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什么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概念
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成员的生存权利,通过强制性立法,予以保障的制度。劳动与社会保障制度涉及了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两个既相关而又不同的工作领域。
1、劳动保障
劳动保障包括劳动就业与再就业、职业与再就业培训、劳动时间与工资分配、劳动安全与卫生、劳动关系的调整、劳动立法与监察等。
2、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又通常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等;其中,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的主体部分,包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及生育保险等五项组成。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内容
1、劳动保障的工作内容
劳动保障的内容是主体的独立人格、法律地位和物质利益。主体的独立人格是获得法律地位的前提,而独立的法律地位又是实现物质利益的前提。劳动保障首先要确立和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独立人格和法律地位。劳动者要独立于国家、独立于资本、独立于其他任何人,成为能够自由支配自己劳动力、享有自主择业权的主人;用人单位要独立于国家、独立于其他单位,成为能够自主经营,拥有用工自主权的市场主体。劳动保障其次是要保障主体的物质利益。维护主体人格和法律地位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和保障主体的物质利益。
2、社会保障的工作内容
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积极动员社会各方面资源,保证无收入、低收入以及遭受各种意外灾害的公民能够维持生存,保障劳动者在年老、失业、患病、工伤、生育时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同时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逐步增进公共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生活质量。
三、社会保障与劳动保障的区别
从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险的关系来看,前者以针对劳动者的弱势地位而设立,后者针对生活风险而建立,不考虑主体的差异,因此社会保险是劳动保障的内容之一,但不是全部。社会保险的关系主题是劳动者和用人者的时候,也才属于劳动保障的内容,两者是区别但是有交叉。
四、法律赋予劳动与社会保障所的工作职责
1、政策宣传。向辖区内各类人员、用人单位宣传并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法规及具体业务咨询服务。
2、登记调查。负责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情况调查统计、动态管理工作,掌握辖区内各类就业人员、下岗失业人员、离退休员、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庭的详细情况,建立台帐并录入电脑,及时向县劳动保障部门报送有关报表。
3、职业介绍。收集、反馈、公布职业供求信息,做好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通过开发岗位、联系用工招聘、组织劳务输出等多渠道、多方式帮助辖区内各类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
4、就业服务。协助做好就业、失业登记,协助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帮助乡镇所属引办、挂靠企业做好招工工作,努力解决企业招工难问题。
5、职业培训。组织辖区各类人员参加各级人社部门所属培训机构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协助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6、社会保险。掌握辖区内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参保情况,督促辖区内用人单位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社会保险,协助做好参保登记、信息核对、基金征缴、待遇支付、养老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等相关服务工作。
7、维权服务。指导监督辖区内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合法规范的劳动关系,协助上级劳动保障行政执法部门开展劳动保障监察,调解劳动争议,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内容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社会保障法是指调整有关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律。劳动合同法、工会法以及失业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以及妇女权益保障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分为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和法律救济三部分,共三编二十一章,系统地论述了劳动法基础理论、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劳动法主体、促进就业和职业培训、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劳务派遣和非全目制用工、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工资、劳动安全卫生、职工民主管理、社会保障法基础理论、社会保障法的产生和发展、社会保障法主体、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保障监督、劳动保障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随着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颁布和实施,以及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我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立法不断完善,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力求使学生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基本法律问题,全面反映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现状和最新发展,并紧密结合社会实践,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阐述与分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第三条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劳动者应当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劳动与社会保障属于什么类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管理学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主要课程有管理学原理、公共经济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福利与救助、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不仅可以在人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制定、组织的工作,还可以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和研究的工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培养要求有哪些?
1、掌握专业基本知识。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还需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2、掌握基本能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求学生了解国内外劳动市场和社会理论的发展。学生不需要具备运用现代计算机技术进行市场调查和分析的能力,还需要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前景如何?
