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训练要及时,但有四个误区要注意
既然感统能力差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这么大,为什么又有些家长行动这么迟缓呢。
误区一:感统训练只是个噱头概念其实际意义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个“感统”的名词,实在让有些家长理解不来,并以为这只是一个商家挣钱的噱头。
这在一些一二线级别的大城市还可以,不过换到三线城市及以下的,可就施展不来了,所以这也要家长们仔细了解其中实际意义。
误区二:孩子大了就好了好多家长的一个惯用词就是,大了就好了,他们认为只要孩子长大了,就会具备了各样能力。
可是孩子长大了就真会变好了吗,当然不是,这么说只是因为孩子的年龄增长,有了丰富的经验和阅历后,更习惯了某些事情,而不是感统能力强。
误区三:感统失调是“病”有些家长对于感统能力则是有些盲目崇拜了。
而且医学界也从未将相关能力差的孩子定义为是“病”,其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之一。
误区四:感统能力恢复后,所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也是不少家长的误区所在,但这也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还算不上是决定性的作用。
一般来说,3-6岁的孩子就是较佳的治疗和训练期,还有一点需要家长们明确的是,对任何事的了解都不要只停留在名称上,较好还是要看清事物的本质,而且这也是在对孩子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