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在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从原先的全国重点大学,再到211、985高校建设时代,而后又转变为“双一流”建设大学时代,我国高等教育也在不断的完善自身的体系与建设,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发展局势,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当然是希望自己发展得越来越好。
但是下面的这所大学在最辉煌的时期曾经有112所分校,但是如今辉煌不再,从第一批次沦落为二本招生,而且错失了211大学的评选,非常的可惜,这是大学就是现在的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农业大学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1958年创办的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在建校时期,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就有了30多所分校,之后的发展一路向上,从30多所分校变成了77所分校,而后江西农学院又并入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让这所大学的实力剧增,在全国重点大学建设时期,共产主义劳动大学也被评选为全国重点建设大学,这所大学在自己辉煌的时期,曾经有过112所分校,所拥有的分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变更自己的校名为江西农业大学,自从改变了校名之后,共产主义劳动大学的发展“一落千丈”,之前所设立的分校纷纷并入其他学校,从112所分校变成如今只剩下1所。
而且在几十年前,中国大学取消了包分配的制度,进入了211、985高校建设时代,曾经拥有112所分校的江西农业大学,却没能够入选211、985高校建设队伍,在学科创新上,江西农业大学明显感到后劲不足,所招收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种种的因素让这一所原本属于第一批次招生的大学沦落为二本招生,实为可惜。
在学科建设实力上,江西农业大学仅有两门B类学科,没有一门学科入选国家A类学科,这也是江西农业大学没有被评选为211工程大学的原因之一,学科建设实力弱是江西农业大学自身的短板,近些年来江西农业大学也在不断进行学科发展创新,江西农业大学的畜牧学以及林学专业发展的不错,其林学专业是林业局重点建设学科。
除了从第一批次招生被降级为二本招生外,近些年来江西农业大学也面临着人才流失的问题,被南京农业大学等高校挖走不少的精英人才;从原来拥有112所分校,所拥有的分校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到沦落为普通的“二本大学”,江西农业大学的发展也令不少的人唏嘘,但是幸好地是江西农业大学如今在不少省份,实行的还是第一批次招生,相对于国内其他农学类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报考的性价比也是较高的,毕竟这所大学的发展背景不错,也具备一定的知名度。
对此,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随着首轮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进入收官问效阶段,预示着离第二轮“双一流”名单揭晓也就不远了。可以肯定的是,在早已官宣的动态调整建设大背景下,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会与第一轮会有所差异,且每一个层级都可能有变化,但这种变化不会很大,毕竟5年时间还不足以打乱国内知名高校格局。
在官方还没有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前,网络中就出现了各种版本的预测。这不,以下是近日网传的一份第二轮“双一流”调整建设高校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东北大学、湖南大学重返顶尖高校阵营
透过上述名单不难看出,昔日“985工程”大学阵营中的东北大学和湖南大学,由首轮的B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跃升为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重返顶尖高校阵营。与其一同晋级的还有学科硬实力不输清华、北大的中国科学院大学。
重庆大学惨遭降级
有高校提档,就自然会有高校降级。据预测名单显示,这次唯一降级的首轮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重庆大学。虽然重庆市高校圈“一哥”无缘A类,但重庆市还是收获了利好好笑——西南大学由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晋级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西南政法大学由普通高校获评为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时隔多年回归名校方阵。
除了西南大学外,由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上升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还有中国政法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这也符合此前官方宣称的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并不一定全部是综合性高校。
11所新面孔上榜“双一流”名单
除了来自重庆的西南政法大学外,新增的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还有10所。它们中既有众望所归的燕山大学、昆明理工大学、湘潭大学、江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也有并未太进入视野的中北大学、南京审计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喀什大学。
上述11所“双一流”新面孔,除了江苏一省独占2所外,其余全部来自不同省份,且以中西部省份居多。而此前呼声很高的山西大学、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则没有出现在预测名单中。
两所高校无缘名校方阵
在预测名单的最后一列中,特别提到东北林业大学和宁波大学两所高校无缘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其中,宁波大学被“拿下”并不让人意外,它是首轮入选的非211工程大学,入围的世界一流建设学科是力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仅获得C档的普通成绩,着实离建设世界一流的目标差距很大。而东北林业大学的落选,与其在农林类高校中表现平平有很大关系。
虽然上述预测名单看上去真实性很高,但很显然也只是停留在预测层面,绝不会与最终官宣名单完全吻合。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与原“985工程”“211工程”不同的是,“双一流”自推出之日起,就明确表示打破“终身制”、实行动态调整建设原则。时间转眼来到2020年岁末,这既是首轮1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总结问效之年,同时也是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遴选启动之年。
那么问题来了,哪些普通高校会成为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新面孔,哪些高校建设等级会调整或退出名校方阵?以下这份网传第二轮“双一流”调整建设高校预测名单,虽然有诸多让人吐槽之处,但部分高校的调整预测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一起来了解下吧!
3所高校“降级”
上述预测调整名单中,共涉及到20所高校。其中,有3所不幸“降级”,分别是重庆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和宁波大学。
重庆大学是重庆市唯一的“985工程”、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按常理不太可能会降为B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之所以被预测“降级”,主要是因为重大近年来各方面表现平平,或者说远没有达到公众期待的发展高度,尤其是在顶尖学科数量和国家科技重大奖项方面。
东北林业大学位于“冰城”哈尔滨,地理位置偏远,再加上优势学科专业冷门,所以在发展上始终受限,每年高考生源质量不如很多沿海或经济发达地区的普通高校。即便是在农林类院校中,东林也没有明显优势,想必这也是华南农业大学被预测入围“双一流”、东林退出名校方阵的原因之一。
宁波大学是首轮25所非211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一,一旦最终真的无缘第二轮“双一流”,那么宁大可谓是“名校板凳还没坐热”。而该校之所以不被看好继续留在“双一流”方阵,主要是因为其没有建成世界一流的基础学科,首轮的力学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仅获评为C档。
6所新面孔实至名归
有人愁,也就自有人欢喜。上述预测名单显示,第二轮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中,新增了11所新面孔。其中,燕山大学、江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6所高校可谓是实至名归。
首先,这6所高校绝大多数都是昔日的全国重点大学。比如说燕山大学、江苏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其次。这6所高校绝大多数来自名校稀缺的省份。比如说燕山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
第三,这6所高校都有A类学科。燕山大学的机械工程,江苏大学的农业工程,江西财经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和统计学,河南理工大学的安全科学与工程,华南农业大学的兽医学,西南政法大学的法学。其中,河南理工的安全科学与工程,是该省唯一的非军校A类学科,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都不曾有此成绩。
小伙伴们,对于上述第二轮“双一流” “双一流”调整建设高校预测名单,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2022年第二轮双一流正式公布,重庆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并没有降级。
重庆大学位列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4个校区,占地面积53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170万平方米;设有二级学院35个,开办本科专业99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5个。
人才队伍
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系统构建起“3+7”人事人才制度体系和四层次七类别人才引育“金字塔”,积极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氛围,以先进体制机制激发高层次人才持续汇聚的内生动力。
现有专任教师3100余人,其中院士等国家级人才200余人,博士生导师100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重庆大学、重庆大学——学校简介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