1、这个专业目前不算热门,就业一般。但随着我国城乡社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对社保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上海市招收的岗位中有明确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或者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的)。
2、本科毕业大部分去企业做人力资源工作,也就是说跟人力资源专业抢饭碗,就业还行。去年我们专业基本上都找到工作了。工资在三千左右。做人力资源工作要考取人力资源师三级证书,一般大二或者大三的时候考。
3、当然,如果你能力比较强或者有背景的话可以考虑选调生、公务员之类的,进社保局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对其它专业感兴趣,本科期间可选择辅修。
4、另外,你应该听说过现在大部分人找工作都跟专业不对口,社保毕业做推销、行政助理、金融证券房地产的也大有人在。
5、如果对本专业感兴趣,希望你好好学习本专业知识,不感兴趣可选择辅修或跨专业考研。
6、大学期间多拿奖学金、多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自身能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研究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劳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工作。
例如:企业员工社会保险的办理,辞退、工伤赔偿等劳动纠纷的仲裁,对孤寡病残等困难户的救助,对于退伍军人、烈士家属的抚恤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富有创新精神,具备公共管理理论和政策素养、经济学与社会学专业知识,熟悉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
能在各级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部门、社区服务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业务、相关法律法规咨询及社会服务工作,并能较快适应政府部门行政管理工作、保险公司业务工作及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基础理论,掌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等专业理论知识。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简述
1、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主干学科:公共管理、金融学。核心课程: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概论、公共政策 学、风险管理、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助、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个专业怎么样
1、这个专业目前不算热门,就业一般。但随着我国城乡社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国家对社保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上海市招收的岗位中有明确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或者社会保障专业研究生的)。
2、本科毕业大部分去企业做人力资源工作,也就是说跟人力资源专业抢饭碗,就业还行。去年我们专业基本上都找到工作了。工资在三千左右。做人力资源工作要考取人力资源师三级证书,一般大二或者大三的时候考。
3、当然,如果你能力比较强或者有背景的话可以考虑选调生、公务员之类的,进社保局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对其它专业感兴趣,本科期间可选择辅修。
4、另外,你应该听说过现在大部分人找工作都跟专业不对口,社保毕业做推销、行政助理、金融证券房地产的也大有人在。
5、如果对本专业感兴趣,希望你好好学习本专业知识,不感兴趣可选择辅修或跨专业考研。
6、大学期间多拿奖学金、多参加实践活动,提高自身能力。
什么是劳动保障,劳动保障与社会保障的区别有哪些
劳动保障是针对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所做出的保障,包括就业权利,工资之类的。而社会保障则是针对所有的中国居民,针对生活风险而建立,不考虑主体的差异。两者之间存在一些交叉。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二条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劳动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2022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及前景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在基层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工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从对口就业的意义上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系统、社保基金、人才流动中心、民政部门、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等都是较好的单位。可以去保险公司工作,因为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在某些地方是相通的,开设的课程中也有不少是相同的、大部分学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开设了经济类课程,所涉及的领域相当广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是我国全面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急需人才,具有长久稳定的就业潜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有哪些
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社会保障方面的专业课程主要课程: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人口学、社会学、财政学、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基础会计、公共政策、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险学、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福利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
快车教育,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及实践的历史和现状,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高考填报志愿已经开始了,那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就业方向有哪些?下面让快车教育我综合了快车教育的建议,为各位看官介绍一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分析吧,仅供参考!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分析: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是我国全面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急需人才,具有长久稳定的就业潜力。毕业生可以进入国家各级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人事管理部门、企业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制定与组织管理工作,或者可以进入相关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从事研究和教学工作,或者进入法院、劳动仲裁机关等部门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方面的实务工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之一:
1、市、县(区)、乡(镇)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职业管理岗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之二:
2、城市街道、社区劳动社会保障管理服务站(中心)劳动就业、城市生活保障、社会保险等业务管理服务岗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之三:
3、各类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业务管理服务岗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之四:
4、民政部门、社会福利机构、社区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区建设与社区服务岗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之五:
5、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劳动监察机构、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职业培训机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等相关事业组织劳动关系管理服务岗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在基层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劳动、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服务工作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岗位:
人事专员、人力资源专员、人事主管、人事行政专员、人力资源主管、人事经理、人力资源经理等。
以上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分析情况,更多高考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就业方向分析资讯敬请关注快车教育职业规划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