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正朝着多元化发展。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和新技术的快速普及对日常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得时尚的形成和流行速度更快,同时具有更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并因此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的标志性和流行的色彩和基调。“今天一醉方休”似乎正在成为一种时尚。“负翁”“月光族”大量出现。在我们的校园里,陈旧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夹杂着“手机声”。为了解我校大学生的消费现状,为我校明确确定贫困生标准提供可靠的参考资料,同时为我校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提供第一手资料,学生工作信息中心特开展本次调查。
调查时间:...........................
参加人员:校本外语学院、水土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九个学院。
方法:问卷调查。
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80份,回收376份,回收率高达98.95%。数据真实可靠。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学生的消费心理、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爱好。
调查结果和分析:
一、消费目的地: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学习方面,我们学校的学生主要花在书上。由于学校分发的课本只是基础课本,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在学生的消费去向中,购买教学参考书、英语等级考试等书目占一定比例。
消费目的地的通讯费用中,大一大四占比最大。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由于刚来大学,对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人际环境都不熟悉,存在各种不适应。同时,他们不习惯大学里开放的学习方式,总是喜欢和以前的好朋友、老同学交流信息和观点。大四的通讯费主要是联系工作。
在爱情消费方面,部分同学有固定的“爱情投资”。“爱情需要浪漫,而浪漫需要消费”,但没钱也不能浪漫。男生女生都需要消费。对于男生,你需要为女生买单,送礼物。同时,“士为知己者死,妇为我养”,女生的恋爱消费主要花在化妆品和首饰上。
另外,在恋爱中,双方共同消费的一个方面是,在衣服方面,名牌成为一种象征。“只买贵的,不买合适的”,相当一部分人持这种观点。当今社会,爱情是合理的,但爱情中的不合理消费值得我们深思。
对于恋爱中的消费来源,有的是“家里专门提供的”;有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有的来自“勤工俭学”;有些是来自“奖学金”。总之,无论支出在哪里,都占了很大比重。只是比例不同从大学生对社会的看法来看,也和家庭对大学生的恋爱观有关。
网络消费:无论哪个年级的学生,网络消费都占比较稳定的比例。大学生的上网费也成为他们日常消费支出的一部分。
左图为我校学生在娱乐休闲方面的消费情况:
大学生的娱乐消费金额也很可观。进歌厅、打台球、轮滑、生日聚餐……此外,大学生的偶像化热潮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他们的娱乐消费。
在零食和水果上,女生的消费模式更高。在大学里,女生更多的是学习如何照顾自己。水果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既经济又实惠。至于零食,不仅是部分女生的喜好,也是部分女生打发时间的普遍选择。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我校学生的消费是多元化的,正是多元化的消费无形中增加了总消费金额。以下是我校学生每月支出及学期总支出:
二。月支出和学期支出:
每月支出
定期支出
上面的图表说明了我们学校学生的消费水平是不一样的,而且差别很大。整体来看,我校大部分学生月消费保持在200-400元之间,各学院都不同程度存在高消费现象。而且,在现代大学的校园里,学生花这么多钱并不少见。对于相当一部分高消费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经济来源如何,对家庭的影响如何?
