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10676。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和考研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
院校代码:
10676
所在省份:云南省
所在城市:昆明市
办学层次:本科
办学性质:公办
学校代码(含前5位省份代码):4153010676
云南农业大学(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YAU),简称“云农大”,坐落在春城—云南省昆明市,为云南省属重点大学,入选国家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2011计划”建设单位、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高校,拥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设有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
云南农业大学历史可追溯到1907年创办的云南农业学堂,1938年国立云南大学农学院创办,建址昆明市呈贡县;1958年独立建成昆明农林学院,迁址昆明北郊黑龙潭。1962年滇南大学、滇西大学并入昆明农林学院,1969年搬迁至大理州宾川县,1970年迁至原曲靖地区寻甸县,1971年与云南农业劳动大学合并成立云南农业大学,1980年搬回昆明北郊黑龙潭。2004年,云南省建筑工程学校、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并入云南农业大学。2014年,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并入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工商学院代码
院校代码:5350
云南工商学院(Yunnan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嵩明职教新城,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中国云南省境内民办高校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99年的云南爱因森科技专修学院,2004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2011年云南爱因森软件职业学院升格为云南工商学院。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总占地面积1103亩,纸质图书200万册;下设9个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34个,专科专业27个;有全日制在校生33000余人,教职工1850余人。
院系专业,截至2019年10月,学校下设11个二级学院,有本科专业34个,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医学、教育学、艺术学、文学等7个学科门类。
红河学院的院校代号即院校代码为10687。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简介:
红河学院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市,是一所云南省省属公办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州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蒙自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组建而成。
截至2020年4月官网显示,学校占地1166余亩,建筑面积33.5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8.08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4075人。据2020年4月官网显示,学校开设66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分布在文、史、法、理、工、农、经济、管理、教育、艺术10大学科门类,32个专业类。
2022年红河学院开设的专业有:经济与贸易类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经济学类的经济学专业、社会学类的社会工作专业、体育学类的体育教育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等。
历史沿革
前身溯源:
1958年云南省蒙自第一中学并入蒙自师范学校。
1961年蒙自师范学校(附属中学,原云南省蒙自第一中学)独立办学并改建为云南省蒙自第一中学。
1978年昆明师范学院(红河师范班)创建(合署)。
1978年昆明师范学院(红河师范班)、蒙自师范学校合并组建蒙自师范专科学校。
1986年蒙自师范学校独立办学。
1992年蒙自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
1984年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创建。
合并发展
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组建为红河学院。
2004年12月,红河学院越南留学生开学典礼举行。
2008年6月,红河州越南研究中心在红河学院挂牌成立。
2011年9月,红河学院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合作办学项目暨2011级新生开学典礼在越南太原大学(太原校区)举行。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4月官网显示,红河学院有在编教职工总计923人(其中:专任教师682人),有外聘教师197人。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39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教师495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265人,有“国贴”专家3人、“省贴”专家4人、“省突”专家2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云岭教学名师2人,省部级教学团队4个;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9人,省级教学团队2个。
科研成就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升本以来,共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9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89项、地厅级科研项目364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5项、横向科研项目190项、学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5项;获授权职务发明专利21项、获授权职务实用新型专利191项;出版著作246部;发表学术论文8065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944篇、核心期刊论文1741篇。
学术资源
据2020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1041572册,电子图书100万册,数据库7个,每年订阅印刷版、电子版报刊多达9082种,年新增图书为生均4册。其中,教学、科研用书达到了馆藏图书总数的71%左右,与学校所设专业相关的专业期刊约为期刊总数的80%,学科核心期刊大约占专业期刊的40%。
学科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4月官网显示,学院拥有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1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1个。
截至2020年4月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及特色专业4个,省级小语种重点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3个,省级卓越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个,同时学院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6项,省级精品课程13项,校级精品课程13项。
红河学院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根据地方社会发展、产业振兴、技术进步的需要,坚持学校定位面向地方、人才培养面向应用、专业结构对接产业、专业定位面向行业的思想,不断充实应用型大学内涵。
学术科研
截至2020年4月,学校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研究基地子基地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基地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人、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2人。
人才培养
