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教育新闻

四川2021高考政策

发布时间: 2022-12-04 16:51:54

四川2021高考政策

凡父母在四川省有合法稳定职业和住所(含租赁),在父母就业和居住地具有高中阶段学籍和3年完整学习经历且符合普通高考其他报名条件的随迁子女,可在就读地县(市、区)招考机构报名参加普通高考。申请参加普通高考的随迁子女,应在2021年10月16日前,向就读中学所在的县级招考机构申请,提供房产证或县级公安机关出具的父母暂(居)住证明和有关单位出具的父母合法稳定职业证明,提供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在当地就读年限和取得学籍的证明。经审核,符合条件者准予报名。不符合在外省参加高考及录取条件的四川籍人员,应回户籍所在地县级招考机构报名考试。对错过我省规定报名时间的回川参考人员,我省将适时组织补报名,其中,艺术类不再补报。

法律依据:
《四川省2021年高职院校面向涉藏地区和大小凉山彝区“9+3”毕业生单独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实施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府发〔2016〕20号)精神,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选拔录取机制,统筹推进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增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服务民生、助力乡村振兴的能力。通过高职教育单独招生考试方式,畅通“9+3”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和学历水平的路径,改革完善以“9+3”免费教育计划为基础的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原则,建立健全规范管理、严格程序、自我约束、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招考办法,实行“单列计划、单独命题、单独考试、单独录取”。

四川2022年实行新高考吗 3+1+2什么时候开始

四川将于2022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在普通高中同步实施新课程新教材,2025年全面实施新高考。此项工作涉及面广、关注度高、影响深远,是省级层面重大改革事项,需要省级层面、教育行政等相关部门、各市县统筹规划,从组织保障、办学条件、配套政策措施等3个方面补足短板,协调推进,加强提升保障能力。

四川2022年实行新高考3+1+2

本次措施囊括了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录取方式等多方面的变化。根据改革方案,2022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2025年整体实施,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

改革后,不再分文理科,改为采用用“3+1+2”模式:“3”为语文、数学、外语(含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自主选择1门;“2”为再选科目,考生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科目中自主选择2门。

考生的文化总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和3门选择考科目成绩组成,总分为750分。其中,全国统一考试科目语文、数学、外语的分值均为150分,总分450分;选择考首选科目成绩以原始分呈现、再选科目成绩以等级转换分呈现,3门科目分值均为100分,总分300分。等级转换计分方法另行制定。

选考要求方面,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考科目中,分招生专业(或专业类)科学合理提出考生报考专业(类)的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要求,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录取方式方面,普通高等学校统一考试招生按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计划、分开划线、分别投档,分本科、专科两个阶段进行录取。除提前录取的批次外,考生志愿由“院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统一录取模式。

2022新高考3+1+2选科要注意什么

1、衡量学科难度

我们在选科的过程当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学科的难度。因为新高考最后看的就是考生学科的排名,而不是总分数。

所以学生们不能全都选择那些太简单的学科,因为这样是得不到一个良好的排名的。当然也不能选择很难的科目,因为这样我们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会耗费更多的精力。

2、兴趣最主要

在选择科目的时候,身为学生的我们也需要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科目,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们投入精力去学习。

如果我们对于这方面的专业并没有任何兴趣,那么我们自然是不会花尽时间去学习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这种机会并且珍惜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的分数得到应有的提升。

四川高考改革从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2017。

按照教育部部署,备受关注的高考改革方案将在2014年出台,我省也将在秋季开学前公布新高考方案。《意见》明确2017年前全面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2020年前基本形成新的考试招生制度。这意味着,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将开始执行新高考方案。

并且,从2014年起,我省将全面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就读地参加高考的政策。

《意见》提出

我省将科学设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和内容,增强考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程序及其办法,确保更加全面准确反映学生发展水平。

义务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职业院校考试招生制度也将改革。我省将推行义务教育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完善小学升入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办法,完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推行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切实改变单纯以学科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的做法。

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或自主招生,在高职单招和对口招生部分专业试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考试评价办法。

以上内容参考 人民网——四川:2017年前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哪些省高考改革了

     目前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傲、江西、贵州、广西、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实行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政策改变了的内容:

1、外语考试

改革前:只有一次统考,成绩计入总成绩;

改革后:增加听力考试;高中阶段会组织考试两次外语,取成绩最高分计入高考总成绩;

影响:外语考试进行两次,取成绩最高者计入总分,这是高考科目改革的一个大手笔,两次考试既可以给学生更多时间准备和复习。同时也减轻了学生的压力。但也会形成不良竞争,即无论第一次考试好坏,都会参加第二次考试,因为无论如何都会选择最好的一次作为成绩。

2、综合素质评价

改革前:记录学生高三学习成绩基本情况,除了自主招生学校审核参考外,无其他用处;

改革后:根据学生三年在校表现记录成案,内容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是自主招生要参考《素质评价表》,高考录取也会参考。

影响: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好处多多,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改变教师评价观念,推动教学改革;变革考试评价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四川高考改革新方案3+1+2是什么 怎么选科

“3”是语数外,“1”是物理或历史,“2”是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自选2门科目。这样一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和优势学科自由组合,获得更好的高考成绩。

四川高考改革新方案3+1+2

“3”,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其中语文、数学各150分,外语120分;

“1”,指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必选一门,计120分

“2”,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或历史或物理,五门科目中任意选择2门,每门科目100分。

第一个“3”,指语数外三门必考科目;

第二个“3”,指在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任意选择三门,作为选考科目。值得注意的是,供选择的科目不仅仅是六门,如浙江就是“7选3”.