三。经济来源及其对家庭的影响:
经济来源
大学家长的学生贷款、奖学金或助学金、勤工俭学
资本环100%
土壤和水97.5%2.5%
外语83.33%16.67%
机电63.64%18.18%9.09%9.09%
学生72.22%11.11%11.11%5.56%
95.24%4.76%18.18%4.55%
上表中的数据显示,我校大学生的主要经济来源来自父母,说明我校学生对家庭的依赖性很强。甚至有的大学生占比100%;此外,助学贷款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说明我校在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使学生深入了解了国家关于教育的政策,促进了学生对国家政策的认知。另外,部分学生的经济来源是勤工俭学,说明我们的学生有一定的自立能力。
第四,学生对家庭的过度依赖,自然对家庭有影响。
上图显示了我校学生的消费程度对家庭的影响。从图表中可以看出,由于大学生短缺,大多数学生家庭生活贫困,他们的生活条件正在下降。这说明学生的学校生活对家庭生活影响很大。“再穷也不能当穷孩子”,绝大多数家长都这么说。“虽然我们家收入不多,但我们就是这样的孩子,绝不能因为钱而自卑,就是要让孩子在大学里过得舒服,不影响学习。”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在家庭消费中占有一席之地。穷承风,再怎么努力也不会委屈孩子。有了父母的关爱,大学生该不该有自己的消费计划?四。消费计划图表显示,我校大部分学生的消费是合理的。虽然没有消费计划,但是支出合理。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管理自己的资金,也培养了自己的规划。但是,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超支的。这种现象虽然不合理,但依然存在,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大学生活丰富多彩,消费方式增多,自然费用增加;(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外界的诱惑越来越多,好奇心促使大学生尝试不必要的消费模式;(3)月初,经常不知不觉超支。(4)经常有意想不到的消费。如果你和同学打赌输了,你得请自己吃饭。问得不好,没面子,那就好好吃饭...总之,各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造成了学生的不合理消费。
动词 (verb的缩写)对学校指导意见的比例
非常好。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5.71%
有一定成绩,但实力不是22.86%。
是的,但是我没有看到任何结果。14.29%
力度远远不够,需要加强57.14%
从学生反映的情况来看,我校对学生的消费观念、消费心理等消费知识给予的指导不够。目前我校对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进行了引导,说明我校对学生的切身利益给予了足够的重视。然而,对学生生活的指导还不够完善。虽然不良消费习惯对学生没有直接影响,但消费意识作为一种精神文明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我校应尽快加强相关工作。
不及物动词对“负翁”和“月光族”的看法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对高消费现象持否定态度,这说明虽然我校学生中存在高消费现象,但我校学生还是有正确的消费观的。只要学校对这些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情况是可以改变的。但是,这样下去,很容易导致攀比消费。大学生还是要继承中华民族艰苦朴素的传统美德,切不可踏入高消费的误区。
七。对贫困学生界限划定的几点看法
上图是同学们对我校确定贫困生标准的看法,为我校发放助学金提供了重要信息。
八、按我校贫困生标准划界的观点,学习成绩优秀。
没有手机、电脑、mp3注:学习、工作等需要除外。
无旷课或其他违规行为;
不要抽烟或喝酒;
少上网,衣着朴素,不追求时尚;
月消费金额在180元以下;
生活费无法保障;
每学期生活费不到XX元;
没有经济来源,生活节俭;
经过班级投票,学院认真核实;
提名候选人并跟踪调查;
仔细了解各学院各年级贫困生的比例,然后把名额分配给各学院;
家庭所在地结合平时表现出具的贫困证明;
积极参加勤工俭学;
九。解决本次调查问题的建议
1.对于现在的学生,学校会制定统一的指导思想,然后各学院团委会召开本学院学生的思想指导会,会上引导学生增强个人消费意识,持有正确的消费观。
2.在林雪路、王越路、神农路等学校主干道设立长期标语,时刻提醒学生。
3.在学校团委的指导下,学校学生会将组织一次大型宣传活动。在林雪路上展示了展板,并举行了“拒绝高消费”大型签名活动。
4.针对部分学生消费情况不明,部分学生随意挥霍父母钱财的情况,各学院团委组织各学院学生进行“自我财务支出统计表”,让学生自行整理自己的财务支出,并以整理后的表格鼓励学生寄希望于家庭,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父母的钱来之不易。
5.为了减少我们学校的高消费情况,学校会为每一个新生举办思想座谈会,及时防止高消费。负责学生的班主任会定期召开班会,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和教育。
关于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2) | 返回目录大学生创业意识调查报告
当太多成功的创业者摆在面前时,象牙塔里的学生不想再观望,跟随前辈的脚步,跳入创业的大潮。但是成功是很难复制的,创业之初的热情不一定能得到财富和经验。资金的缺乏,管理经验的缺乏,市场调研的不彻底,社会和家庭的冷漠,都在不断的打击着立志创业的学生。有人说创业的结果大多惨淡,甚至有人说创业就是一起努力。真的是这样吗?
