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小伙985高校毕业4年后重新高考,背后故事是小伙爷爷是一名村医,父亲是一名医生,家里开诊所。小伙选择上专科 主要是学医,可以子承父业,继承家族企业。可以说这个小伙非常聪明,一毕业就有工作,不像我们毕业为了找工作发愁。小伙毕业之后就是老板,而且可以学以致用,帮助更多有需要人。看到这个故事,我支持小伙做法,毕竟家里不缺钱,能做家里都支持事情,也是好事。
小伙985毕业可以说前途一片光明,但是小伙选择重新参加高考,读医,不被好多人理解。但是小伙确实正确选择。毕竟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都有选择权利,没有对错之分。同时告诉我们,在面对孩子高考志愿选择这件事情上,我们需要尊重孩子选择,不要过多参与。高考是一次选择机会,不要太看中,毕竟大学毕业路很长,需要孩子自己去走。我们唯一可以做就是多鼓励支持孩子。
看到小伙选择学医,主要是受家族影响,治病救人,比高薪前途更重要。高考给我们是一次机会,我们需要抓住这次还会。到大学去学习更多知识,不要局限于未来那些固定工作,铁饭碗。我个人观点是,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只要我们认准事去做就可以,没有必要按照条条框框来约束孩子。给自己一次机会,给父母一次机会。
湖南这个小伙就是一个励志故事,告诉我们坐坐喜欢事情,比学历重要。即使我们当初选择错误,也可以毕业之后,重新选择。当我们选择错误时,需要吧这条路走下去,坚持下去。到了十字路口,重新选择就可以。其实我们人生也是一样,不要纠结当初选择错误,而是把现在事情做好。这个小伙第二次选择是鼓起勇气,我们也要一样,面对错误时,需要放手,鼓足勇气重现开始。
男生抗癌3年考上985又直博交大,这名男生背后为了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其实像我们的一般普通人的话,刚开始看到这样的一个消息,肯定是非常吃惊的,但是其实转念一想的话,我觉得,他肯定是承受了我们承受不了的,因为我们很多人没有去承受的一些压力和阻碍,也是因此他比我们知道了很多,这几年的话,尤其是我们可以拿我们自己来举个例子,我们自己的虽然都是身体十分健全的,并没有什疾病,但是就是因为高考这一场考试没有考出理想的成绩,最后上了一个一般的大学,所以说这在我这里的话也是你个小小的遗憾,但是对于他自己来说的话,与病魔作斗争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依然是自己一个人,而每时每刻苦学习的样子,确实感动了很多人,最终她的成绩也是很优异的,最后如愿考上了一所综合性实力较强的985院校,所以说在这里面的话,不仅心中有了敬佩之情,因为我觉得没有一个人可以像他那样有勇气的去做这样的事情,而且是这么有能力的事情,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的话都是非常难的,所以说我还是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他的励志故事之后,我们更应该去努力的,刻苦的去学习,因为我们现在这个年龄就去学习的时候,我们还能去干什么?所以说学习来说是重要的,一定要去,抓住这一个方法,只有这样的话,我们才可以去做,我们自己想做的一些事情,所以说在这过程中,虽然说是有一些困难,但是没有一些事情都是顺利的,一定会有困难,所以遇到困难的时候一定要迎难而上,加油就好了。
东北大学是我国著名的985高校,许多的学子都以进入这所学校为荣,今天我们介绍的主人公名叫宋琦,他在高三时被查出了白血病被迫休学,但是他凭借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了三年,最终重返学校并考入了东北大学,在东北大学毕业后他又以优异的成绩直博上海交大,宋琦如此励志的人生历程值得我们所有人学习。
宋琦在高三时因为腿部肿胀而引发高烧,父母在将他送到医院检查之后得知他患上了白血病,起初父母还瞒着宋琦,但是最终宋琦还是得知了真相,在那之后宋琦辗转于各大医院进行治疗,当时的他感到深深的绝望。
