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考研

2023考研:蕴含马原哲理的成语短语们,要学会举一反三!

发布时间: 2023-02-01 09:24:02
2023考研:蕴含马原哲理的成语短语们,要学会举一反三!

摘要:考研政治比较抽象又重要的当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这是每年政治出题的重点、考点、失分点。这部分经常会有这样的题型,说一个成语或者名言让你说出里面蕴含的哲学原理,今天帮帮就为大家总结了常见短语中蕴含的哲学原理。但是这样的短语名言很多,不可能全部列举,所以大家要学会举一反三哦~
1、守株待兔
解析:这个成语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观点,想问题、办事物没有从客观实际出发,把事物的个别现象当成了一般规律,把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当成了必然联系。
2、田忌赛马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够引起质变。掩耳盗铃。
解析:这个成语违背了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试图以主观愿望代替客观现实。画饼充饥”、望梅止渴”、郑人买履”、削足适履”等,都属此意。
3、刻舟求剑
解析: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物质是运动、变化的。
4、揠苗助长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生物成长过程是遵循一定规律的,试图用主观意志代替客观规律性,必然要受到惩罚。又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等亦属此类。
5、按图索骥
解析:这个成语反映了一种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
6、智子疑邻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立足点不同对客观事物反映结果也不同。
7、审时度势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看问题、做事情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和客观条件结合起来。
8、对症下药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如,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指纹,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等都包含了这一原理。
9、对牛弹琴
解析:这个成语比喻不分对象,用同一方式对待不同的事物,违背了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又如,张冠李戴”、良莠不分”、不分皂白”等同属此类。
10、画龙点睛
解析:这个成语是说在工作中要善于抓重点,抓关键。符合主要矛盾的原理。又如,擒贼先擒王”、牵牛要牵牛鼻子”、好要用在刀刃上”等同属此理。
11、本末倒置
解析:这是违背了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不分主流与支流,主次颠倒。又如,喧宾夺主”、得不偿失”、兼收并蓄”、良莠不分等,亦属此类。
12、唇亡齿寒
解析:体现了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如同唇齿相依。又如,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河有水小河满,小河无水大河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同属此理。
13、竭泽而渔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的是一种违背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它看不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只顾眼前利益,忽视了事物前后相继发展过程的长远利益。又如,杀鸡取蛋”、毁林种田”等,同属此类。
14、看相知命
解析:这个成语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把两种互不相干的事情强拉硬扯在一起,臆造出一种联系”。又如,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彗星,不祥之照”等,同属此类。
15、故步自封
解析:这个成语是形而上学的观点,它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发展,而是用静止的观点对待事物。又如,因循守旧”、墨守成规”都属此义。
16、水滴石穿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即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的变化。又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契而不舍,金石可镂”等,同属一理。
17、适可而止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了适度的原则。由于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时,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这就是掌握尺寸,坚持适度。又如,过犹不及”、物极必反”等都是这个道理。
18、瞎子摸象
解析:这个成语反映了只认识事物表面的、片面的现象,而未认识事物的本质。它告诫我们①看事物要坚持全面观点,克服片面性;②要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占有感性材料必须全面完整;③要透过现象去认识事物的本质。
19、杞人忧天
解析:这个成语的错误在于否认物质运动的是有客观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的为转移。
20、声东击西
解析:事物的现象有真假之别,声东”是假象,击西”是真象,其本质是迷惑敌人,保存自己。又如,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同属此理。
21、买椟还珠
解析:这个成语说的是古时候有一人,看到装珍珠的盒子精美,于是出高价买了盒子,而把宝贵的珍珠却还给了卖者。比喻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22、邯郸学步
解析: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向别人学习之前,先要搞清楚别人的经验是不是真的好,是不是适合自己,能不能学得来。如果生搬硬套,机械模仿,只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贻害无穷。又如,东施效颦”、囫囵吞枣”等同属此类。
23、讳疾忌医
解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隐瞒疾病,不愿医治。它的错误在于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一切科学认识的首要前提。
24、吹毛求疵
解析: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吹开皮上的毛来寻疤痕,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寻找差错。它的错误在于混淆了矛盾的主次方面,看问题抓不住主流。
25、趋利避害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矛盾是客观和普遍存在的,我们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客观、普遍性,故而我们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掌握矛盾的客观规律,以便积极地缓和矛盾,使得事物的发展朝着人们所向往的有利方面发展。扬长避短”也是这个道理。
26、怨天尤人
解析:这个成语的错误在于割裂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27、釜底抽薪
解析:这个成语告诉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是做好工作的关键。
28、防微杜渐
解析:这个成语蕴涵的哲学寓意有:①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②矛盾次要方面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29、胸有成竹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了意识是对客观事物能动的反映。
30、依葫芦画瓢
解析:这个成语的错误在于:①否认了矛盾的特殊性;②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违背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照猫画虎”也是犯了这种错误。
31、盲人骑瞎马
解析:这个成语比喻离开正确理论指导的实践,是一种盲目的实践。因为正确的理论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因而它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32、欲速则不达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的哲学原理有:①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作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因此要重视量的积累;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3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了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制约。
34、知人知面要知心
解析:这个成语比喻感性认识需要上升到理性认识。因为感性认识只是对事物表面的、片面的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是对事物内在的本质的认识。
