩子的情绪;
4.父母懂得如何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知道如何引导孩子成长;
5.这个层级的父母在容纳孩子负面情绪之余还会为孩子提供成长的驱动力,比如较近频繁登上热搜的谷爱凌。
大家不妨停下滑动屏幕的手,思考一下自己从小经历的家庭属于这5个层级的哪一个,再想想我们现在创造的家庭属于其中的哪一种。
美国语言病理学家康纳尔博士指出:每一个语言障碍儿童的出现与消失,总是与他的家庭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来自父母的举动,往往会让这些特殊的孩子产生行为和语言上的变化。
的确,原生家庭的好与坏对语言障碍儿童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积极正面的家庭更容易参与进语言障碍儿童的恢复和干预中,他们会及时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帮助孩子进行语言训练,同时还会从正面鼓励孩子。
但是,消极负面的家庭却始终无法重视孩子的语言问题,这些家庭往往会用各式各样的理由让孩子“逃避”语言矫正。在这些家庭看来,语言矫正毫无意义,语言障碍儿童只会是“失败者”。
但,没有孩子天生就是“失败者”,他们的命运其实也可以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