但是宋琦在一次无意间看到自己的父母偷偷的抹眼泪,他突然间醒悟,为了自己的父母他也不能够这样平庸的离去,他要参加高考。有了这个目标之后,他开始了自己的康复之路,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终于获得了可以进入校园读书的允许。
宋琦选择了进入高三学习,此时距离高考还剩103天,当时宋琦的身体各项机能还没有完全恢复,高三的学习的压力非常的大,这让宋琦吃了非常多的苦,但是宋琦凭借不服输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东北大学。
在大学期间宋琦依然对于自己的要求,他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定期进行穿刺检查身体,但是他凭借着坚强的毅力在学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他获得过国家奖学金和校级奖学金等多项奖励,综合测评成绩全专业第一名。而且他还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自己的病友,鼓励着自己的病友们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努力克服病魔。
在经过长达6年的治疗之后,宋琦的白血病基本上已经痊愈。而现在他又迎来了自己学业上的另一个高峰,收到上海交大直博的预录取通知。
宋琦的人生足够励志,他那种自强不息坚持抵抗病魔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
导语:我们需要相信,起点往往只决定毕业的前几年,通过努力,还是会慢慢弥补上起点上的差距,这只是时间和是否用心的问题。分享一篇大学励志文章,欢迎阅读。
没上过985高校,但仍能过好这一生
文/旅人记
1.
2011年,我以高考分数超过一本线10分的分数,来到了离家上千公里的南方城市。我入学的学校在当地是一个二本学校,可是那时却在我们那个偏远落后的省份按照一本分数线招生。
说实话,刚入学的时候,因为知道这件事,还默默难受了一阵。后来,我便很快进入状态,按时上课,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每年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校级奖学金都拿遍了。
大四的时候,我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了保送研究生的资格,我决定继续读研究生。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我。
可是,在联系研究生学校的时候,被现实冷冷地打倒了。因为我来自一所普通的二本学校,即使在自己学校内专业排名第一,可是仍然抵挡不住“出身不好”带给我的种种不便。
很多招收报送研究生的985高校,都在招生简章上清楚地写到“原则上只招收985、211工程的本科毕业生”。我那时极度天真,因为看到是“原则上”,所以总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
我先是试着联系本科学校所在省份的一所985学校,因为一直没有收到回复。我鼓起勇气给这所学校的招生办打电话,对方一听我来自一所二本学校,就告诉我“你试试其它学校吧”。我也试着联系了其它有着同样专业的985高校,也被纷纷拒绝。我知道,一方面因为我本科学校的原因,当然还有另一个原因是我自身还不是足够优秀。
就这样我从最初的985高校,把目标降到了211院校。但是由于我自身专业的限制,很多211院校专业实力并不强。反而,一部分普通一本高校在专业实力上,还排在前列。就这样经过很长时间的纠结和挣扎,我最终选择了一所既不是985,又不是211的普通高校。
幸运的是,带我的导师却是本专业学术界的大牛,在他的带领和指导下,我对专业有了重新的认识。因为导师要求严格,这一年来,我的阅读量大大增加,甚至超过了本科四年读书的数量。
我的视野和格局也在逐渐提升,我感谢两年前自己的选择。幸好我没有选择不要命地去选择那个“看不起我”的985高校。
2.