3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又如,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等同属此类。
36、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解析:这个成语违背了矛盾普遍性的原理,是用一种片面观点看问题,搞一点论,否定两分法。又
如,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等同属此类。
3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同一事物,由于个人的知识结构不同,看法也就不同。例如,一张《清明上河图》,画家是从美学角度看的,经济学家是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史学家则是从社会历史角度看的。
38、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物质和运动是密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物质是运动的载体,运动也离不开物质。
39、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
解析:这个谚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中现象与本质的这一对范畴。
40、天灾不由人,抗灾不由天。
解析:这个谚语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它坚持规律客观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41、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解析:这个成语所体现的哲理是:①矛盾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②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收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得到发展。
42、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等成语也
是这个道理。
43、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解析:这句话说明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44、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解析:这句话都强调了任何事物都处在因果联系之中,要求我们自觉树立因果观念,增强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又如未雨绸缪”、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等都是这个道理。
45、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
解析: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是: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②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③矛盾双方(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46、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解析:这句话是说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又如,后生可畏”、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等同属此理。
47、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解析:这句话说明外部环境对事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即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又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名师出高徒”、哥们义气害死人”等都说明了外因的作用。
48、师傅引入门,学艺在个人。
解析:这句话说明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外因作用再大,也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否则,再高
手艺的匠人也朽木难雕”。
49、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解析:这句话认为谋事在人”,即承认人的能动作用,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认为成事在天”,即事情的成败完全由客观必然性或某种超自然力量所决定,有宿命论和唯心史观的色彩。人们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获得成功。
5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解析:这个成语说明新事物虽然开始比较弱小,但它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所以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另外这个成语也体现质量互变的规律。
51、举一反三,闻一知十。
解析:这句话表明了人们要想获得新的知识,必须掌握归纳与演绎的推理思维方法,这样才能掌握事物的规律性,从而使人的知识不断地扩展和深化。
5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解析:这个成语体现的哲学寓意有: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②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③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这个成语属于本质联系;④事物内部特殊矛盾规定其特殊本质。
53、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解析:这句话的错误在于:①违背事物联系具有客观性,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②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没有抓住事物矛盾的主要方面;③只看现象,不看本质。
5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解析:这个典故主要说明了外部环境对事物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它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所以它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它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又如,孟母三迁”同属此义。
55、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解析:这句话表明时间的特点具有一唯性,即不可逆转性。又如,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也是这个道理。
5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解析:这个成语比喻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又如,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不打不相识”等,都属此类。
5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解析:这句话说明:①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中,要分清是非,辨别善恶,权衡利害。有益的事,应持之以恒,促使它的质变。有害的事,应防微杜渐,阻止它的转化;②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8、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解析:这句话说明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59、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解析:这句谚语说明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不能成功。
60、生地茄子熟地瓜,生地菜子熟地花。
解析:这个谚语告诉我们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又如庄稼施肥有技巧,看天看地又看苗”、山腰点桐,山下务农”等谚语都体现这个原理。
61、《孙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
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解析: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结果,这说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62、《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
解析:从哲学观点看,这段话表明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
(实习小编:加油猪)

2023考研:蕴含马原哲理的成语短语们,要学会举一反三!
温馨提示:
本文【2023考研:蕴含马原哲理的成语短语们,要学会举一反三!】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