近日,前程无忧在网上发起了一项关于大学生创业的调查,并设置了全社会问卷“你眼中的大学生创业”,同步进行。真实反映当前大学生对创业的认识,同时比较大学生的想法和社会人对大学生创业的看法,是本次调查的初衷。
展现大学生对创业的新观点、新视角、新需求。
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网络调查历时一个月,收到有效样本近2000份。其中大约四分之三是男性,只有25.1%是女性。18-22岁的受访者占63%;17%的受访者不满18岁。广州、上海、北京位列受访者前三名,占比分别为15.8%、10.2%、9.7%。43.9%的受访者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41%的受访者具有大专学历。硕士达到了近3%。在整体受访者中,在读学生和应届毕业生的比例之和高达59%,其中有17.2%的人有一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创业深入学生内心。
调查的第一个题目是:“你有创业的冲动吗?”所谓冲动,就是一瞬间,一瞬间的感性认识。没有要求,也不需要考虑结果和后果。最终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4%的大学生选择了“无”,而在其余96.4%的冲动型学生中,有近7%的人是冲动型的,已经创业。绝对份额告诉我们,创业的概念已经在大学生中普及。
创业目的多样化
学习和做事总要有一个理由和目的,这样我们才能选择一种方式去实现它,去实现它。创业只是一种手段,背后的原因和目的不一样。35.9%的学生认为“创业”是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这比“积累财富和经验”选项高出7.6个百分点。可见,在财富和价值之间,大学生并不盲目偏向后者。更有趣的是,除了传统的自我价值、财富和经验之外,调查还发现,18%的学生选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多达9%的学生仅仅是通过不给别人打工来创业。偏好和性格逐渐成为创业的动力,但也说明了大学生对就业的恐惧和逃避。甚至有7%的同学认为创业不是就业的出路。显然,这些学生只看到了找工作的难度和创业的好处,没有正确看待就业和创业的关系。
调查显示,学生创业目的明确,但对创业的期望模糊。在“你对创业的期望”调查选项中,有近一半的同学表示“只做一个过渡计划,没有明确的期望,走一步看一步”。虽然有50%左右的同学打算上市,但大部分还是没有完全理解上市的过程和意义,只是一种希望或者奢望。
“最好的时代”和“最适合的行业”
大概是由于理论和实践更合理的因素,80%的同学认为工作几年后创业是最好的时机,13%的同学认为在校创业是最合适的选择。当被问及哪个行业最适合大学生创业时,服务业一枝独秀,占比31.7%,其次是快速消费品和批发零售业,分别达到23.5%和22%。事实证明,只有21%的学生选择It行业,可以获得最大的利润之一。
两个大学生心目中的最好虽然起不到任何指导作用,但也不是无中生有,空***来自风。行为和意识同步,与其说是学生的想法,不如说是他们未来创业的方向。
缺乏启动资金成为创业杀手
时机充足,目的明确,软条件似乎不成问题。但是,7%的创业者数量清楚地表明,这些还不够,严格来说,还不是决定性的。是什么阻碍了更多的大学生走向创业之路?“启动资金不足”首当其冲。数据显示,45.5%的学生创业梦想因此搁浅,“资金匮乏”成为大学生创业最凶猛的障碍。而“缺乏社会经验”和“缺乏企业运营管理经验”是大学生创业先天不足的两个问题,分别排在第二和第三位,分别占24.8%和20%。诚然,除了两个很少拿到第二第三选项资本的同学,前三名除了创业想法什么都没有的同学占了大多数。
