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是一本。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坐落在南昌市。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江西中医药大学介绍
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坐落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校园占地面积2308亩。
中医学、中药学被列为江西省一流学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病)7个。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 3 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个,江西省一流专业7个。
江西中医药大学重点学科
江西省一流学科:中药学、中医学
江西省高校高水平学科:中医学、中药学
江西省重点学科:药学、中西医结合、公共管理
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药学
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中药学、药学、针灸推拿学
1、江西中医药大学是几本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是一本大学,该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教育部指派的对口支援西部的高校。
2、江西中医药大学简介
学校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校园占地面积2308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21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43.4万余册。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含独立学院7819人)。有二级教学院(部)15个,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拥有“国医大师”1人、*1人、全国名中医3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3人次,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5人次,省院士后备人选1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人,江西“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4人,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3人。
现设有本科专业27个,涵盖医、理、工、文、经、管、艺等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中医学、中药学被列为江西省一流学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病)7个。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 3 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个,江西省一流专业7个。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资格, 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蒙药丸剂关键技术及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3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各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
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其中,“双惟实践育人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该奖项江西省零的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其中,“热敏灸技术的创立及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江西医学领域空白。获国家质量工程项目16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近5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近600项,年均科研经费6700余万元,有27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学校倡导并践行“赢在终点”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先后开展了科研实践班、双惟实践班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创办岐黄国医书院,开启“书院式”培养中医临床高层次人才的新模式。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专业认证。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考研升学率一直名列江西省本科院校前列,多次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近三年,学校在“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远志杯”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国家级赛事奖励15项。获第五届泛珠三角中医临床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2018年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特等奖,第五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
在中药药剂、针灸推拿、中药炮制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突出优势。研发的中药制药系列关键技术和设备被100多家企业采用。原始创新成果——“热敏灸”理论和技术,揭示了针刺穴位和灸疗穴位的差异,开创了内源性热敏调控治疗疾病的新途径,开创了“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的格局。中药炮制学获批首批国家级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
直属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江西省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开放病床1745张。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被获批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拥有编制床位400多张。创办了全球首家热敏灸医院——江西热敏灸医院,组建了江西省中医康复(热敏灸)联盟。4月,学校与南昌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共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鲜明,创建并发展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中(制药)集团。累计为全国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00余项,研发中药及相关产品70余个,先后有16个产品实现了单品种年销售额超亿元。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颁发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有资格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与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招收留学生博士研究生,在韩国建设了世明大学孔子学院。创办中国首家为外国政要提供中医药体验服务的高端平台——岐黄国医外国政要江中体验中心。与中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江中集团共同创立中国首家“国家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南昌)试验区”。在葡萄牙、瑞典和突尼斯等国建立了中医中心,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中外高校组建了“全球传统医学研究院”。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高水平、有特色的世界中医药名校!
江西中医药大学是一本院校或本科院校。如果考生生源地为内蒙古、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新疆等地,由于该校在这些省份按照本科第二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说江西中医药大学在上述省份是二本大学;如果考生生源地为北京、天津、河北、辽宁、江苏、上海、山东、福建、广东、湖北、湖南、重庆、海南等地,由于该校在这些省市已经取消本科一批和本科二批的录取批次划分,合并为本科批次招生,所以我们通常也认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在上述省份是本科大学。,
江西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医药类院校,学校设有保险学、运动康复、英语、应用心理学、医学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养生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等专业,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江西中医药大学简介:
校园占地面积2308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21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43.4万余册。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含独立学院7819人)。有二级教学院(部)15个,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拥有“国医大师”1人、*1人、全国名中医3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岐黄学者)”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63人次,第十届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5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5人次,省院士后备人选1人,“井冈学者”特聘教授2人,江西“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14人,江西省“双千计划”人选3人。
现设有本科专业27个,涵盖医、理、工、文、经、管、艺等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中医学、中药学被列为江西省一流学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病)7个。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 3 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 1个,江西省一流专业7个。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资格, 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中药固体制剂制造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蒙药丸剂关键技术及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创新药物与高效节能降耗制药设备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3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流动站和工作站各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个。
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其中,“双惟实践育人模式”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实现该奖项江西省零的突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其中,“热敏灸技术的创立及推广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填补了江西医学领域空白。获国家质量工程项目16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9项。近5年,共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近600项,年均科研经费6700余万元,有27项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学校倡导并践行“赢在终点”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先后开展了科研实践班、双惟实践班等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创办岐黄国医书院,开启“书院式”培养中医临床高层次人才的新模式。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顺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中医学、中药学、药学专业认证。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考研升学率一直名列江西省本科院校前列,多次被评为江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近三年,学校在“互联网+”“创青春”“挑战杯”“远志杯”等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共获得国家级赛事奖励15项。获第五届泛珠三角中医临床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2018年全国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大赛特等奖,第五届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
在中药药剂、针灸推拿、中药炮制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突出优势。研发的中药制药系列关键技术和设备被100多家企业采用。原始创新成果——“热敏灸”理论和技术,揭示了针刺穴位和灸疗穴位的差异,开创了内源性热敏调控治疗疾病的新途径,开创了“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的格局。中药炮制学获批首批国家级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
直属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江西省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开放病床1745张。先后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单位”“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第二附属医院2018年被获批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拥有编制床位400多张。创办了全球首家热敏灸医院——江西热敏灸医院,组建了江西省中医康复(热敏灸)联盟。4月,学校与南昌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共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西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产学研结合办学特色鲜明,创建并发展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江中(制药)集团。累计为全国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00余项,研发中药及相关产品70余个,先后有16个产品实现了单品种年销售额超亿元。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颁发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有资格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与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招收留学生博士研究生,在韩国建设了世明大学孔子学院。创办中国首家为外国政要提供中医药体验服务的高端平台——岐黄国医外国政要江中体验中心。与中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江中集团共同创立中国首家“国家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南昌)试验区”。在葡萄牙、瑞典和突尼斯等国建立了中医中心,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中外高校组建了“全球传统医学研究院”。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已成为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努力把学校建设成高水平、有特色的世界中医药名校!
