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军委改革决策意图,拓宽从士兵中选拔生长军官渠道,从源头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吸引高考成绩优异、具有发展潜力的士兵,2020年开始试点对“双一流”(国家一流建设大学、一流建设学科)的在校生士兵(保留入学资格或保留学籍入伍)免试攻读军校。
达到本省份一本控制线(实行本科批次合并录取控制线的省份,高考文化成绩达到自主招生控制线),军事共同科目考试成绩优秀,志愿献身国防事业,符合军队院校招收学员政治条件、身心条件,以及士兵报考军队院校的其他条件。
首先,双一流大学的人才走进军营是大势所趋。
随着我军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现代化军事人才的素质要求也水涨船高,集中表现在学历要求越来越高。站在这个高度看,双一流大学毕业的文职人员、双一流大学入伍的士兵、双一流大学毕业后入伍的直招军士、双一流大学毕业特招的技术军官、双一流大学背景的指挥军官都会逐步会出现,这是正常现象,也是必然阶段。
目前来说,双一流文职今年大批会来,双一流大学入伍的士兵也屡次在新闻中出现、双一流大学毕业的特招技术军官因为太多也不大肆宣传了,只剩下两种人还没有完全覆盖:军士和指挥军官。
随着军士退役安置条件的大大改善,比如可以干到逐月领取退役金,工资待遇可期的更加优厚,相信未来也会吸引大量双一流毕业生到部队为国奉献,比如补充技术岗位的军士。而基层指挥军官如何吸收双一流大学生人才,成了最后一块政策空白。“免文化考试入军校”这个政策就是填补这个空白的一个探索。
其次,双一流大学人才成为军队人才的入口得以拓展。
以军队院校的需求看,亟需双一流大学的本科生、硕博、教师、院校管理人才。目前主要获得的是毕业生、以文职人员的方式引入的。但教师和院校管理人才较少,特别是院校管理人才几乎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相信后面很快就会有的。
还有一条路已经运行很多年了,这就是在读本科生进入部队当义务兵,在大学保留学籍这种模式。但这种模式有个弊端就是越是好学校来的,越不愿意留队,双一流院校进来的更不愿意留,普遍选择到期退伍回去读大学。原因很多,其中转军士后安置没优势、地位不如早早返回社会、长期来看发展前景不如名校毕业的大学生,且学历升级(留队的话地方学籍取消,学历变高中了)、恋爱、留学、经商、从政等都受影响。一小部分愿意成为军官的人才面临学历作废、重新参加军考读大一,也可能不愿意走这条路。有人可能会说,这部分人可以毕业后再来当兵然后提干啊,实际上提干是一种指标管控行为,拿不到指标,名校也提不了了。
笔者见过一个名校毕业的,毕业后入伍两年提干没指标,特别愿意当军官,但只能参加军考考过来,重新上了一遍大学还赶上4+1一年,毕业时年龄偏大职级偏低,任干时间又不够不能提拔,手拿三个本科文凭快到服役最高年限。当然这是个别情况,但毕竟这部分名校生的选择多了一些,免试上军校至少对这部分人才产生了一些吸引力。
再次,降低了地方征兵成本。
前几年征集大学生士兵的政策出台后,征兵部门为了完成任务多方协调,给大学生士兵争取到了转专业、高额退伍补助、考研加分、补偿学费、落户大城市、考公加分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这些实际都是地方政府和全社会要支付的成本。在军内却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比如同兵不同补、兵营两年游、死活不留队、义务兵军士军官责任与待遇倒挂现象。
双一流大学的大学生士兵征集要消耗很多成本,两年就回来地方必须支付更长远的成本比如户口指标、考研加分、公务员指标等。地方说人我花大价钱给你招来了,你不会用、用不好人家要回来不怪我,他们回来我还得掏真金白银,如果他们能留队上军校变军官,给人家一个出路,征兵成本自然降低甚至可以等退伍时再说。
地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征兵成本降低后,自然可以把有限的资源拿来做别的,甚至赋予部队更多的地方性保障。比如可以把户口指标拿来给引进人才、降低转业安置随军落户对户口的限制要求等等。
最后,有助于大量非热门专业的就业。
众所周知,今年就业形势严峻,尽管双一流大学牌子硬朗,但就业也难于去年,君不见众多大学开始面向未就业毕业生招收第二学位吗?这就是让他们再学一学,两年后再毕业。
军队的专业需求尽管自己也说不清楚是什么,但明显和地方有结构性不同。比如哲学、政治学、历史、法学(这几个都去搞政工)、管理学(去军务)、文学(写材料)、新闻(不解释)、体育、音乐、美术(出板报)等专业有大量的需求,这些专业在地方就业不好,而军队自己却嫌弃它们不直接提供战斗力,各院校也都无法花大力气培养,另外文职的岗位直接招就行也不用着自己使劲培养。这些专业的双一流大学生入伍后过一年直接去读军校,毕业当军官收入比在地方好,这些专业人才不也就就业了吗?而且顺理成章服务部队了,这是个人、地方大学、组织的三赢局。