学校密切结合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积极为地方培养合格人才。建校以来,已为地方输送几万名毕业生。升本以来,学校围绕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加强合格本科建设,基本构建起本科教学体系,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深化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理解,构建起“通识课、学科平台课、专业课”三大课程模块,着力建设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学分制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起以学分制为基础的教学管理体系实施“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开展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教学建设工作,构建起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体系,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以规范和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基础的管理及评价体系,建立起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本科教学有效开展,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已经从单一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师资,转变为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活跃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领域,本科办学效益逐步显现。
社会服务
随着学科专业结构的逐渐优化和办学内涵的不断丰富,学校的服务面向趋向多样化发展,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增强。目前,面向红河州产业行业发展需要,学校重点支持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通过与重点企业或产业园区进行合作,加强技术研发,协同创新,促进技术转化应用,使学校成为红河州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面向红河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学校重点支持越南研究中心、云南国际哈尼阿卡社会历史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区域经济研究中心、建水紫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滇南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机构,主动深入政府、行业、企业,探讨亟需解决的社会难题,组织校内外力量,联合攻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充分发挥学校的“智库”作用。同时,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专业增加、规模扩大、层次提高非学历培训从单独面向红河州师资培训发展为面向全省的高层次的师资培训,从单一的师范类培训转向多行业职业培训,面向企业、政府、社会的培训工作逐步拓展与深化。
校园文化
学校努力建设体现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逐渐形成了一批体现“国门”特色、民族特色为主的文化品牌。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紧紧围绕学校“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应用型”办学特色,围绕学校国门大学建设的新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贴近学生实际,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积极开展少数民族节日公园、校园榜样人物评选等校内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开展少数民族宣讲团宣讲为代表的校外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了以学术性、文体性、实践性、兴趣性等为主要内容的立体校园文化体系,体现“国门”特色、民族特色为主的文化品牌逐渐形成。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特色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校级特色专业:工商管理、应用心理学、应用统计学、植物保护、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舞蹈表演、国际政治、视觉传达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省级重点专业:越南语、泰语、化学
省级特色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工程
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民族学
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电气工程
云南警官学院代码是11392。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云南警官学院(Yunnan Police Officer Academy)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是云南省教育厅与云南省公安厅共建、以公安厅管理为主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
云南警官学院始建于1950年;1978年开始中专学历教育;1984年开始大专学历教育;
2003年升格为本科院校并更为现名;
2013年该校取得招收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格。
教学建设
截至2014年11月,该校建设有3个国家(省部)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1个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1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门国家(省部)级精品课程、39门校级精品课程。
特色专业
国家级特色专业:禁毒学
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禁毒学
省级特色专业:禁毒学,治安学(特警方向)
学科建设
截至2015年6月,该校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并于2013年取得招收警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资格。
省级重点学科:公安技术
院系专业
截至2015年6月,该校设有禁毒学院、反恐怖学院、刑事侦查学院、治安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网络安全学院、研究生部等10个教学单位,开办有15个本科专业,14个专科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15年8月,学院有教职工477人。其中,正高、副高职称162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184人。其中有1名全国优秀教师、2名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师、2名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1名全国公安模范教育训练工作者、1名全国公安优秀教育训练工作者、11名省级教学名师、3个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省级教学团队,100多人成为省(部)级专家。
合作交流
截至2014年11月,该校已与泰国皇家警察尉官大学、柬埔寨警察学院、老挝人民警察学院、缅甸中央警察训练学院、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司法学院、澳门科技大学、澳门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关系。与多所中国国内外著名大学、警察机构、警察教育机构等建立了良好交流合作关系。
科研机构
截至2014年11月,该校有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此外设有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禁毒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等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2003年至2010年,该校先后立项完成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69项(其中,国家级19项,省部级以上129项,多项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十一五”期间,发表学术论文644篇。
馆藏资源
截至2015年5月,该校馆藏图书118万余册(含电子图书),各类期刊890余种、共享9个中外文期刊、视频数据库,自建4个公安类特色数据库。
以上就是关于10676是哪个学校代码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学分高考网,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