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双一流大学有42所(A类36所,B类6所)。
名单: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扩展资料
双一流遴选认定:
一、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落实“四个服务”要求,加强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内涵发展,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积极探索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
二、鼓励和支持高水平建设。“双一流”建设的目标是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前列或行列,是突破性工程,重在扶优扶强、引领示范,必须坚持高水平、鼓励高水平、支持高水平。
三、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把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作为遴选“双一流”建设高校的重要因素,把“211工程”“985工程”等作为重要基础,发挥“双一流”建设对区域、行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
参考资料来源学分高考网—双一流
全国“双一流”大学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
A类36所: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B类6所:
东北大学、郑州大学、湖南大学、云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疆大学。
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河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石油大学、
成都理工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
西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青海大学、宁夏大学、
石河子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
双一流大学共计147所,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南大学等。
2022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轮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共计147所大学,在第一轮140所基础上新增了山西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湘潭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等7所高校,另外此轮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双一流大学评选分析
14类国内第三方评价:
一是人才培养类,体现高校人才培养水平,涵盖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二是学科水平类,体现高校学科水平三是贡献奖励类,体现高校学科的社会贡献四是政策导向类,综合考虑高校服务国家重大需求、重大发展战略布局以及政策连续性等因素。
2、高校认可度较高、客观性较强的的国际第三方学科评价,体现各学科点的实力水平及国际影响力。
3、依托选定的上述第三方评价,专家委员会论证形成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认定标准,突出考查有关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科水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贡献度等。评价大学办学质量是一个世界难题,国内外从来没有一个评价及其标准能够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
此次遴选认定制定的标准,是在现有条件下比较科学合理、共识比较广泛、负面影响比较小、相对最可行的标准。
双一流大学一共有137所,其中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
世界一流大学(42所)。
世界一流大学也可以分为两类,世界一流大学A类院校和世界一流大学B类院校,其中A类院校36所,B类院校6所。
世界一流大学A类院校:
清华,北大,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以及国防科技大学。
学分高考网-一流大学
全国双一流大学名单一共有147所,分别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具体名单如下:
其中南方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医科大学、上海科技大学、湘潭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山西大学这7所高校是本次新入选的大学
双一流指的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国家于2017年提出的战略性教育目标。“双一流”是中国在高等教育领域提出的继985工程、211工程之后的又一项国家战略,旨在提升中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实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就是关于全国有多少所双一流大学?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学分高考网,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