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6月24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体育法》,将于2023年1月1日起施行,即体育在2023年正式纳入高考。
新修订的《体育法》,还原了单项体育协会社会组织的本来面貌,尊重了其行业自律性管理权,有益于依法推进体育竞赛管理体制改革,增加了保障运动员权利的条款,有利于实现运动员全面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退役运动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社会保障,为退役运动员就业、创业提供指导和服务。”
在新修订的《体育法》中的第十条提到“国家优先发展青少年和学校体育,坚持体育和教育融合,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体魄与人格并重,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侧边表明了将体育纳入高考的主要目的。
总结,体育纳入高考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两点:
1.保证体育课不被占用,实现课程多元化,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体力,增强学生的体制教育;体育也是各育实施的物质前提。
体育2023年1月纳入高考总体成绩。
新的《体育法》于2023年1月开始实施,新的《体育法》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体育锻炼时间不能少于1个小时。
同时还要求如果体育成绩不达标,学生将无法拿到所处教学层次的毕业证书,如果拿不到毕业证,自然也就无法参加中考、高考这类升学考试。所以明年要参加高考的学生,就要开始行动了,在学习之余,按时上体育课,增强自己的体质。
我国36所“强基计划”试点的一流高校已将体育纳入高考考察范围
从目前的高考实践来看,我国36所“强基计划(也称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试点的一流高校,已连续3年将体育纳入高考考察范围。
如北京大学规定,对入围“强基计划”的考生组织体育测试,测试优秀者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甚至规定,体育测试不合格者将不予录取。
体育并未正式纳入高考,但在2023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修订的《体育法》后,体育成绩将影响高考。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6月24日表决通过新修订的《体育法》,在新修订的《体育法》中第二十八条规定“国家将体育科目纳入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建立符合学科特点的考核机制”,这表明如果学生体育成绩不合格,将会影响其高中毕业证的获取,学生就不能以应届生的身份报名高考,所以高中生一定要对体育课重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