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考试题库

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之通假字知识点

发布时间: 2022-03-08 09:27:08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之通假字知识点,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通假字知识点总结

  通假字,汉字的通用和假借的简称。所谓通假,就是两个字通用,或者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们之间语音相同或相近,并没有意义上的联系,所以又称同音通假或同音假借。

  (1)通假字的形式

  ①“本无其字”的假借字。古代文字少而所记事物多,文字常常不够用,想记一事而无其字,只有借一同音字来代替。

  ②“本有其字”的通假字。古人写作时,不用原字或仓促间想不起原字,而写成了另外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这就是“本有其字”的通假字。

  (2)通假字的种类

  ①“声旁字”代替“形声字”。

  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口技》)(坐—座)

  ②“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例: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庭—廷)

  ③同声旁的字互相代替。

  例:无陇断焉。(《愚公移山》)(陇—垄)

  ④音同或音近的字相互代替。

  例: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慧)

关注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中考知识点,应试技巧

助你迎接2022年中考!

温馨提示:
本文【2022年中考语文知识点之通假字知识点】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