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不能被统招大学录取,如果还想读大学,除了出国留学、复读外,可以选择以下几种途径读大学: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网络大学、民办大学。
■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被称作“没有围墙的大学”,“宽进严出”、学习方式灵活,费用也较低,考试难度大这是自学考试的特点。但有的学校通过率会很高。
■成人教育
成人高考同普通高考类似,采取考试入学的方式,其考试科目与考生高中所学的知识是相通的。一般说来,成人高考难度比普通高考容易很多,又不像自学考试那样没什么准入门槛,学习形式多样,是一种宽松的成才方式。考生通过成人高考完成了专、本科的学业后,将获得国家承认的相应的高等教育学历证书。但是成人高考后的学习没有正式大学严格,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偏少。
■网络大学
网络大学的特点是,依托于名校,采用现代远程教育模式,费用也较低,学习方式灵活。开设的专业多是以计算机技术应用、管理等应用学科专业为主。但是报读学生必须要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和自制力,另外,网络大学发展比较晚,大多数还不太规范,考生需要慎重选择。
■民办大学
民办学校为落榜生提供了接受学历教育的机会。“宽进严出”,机制灵活,开设专业比较多。大多数民办高校进去后学生也要参加自考才能拿到国家承认的学历,必须能把控自己,坚持学习的人才可以顺利通过,但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享受大学生活,大一考过两次就没有信心,所以会选择放弃自考,有的直接退学寻找其它出路。另外,大多数民办大学学费、住宿费及生活费用比较高,对家庭的经济压力过大。
中专生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成人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学生,这些中专生如果想要升入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学习有哪些途径呢?本文整理了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专生考大学的途径
1、参加普通高考
参加普通高考对于中专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因为中专主要是侧重于技能培养,对于书本上的知识,并不想高中一样那么看重。所以在应对高考的问题上有一些难度。
如果你想要你是中专生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考大学,那么就一定要清楚普通高考的科目设置,之后可以有目的有侧重点的来准备学习。现在高考改革后科目一般设置为3+3,第一个3就是语文、数学、英语是必考的,第二个3是指在剩下的学科中再选出三科,作为高考选考科目。这是中专升大学最难的一种途径,也是含金量最高的一种。
2、对口升学招生
对口升学招生是指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和综合高中职高班的应历届毕业生,主要考试文化课,语文、数学、英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达到一定分数线后,由本省自行选录。有专科、本科两种选择。对口升学招生考试一般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组织,在本省院校中实施招生,天津市和山东省以春季高考的形式进行对口升学招生。
3、高职院校单独招生
高职单独招生是教育部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多样化选拔录取机制,在全国部分省市进行的一项招生考试改革试点。
高等职业教育单独招生,属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专科层次,由经批准单独招生院校自主组织命题、考试、阅卷、录取。作为国家授权学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在高考前完成录取工作。按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规定,经单独招生录取确认后,考生不再参加全国统一的普通高考,未被录取的考生可以继续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职业教育师资和特殊教育是高职单独招生的两种特殊形式。
高职单独招生一般在本省内实施,2015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继续开展外省高职单独招生试点工作。
4、五年一贯制大专招生
五年一贯制大专:又称“初中起点大专教育”,招收参加中考的初中毕业生,达到录取成绩后,直接进入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习,进行一贯制的培养。学业期满颁发国家教育部统一印制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证书》,此学历为国家承认的全日制大专学历,证书注明五年一贯制专科字样,与三年制专科字样基本无异,颁发就业报到证。大专毕业后还可参加普通专升本考试,继续深造大学本科学历。
中专考大专最低需要多少
不要想着最低需要多少分,而是正确度量自己的实力,坚定自己的信心,认真复习可能会考到的内容,以最好的姿态去迎接考试。
中专生考大专,分数一般不高,但是录取分数的高低因报考学校的不同而不同。
中专生考大专,有两种途径:
一是高考,二是单招。高考时录取分数相对高一些,尤其是一些有名气的老牌大专院校,可能接近本科三批的录取分数线。但是大部分院校录取分数不高,300分以上随便报就可以录取,200分以上就有很多院校可以选择。而单招则是中专生上大专的捷径,大部分院校只要报考,几乎100%录取,所以分数不是问题,建议中专生走这条路。当然,部分学校报考人数多,录取的可能小一些,要事先打听清楚再做决定。
以上就是关于读院校后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升大学?全部的内容,如果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学分高考网,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更新的动力!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热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