本科时候,我认识一个学姐,她比我大两届。当时她的成绩很优异,但是因为本科没有参加其它的活动,所以并没有获得保送的资格。于是,她自己考研,数学接近满分,最终被本科学校所在省份的一所985高校录取。
那时候,我刚刚上大三,觉得她简直是一个大神,优秀到不行。后来,她去读研究生了。我们之间的联系也渐渐少了。于是,她研究生期间的生活,我了解得真的不太多。
上个月,我回到本科所在学校的城市,约她出来吃饭。学姐的样子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摘掉眼镜换上了隐形眼镜,运动鞋换成了高跟鞋,牛仔裤也换成了OL风的阔腿裤。这时她已经毕业,并且已经顺利地在当地一家公司找到工作。
她告诉我,其实研究生毕业也就那样,工资比本科生高不了多少,上班的日子太无聊了,老板不好等等。从她的语气中,我听说了她对现状的种种不满。饭后,我们互加了微信。过两天我也回到学校,又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
可是,自从我加了这位学姐的微信,几乎天天都能够看到她在更新朋友圈。尤其是每天午饭过后,她会连续发几条朋友圈,内容大多是“活儿都干完了,好无聊”,“今天空调开得太足了,热……”,“今天提前下班~”,以及“今早让同事帮忙打卡,多睡了半个小时”,然后配上自己的自拍照,等等诸如此类的内容。
我突然在想,当年那个勤奋努力、每天6点起来准时泡图书馆的学姐哪里去了。而今呈现在我面前的竟然是这样一个爱抱怨、投机取巧的陌生人。
我想不出,曾经那所我们纷纷向往的'985高校,如何用三年的时间,就培养出来这样一位学姐。我似乎看到了学姐未来5年,甚至10年的样子。在一家300人左右的公司,一直做一个小职员。
这样的状态,如何过好这一生?
前几天,网上有一篇题为《30.4%的北大新生竟然厌恶学习,只因得了“空心病”》被疯狂转发。并且也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议,很多人怀疑这个数据,也怀疑这篇文章是在恶意针对部分群体。抛开这些不说,我们还是可以看出,目前高校中一定存在这类的现象的。很多同学就算经过了高高的选拔,进入名校,却因为入校后缺乏规划,没有继续保持奋进的心态,最终也许就会碌碌无为过完一生。
3.
年初的时候,我在一个写作平台上关注了一位作者,最初关注这位作者的原因是她总是分享一些生活中的小事、小技巧,简单实用,也很接地气。后来我就一直关注她,慢慢才知道,她原来是一个90年的女孩子,在一个三线城市读了一所三本院校,后来北漂,用6年时间已经在北京买了两套房子,买了车,出了3本书,并且已经结婚。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这样的生活,是很多我这样的人,想都不敢想的。这样的一个女孩子,如何将自己的生活经营得这么好?
直到最近,我加入了她组织的社群,和一帮积极进取的人一起努力,想要做出一点改变,取得一些进步。我通过她组织活动以及一些做事方法,才知道她之所以取得上述的那些成就还是有原因的。
我们大家加入这个社群,每个人需要支付19元的成长门票费用,19元对于很多人来说,还不到一杯咖啡钱,自然很多人都能够接受,并且乐意付出。群里目前大概有100多人,这样一来,她就能够得到一笔小的收入。
刚加入这个群之后,大家七嘴八舌,于是这个群就从早到晚就没有停过。一直有人不断地提问。这位组织者就在群里设立了群规,即白天(早上8点到晚8点)群里禁言,目的是为了大家好好学习和工作,违规的人发红包。你看,这样的一种方式,既让人感觉到这样是为了大家能够好好工作,不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偶尔还能够通过发红包的形式造福自己和大家。
后来,我们进行分组,她也是很快地分组,并且一边分组,一边发公众号的文章。
我惊叹于她的财商、情商和智商。这样的人不成功,什么样的人成功?难道是那些成天负能量、爱抱怨的人成功?
这时,我再回头看她,即使是一所三本院校毕业,和985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研究生的学历,但是丝毫不影响她规划自己的人生,并认认真真的实践。
我们很多人经常抱怨,现代社会竞争太大,那些用人单位经常会对“出身不好的”毕业生很多限制,于是那些非985、211高校的毕业生就要在一出学校就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
事实上,现实确实很残酷,这一点我自己亲身经历。就连学校和学校之间都要带着有色眼镜,就别说社会、企业和学校之间。社会和企业用学历、毕业学校这些硬性的标准来衡量人才,确实也是最快、最直接的方法。很多时候,直接关系着高校毕业生的起点。
但是,重点却在于我们自己,我们需要相信,起点往往只决定毕业的前几年,通过努力,还是会慢慢弥补上起点上的差距,这只是时间和是否用心的问题。
即使没有上过985高校,也仍能过好这一生。
以上就是关于湖北一小伙985高校毕业4年后重新高考,背后有着怎样的励志故事?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学分高考网,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