同时,有4%的同学表示合伙人是最缺乏创业条件的。“专业知识”中有3.4%的同学觉得自己还没有达到创业的标准。
“你眼中的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
大学生创业是不是意味着剃光头,头脑发热?社会如何看待大学生创业?为此,51job做了一个“你眼中的大学生创业”的调查,收到有效样本1535份。其中,男性占67.5%;18-22岁的受访者占58%;18%的受访者不满18岁。北京的受访者在各省市中排名第一,占比22.8%,上海12.8%,广州11%。43.1%的受访者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35.4%的受访者具有大专学历。在这项调查的所有受访者中,38%的人有一到两年的工作经验。三岁以上的受访者也达到了15%。
受访者中,外资占26.8%,民营/民企占31%,国有/上市公司占近10%。
九城社会人——
不要反对大学生创业
如上所述,大学生创业的冲动占9.50%以上。社会人对大学生创业是什么态度?根据调查数据,意见是支持的。其中大学生创业确实有一定优势,占49%,将近一半。而42.6%的受访者表示“不反对,不知道出路”。只有剩下的7.3%的受访者坚决反对,认为风险太大。所以,前两个数据的叠加表明,至少90%以上的社会人不反对大学生创业,大学生创业的氛围倾向于鼓励。
大家眼中大学生创业最大的利弊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90%以上的受访者不反对大学生创业,理由也必须让学生能够借鉴,看清自己。在大学生创业最明显的三大优势,即年龄、知识和政策鼓励中,年龄优势被普遍认为是大学生创业最有力的基石。有一句口号叫“青春无极限”,很好地诠释了人们的观点。其次,“知识优势”的比例占25.4%,这个选项的比例并不是很高,这也反映了当今老百姓对大学教育质量的质疑。同时,11.4%的受访者表示“政策优势”是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政策的倾斜和支持,如优惠贷款、税收减免、法律保护等,也将是大学生顺利创业的极大保障。
事物的两面性告诉我们有利有弊。以上,在大学生创业调查中发现,“资本”、“社会经验”、“企业经营管理经验”是大学生自我认同的三大短板。而同样的选项,在社会人看来,它们还是同样的顺序吗?从数据排名来看,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如果仔细看百分比,可以发现“资金”占比明显下降。只占三分之一左右,而“社会经验”有所增加。站在社会人的立场上,我们可以发现,社会经验这个概念虽然抽象,但是他们已经摸索出了一些方法,“社会经验”正是大学生所不具备的。创业是一种社会活动。根据这个理论,这个数据差不多是三分之一。这也从反面提醒了我们,大学生真的懂社会经验吗?你对获得它的难度有清楚的认识吗?钱真的那么重要吗?
it行业大学生创业最有前景的领域
同样的问题也涉及到这个问卷,结果大家眼中最适合的创业领域和大学生想的大相径庭。首先,it行业排名第一,占比30%,其次是服务业,占比19.6%。快消品为12.3%。此后出现了各行业割据的景象,娱乐/运动/休闲、贸易/进出口、专业服务(咨询、会计、检测等)五大行业。),批发零售,广告/公关徘徊在5%左右。
可见,受创业成功典型案例的影响,被广泛认为是最成功、最有效的领域。但是,这和大学生的想法不一样。相比科技含量高、技术创新快的it行业,更多的大学生更倾向于在成本和科技含量相对较低、见效相对较快的批发、零售、快速消费品行业寻找机会。
你会去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工作吗?