编辑搜图
当然,新事物的出现也会对现有秩序产生一些影响:
第一,会对考军校带来一定影响。
指挥类生长干部主要分士兵生和青年学员。对于双一流士兵免试生来说,就是少考个文化课而已,但是和其他士兵生一样需要重新读四年大学,就看他占不占考学指标的问题,具体政策不清楚。这对于青年学员是有影响的。
青年学员考军校分数相当高,往往要高过不少双一流院校,对于考不上军校的学子来说,先低分考个末尾双一流院校再当兵一年免试入军校也就损失一年军龄而已,但得了个好处,低分录取上军校!还当过士兵,更了解部队,生长经历比没当过士兵的青年学员好,从军旅长期发展来说,显然是赚到了。这种情况特别可能在兵源大省出现,如山东、河北、河南、东北、湖南等地。
第二,不能太想当然地认为这些人才进来以后又有地方特长又懂指挥。
地方大学学制4年,这个政策其实仍然是第一年入伍最好,这个阶段,地方双一流大学的专业也其实没讲什么,通识课上了一小部分而已。当兵一年用不着,知识还给大学一部分,专业本来就没学什么,所以实际上得到的是比较聪明好学的、通识基础相对牢固一些、具备部分基层经验的军校生,本质还是军校生,并没有生成什么新的特殊物种。
第三,大学生士兵提干难度也许会提高。
如果双一流大学生免试读军校,那么他们没有离队反而去读了军校,毕业后必然会分配占掉部分现役岗位,考虑到“前慢”的大环境,对其他类型生长干部的整体需求会进一步压缩。另外,军考实际上原来也可以拦住部分士兵考学的,也就是说存在考不过的可能,现在双一流的不考直接上了,非双一流的士兵考学难度会更加增大。
其他方面的不确定因素也有。比如这批人进来是单独编班还是拆分到其他学员队、这批人如何管理、双一流大学学过的科目是否承认等问题当然都存在,但估计重要性没有那么大,也应该好解决。
总之,双一流大学入伍大学生士兵相信会逐步增多,当然不排除一开始来的可能是体育特长生等,高分的不用不服气,职业特殊,人家善于奔跑,确实很适合老野等第一任职需要。饭要一口一口吃,看到这批人发展好,其他的人才会逐渐来的。最终,五湖四海的人都愿意来,都可以为强军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一,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士兵免试上军校,是从2020年开始的,目前只是在部分地区进行试点,没有全面实施。
第二,免试免去的是文化考试,报考军校还有军事技能考核,军事技能考核不合格是直接淘汰的,每年因此淘汰的士兵还是不少的。
第三,士兵报考军校,不是所有的军校都可以报考,只能报考本军兵种范围内的1-2所军校,而且是先填报志愿,后考试。绝大部分是指挥类专业,少量的后勤和技术类专业。
双一流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能免试入读军校,这是最新政策为贯彻落实军委改革决策意图,拓宽从士兵中选拔生长军官渠道,吸引高考成绩优异、具有发展潜力的士兵,今年开始试点对“双一流”(国家一流建设大学、一流建设学科)的在校生士兵(保留入学资格或保留学籍入伍)免试攻读军校。此类士兵的高考文化成绩需达到本省份一本控制线,军事共同科目考试成绩优秀,所学专业符合军队建设需要,且满足军队院校招收学员政治条件、身心条件,以及士兵报考军队院校的其他条件。
对于执行重大任务和参加一线抗疫的士兵考生,军队研究明确了考试加分分值和情形,并适当放宽执行维和、护航等任务士兵报考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服役年限要求。
双一流免试读军校需要高考文化成绩需达到本省份一本控制线,军事共同科目考试成绩优秀,所学专业符合军队建设需要。
满足军队院校招收学员政治条件、身心条件,以及士兵报考军队院校的其他条件。对于执行重大任务和参加一线抗疫的士兵考生,军队研究明确了考试加分分值和情形,并适当放宽执行维和、护航等任务士兵报考士官职业技术教育服役年限要求。
开始试点对“双一流”(国家一流建设大学、一流建设学科)的在校生士兵(保留入学资格或保留学籍入伍)免试攻读军校,旨在吸引高考成绩优异、具有发展潜力的士兵。
双一流免试读军校介绍如下:
符合免试入学条件的考生,可在本单位士兵考学招生计划内选择填报与大学所学专业、服役岗位专业相对应的专业志愿,或者步兵指挥专业志愿,如志愿填报不符合有关要求,且不服从调剂,将不予投档录取。
从源头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吸引高考成绩优异、具有发展潜力的士兵,今年开始试点对军事共同科目考试优秀且所学专业符合军队建设需要的“双一流”在校大学生士兵。
以上就是关于双一流大学免试考军校是不是真的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学分高考网,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