12021届江西中医药大学就业率
江西中医药大学本科就业率为88.04%。
22020届江西中医药大学就业率
江西中医药大学本科就业率为76.90%,专科就业率为86.85%。
32019届江西中医药大学就业率
江西中医药大学本科就业率为86.02%。
42018届江西中医药大学就业率
江西中医药大学本科就业率为93.02%。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江西中医药大学是一所医药类公办普通本科院校,设有保险学、运动康复、英语、应用心理学、医学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医养生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中药制药等专业,建校71年。
江西中医药大学(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国家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是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教育部指派的对口支援西部的高校,是“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医学类硕士研究生(预科)基础培训基地”,是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资格的高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江西中医药大学历史溯源于1951年创办的江西药科学校和1953年创办的江西中医进修学校。1959年成立江西中医学院;1969年5月,学校与江西医学院合并为江西医科大学;1973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江西药科学校基础上恢复江西中医学院;
2013年更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308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21亿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43.4万余册;有二级教学院(部)15个,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设有本科专业27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0余人(含独立学院8000余人)。
院系专业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有二级教学院(部)15个,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9所,设有本科专业27个,涵盖医、理、工、文、经、管、艺等学科门类。
2022年2月,学校新增音乐治疗专业、预防医学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拥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江西省一流学科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病)7个。
博士后流动站:中医学、中药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全科医学、中医肺病学、中医骨伤科学、伤寒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医养生学、中医诊断学、中医药信息学等
江西省一流学科:中药学、中医学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11月,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江西省一流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 。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医学、中药学、药学
国家级特色专业:药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
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药学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产学研结合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中药人才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制药、护理学、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保险学、药物制剂、中药资源与开发、音乐学
省级特色专业:中医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制药工程、公共事业管理、保险学、音乐学
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中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物制剂、应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省一流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生物医学工程、护理学、针灸推拿学、中药学、中药制药、中医学
在中药药剂、针灸推拿、中药炮制学等学科领域形成了突出优势。研发的中药制药系列关键技术和设备被100多家企业采用。原始创新成果——“热敏灸”理论和技术,揭示了针刺穴位和灸疗穴位的差异,开创了内源性热敏调控治疗疾病的新途径,开创了“北看天津针、南看江西灸”的格局。中药炮制学获批首批国家级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
直属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是江西省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有资格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之一。与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招收留学生博士研究生,在韩国建设了世明大学孔子学院。创办中国首家为外国政要提供中医药体验服务的高端平台——岐黄国医外国政要江中体验中心。与中国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江中集团共同创立中国首家“国家中医药教育国际化(南昌)试验区”。在葡萄牙、瑞典和突尼斯等国建立了中医中心,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等中外高校组建了“全球传统医学研究院”。
江西中医药大学是一本院校。江西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坐落在“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市。学校坚持“为国家改革发展服务,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弘扬“惟学、惟人、求强、求精”的校训;
学校以“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实践型、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为目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已成为以中医药教育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产学研结合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科建设情况。
江西中医药大学设有本科专业27个,涵盖医、理、工、文、经、管、艺等学科门类,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4个。中医学、中药学被列为江西省一流学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病)7个。
中医学、中药学、药学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江西省一流专业7个。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中医学专业“5+3”一体化招生资格,是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
以上内容参考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校简介
以上就是关于江西中医药大学是几本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学分高考网,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