“3+2+1”模式中的“1”,也可以是: 选“物理化学”组合的,在政治、历史、地理、生物、技术、体育、艺术7门中选择1门; 选“历史政治”组合的,在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体育、艺术7门中选择1门。

四川高考改革新方案3+1+2如何选科

物理 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研究的内容包括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等。

历史 是一门关于人类社会以往运动发展过程的学问,在高中阶段,学好历史主要在于理解和记忆。

如果站在未来专业选择的角度上 ,教育部已于2018年初制定了《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在《指引》中,共有19个专业类必考物理,占总专业类数的20.4%。必考物理的19个专业类分别来自理学(5个)、工学(13个)、管理学(1个)。

高考改革都有哪些省份

高考改革省份如下:

一、第一批新高考省份(2个)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启动,2017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二、第二批新高考省份(4个)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2017年启动,2020年首届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个3为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3为3门选考科目。

附:3+3高考模式各科目分数及总分

第一个3: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每门满分150分,采用原始考分,总分450分;

第二个3:另外3门选考科目通常满分为100分,采用等级赋分,总分300分,所以总共满分为750分(上海选考科目单科满分70分,高考总满分为660分)

三、第三批新高考省份(8个)

第三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2018年启动,2021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本次第三批改革8省市与此前第一批、第二批改革的省份主要差异是必须从物理和历史中2选1,因为物理是高校自然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历史是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的基础性学科,如果不选物理,大学理科专业将很难学进去甚至无从下手;如果不选历史,大学文科专业同样如此。

四、第四批新高考省份(7个)

第四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等7省份,2021年启动,2024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五、第五批新高考省份(8个)

第五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等8省份,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

高考改革的意义

1、突破传统育人模式

新高考改革政策的全面落实,目的就是培养个性化能力水平强的人才,改革之路确实需要更漫长的调整,突破各种局限迎接各种挑战,才会让改革的政策更为合理,突破了传统的育人模式,让每个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全面激发,自然就会给社会增添更多的人才,让高考发掘更多的综合人才。

2、给学生更多自主权

通过新高考改革,让考试变得更加公正公开,而且更有利于培养个性化人才,还能更深入挖掘综合水平更强的学生,这个对学生来说就会有更多的自主权,在高考方面就能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局限,让每个学生面对高考都会有更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在选择高效的过程中也会有更多的条件,给社会挖掘更多的潜在人才。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考改革方案

四川2022年会执行新高考3+1+2模式吗?

随着教育的不断普及,以及每年受教育人数逐渐增加。由此许多大型的国家考试也在进行不断的改革和改善。高考改革一直备受广大高考考生和家长们的期盼。记得早在2018年就已提出高考考试科目即将发生变化。

高考成绩计入方式

那么很多人觉得这次改革好像看起来高考似乎变得更容易了,但同样也有很多人对于新的高考改革不太理解。不明白最终的分数是如何分配的。还跟以往一样,三门必选科目满分150分,一门首选科目和任意两门任选科目满分是100分。

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改革之后的高考计分制已经不似从前,以后是按照卷面成绩实行等级赋分而后再转化成成,继续进行分级。当然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分数越高者越占优势。

高考改革意味着能够考出更高分

但我认为本次的高考改革其实有利有弊。
在科目选择上拥有了任意性和自由性,我们完全可以去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匹配科目,选取自己较为优势的科目进行考试,这样就可以在等级划分的时候划分到更高的等级。

但弊处就在于,在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可能由于现在高考选择科目的任意性,导致自己不知如何抉择。到底是选文还是选理或者是选农学。但无疑,对于那些自律性较强,同时学习能力较强的人来说,选择优势科目在高考当中会获得一个更好的成绩。同时有更大的可能,踏入一个程度更好的学校。

已有29个省份启动高考综合改革,高考改革有什么意义呢?

高考是大家比较重视的一次考试,这对于学生来说也是重大的转折点,近几年高考启动了高考综合改革,其中有29个省份已经启动,高考改革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9月15号的时候,大家看到这样的消息,并且教育部正在召开一个新闻发布会,就是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成效,从教育部的高考综合改革方面可以看出,现在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及高职分类考试以及强基计划都会有一系列的新的政策出台。根据一些数据可以发现强基计划已经实施,其中录取的新生人数能够达到1.8万余人现在的中国特色教育考试已经开始,制度会变得越来越完善。

教育部也开展了几轮的清理和规范高考加分的工作,可以发现相关的加分政策已经被取消,由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还有省级优秀学生以及对思想品德突出市级的学生加分这样的高考信加分项目都已经取消。有一些贫困地区的学生是有专项计划的,但是这些招生名额也会有所变化,从以前的13.1万人已经有了最新的改变。比较注重科技的创新人才培养,现在的强基计划实行之后会有导师制以及小班化,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培养学生,还会招收一些特别专业的学生,有历史古文字学以及物理化学。

这几年来强基计划的实行录取的新生人数越来越多,而一些优秀的学生总是会被反。其中就有29个省份开始启动高考综合改革。这种试点工作也是一次进行当中,其中有14个省份的新高考模式,已经平稳落地,其中就有四川省河南省山西省等地。当改革深入发展之后,教育部门就会有新的实施方案,也会优化课程结构,也会有最好的选择。

温馨提示:
本文【四川2021高考政策】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