如果有一天你在招聘网站或报纸上看到这样一条消息:“XXX公司现招聘XXX职位,公司属于大学生创业,发展前景广阔”,你在找工作的时候会动心吗?调查显示,40.5%的受访者愿意在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工作,16.8%的人选择不愿意,更多的人选择“不好说,看情况”,这也说明大部分人并不关心公司是否为大学生创业。换句话说,大学生创业的公司并不是人们选择工作的第一屏。反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大学生创业还是有信心的,这也符合社会90%以上的人。
当然,那些观点明确的“愿意还是不愿意”,都有自己的道理。在“简单用一句话陈述是或否的理由”的回答中,有意愿的一方表示,“因为可以共同开创事业,实现梦想,即使失败,也是一笔财富。”“因为公司有活力,有前途,也支持创业者。真的很欣赏勇于创业的大学生。”“都是年轻人,一起努力!”......而不甘心的一方也有自己鲜明的观点:“他们不是很自信,大学生有点自以为是,可能有专业知识但缺乏经验和耐力。”“风险太大,可能会浪费时间。”……
后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数据清楚的告诉我们,大学生创业已经到了什么程度。在笔者看来,如今的创业就像是宽进严出的大学门槛。入门容易,毕业难。对于思想新潮、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强的大学生来说,创业更像是一把弹簧椅。速度一开始很猛,但是减速还是挺明显的。也许初速度越快,落地的伤害程度越大。最后再给一个数据。现在大学生创业成功率2%-3%。所以可以肯定的是,大学生自己创业是远远不够的。
关于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3) | 返回目录前言:
一、调查目的:为创建“绿色校园”,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宣传环保知识,共建绿色家园,特开展本次调查。
二。受访者:我校全体学生。
三。调查方法:对我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共525人。
三。调查地点和时间:在我院图书馆、食堂、学生宿舍等场所门前开展调查活动。六月六日下午四点半到六点。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这次调查中,我们调查组发现了我们学校的一些问题。主要原因是我们学校的学生知道一些关于环境保护的知识,但他们没有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比如过度使用一次性筷子、饭盒、塑料袋。我们学校的学生过度使用塑料袋包装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学校的学生仍然没有深刻的环保意识。我们学校没有举办过任何环保知识的讲座或课程。调查显示,他们环保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电视、广播和电影,有38%的学生。28%来自报纸杂志,不到8%的学生说来自学校课程。在对我校环境问题的调查中,68%的学生知道一次性筷子、饭盒和塑料袋被过度使用,其次是浪费水电资源和破坏花草树木,各占16%。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校的主要环境问题。在浪费水电资源和破坏花草树木的问题上,各有16%的学生表示环境问题也很严重。随着我国能源的不断减少和滥砍滥伐,沙尘暴愈演愈烈。我们有些学生还在浪费水电资源,破坏花草树木。从我们每个月的水电费用都超过了我们的资本,可以看出我们学校的学生还在浪费水电资源。在我们学校,用塑料袋包装是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我们过度使用,制造了大量的塑料垃圾,这对我们的健康有害。塑料袋很难分解,对我们的环境造成破坏。我们应该意识到塑料袋对我们的健康有害。吃的时候会把一些不好的物质带进肚子里,引起中毒或者疾病。我们学校的环境还算不错,但是如果我们不注意环保和卫生,到处制造垃圾,我们学校的环境就会越来越差!我们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所以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从自身做起;第二,要从小事做起;第三,从小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我们学校的环境问题都是由我们的坏习惯造成的。比如我们学校的学生打包浪费水电。这样下去,我们会成为环境破坏者,使我们的国家无法持续发展。调查中,70%的学生赞同筷子和塑料袋可以一次性打包,但要减少使用。为了解决我们学校的环境问题,这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我们学校每个人的事。
希望大家增强环保意识,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校园。我们学校也有一些环保活动来唤起他们的环保意识。今后,我院将努力宣传环保,做好环保工作。
关于大学生追星调查报告关于大学生调查报告范文(4) | 返回目录一、调查背景:
“偶像崇拜”是当代大学生的典型心理特征。近日,一则“后援会、海选、粉丝、模仿秀、青春偶像剧纳入中国大学生百科”等词汇在各大网站贴出,引来网友质疑,流行文化与传统教育的pk再次被关注。网友想不通。严谨的百科也加入了媚俗和偶像化的大潮?很多人甚至认为这是“中国教育的悲哀”。大学生偶像化,正常吗?他们偶像化的背后,是否存在认知盲区,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停留在什么阶段?恰逢湖北省教育科学“xx”计划资助的重点项目——“百科知识阅读与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关系研究”正处于收尾阶段。为了给项目研究积累资料,形成个人的研究报告,我进行了这次调查。
二、调查的目的:
了解大学生“偶像化”现状,探究学生兴趣与百科知识的关系,定位学生基本道德认知水平。
三。调查对象及其概况:
受试者:* *所有学生,共98人。
四。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为随机问卷调查。试卷的制定是我自己查阅资料,考虑学生实际情况后制定的。5月7日(周五)分两节课同时发放问卷,并当场回收。共发出问卷98份,回收98份,回收率为100%。
动词 (verb的缩写)调查时间:20***年* *月* *日
不及物动词调查内容:
主要考察了大学生偶像化的对象、程度、方式、代价、利弊;“偶像化”与百科知识阅读的关系等等。
七。调查结果:
我对回收的问卷做了仔细的统计,用百分比确定了各种情况的比例。具体结果见附件二。
1.就调查对象的特征而言,男生占67.3%,女生占32.7%,基本符合“男生女生多”的格局,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效度;就学习成绩而言,优秀生占23.7%,一般生占62.9%,差生占13.4%,大致相当于两个班在学校的位置,调查条件属实。
2.在有无偶像方面,67.7%的学生选择了有,22.3%的学生选择了没有,数字本身的强烈反差告诉我们,大学生崇拜偶像是一个普遍现象。偶像是他们在世界观尚未完全成熟的时候走向成熟的榜样和精神支柱,虽然他们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3.就经常谈论偶像和平时关注明星而言:61.0%的同学选择不关注,79.8%的同学选择偶尔关注。说明“偶像化”并没有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主旋律,也没有耽误他们太多的精力。
4.就关注明星的内容而言,有46.0%的人关注明星的公众形象,接近调查人群的一半,说明大学生已经有了独立的审美趣味和标准,他们会用道德标准来要求和评判自己的偶像。此外,选择其他的占30.4%,充分说明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个人特点鲜明。
5.就偶像崇拜的原因而言,大学生表现出相对外化的特征,例如,16.3%崇拜外貌,31.6%崇拜演技和唱功,22.4%崇拜个性和风格。他们大多被偶像帅气的外表、华丽的服饰和表演技巧所吸引,表现出一种低级的视觉审美快感,而崇拜经历和成就的仅占25.5%。
6.就偶像崇拜的程度而言,超过半数的学生(55.7%)倾向于偶像崇拜,但他们更为理性,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对自己情绪和爱好的自控能力日益增强,道德认知水平受外界影响的趋势日益减弱。
7.就偶像崇拜的方式而言,有近一半的学生选择了其他(47.5%),这说明大学生已经逐渐远离了从众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和个人风格。在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8.就“偶像化”的成本和时间而言,绝大多数学生也理性地选择了最低消费(96.0%)和微薄消费(82.8%),这与学生消费者的地位和大学生相对繁重的学业相对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9.就父母对“偶像化”的影响而言,81.7%的学生认为“没关系”,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对孩子兴趣爱好和道德认知的影响在逐渐降低,大学生作为成熟的个体,渴望独立,这已成为大学生道德认知水平发展的显著特征。
10.就偶像崇拜的利与弊而言,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利大于弊,利弊相当或没有利弊,占被调查者的89%,这说明大学生希望别人尊重自己的利益和意愿,这样的强势数字值得玩味。
11.就《中国大学生百科全书》收录上述词汇而言:71.4%的同学认为应该,再次表明了对自己行为的认可和对尊重的渴望;认为在《中国大学生百科全书》中收录上述词语会增加阅读百科知识的兴趣的占47%,说明百科知识摒弃门户之见,形成雅俗共赏的格局,更有利于吸引读者,发挥其培养道德认知水平的潜在功能。
八、调查经验:
通过这个调查,我们不仅得到了一些抽象枯燥的数字,还通过数字找到了我们需要的信息:
(一)大学生“偶像化”,不是洪水猛兽,我们不必担惊受怕。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们总是要求学生循规蹈矩,生怕他们越界,却忽略了他们正常的兴趣爱好;我们总是对他们颐指气使,生怕他们不守规矩,无法控制,却忽略了给他们起码的尊重和认可。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发现大学生自尊心很强,选择相对理性。与上次调查相比,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有了可喜的进步。
(二)不容忽视的是,大学生的“偶像化”目的仍处于外化崇拜的较低层次。具体表现为:他们崇尚偶像的美丽外表,却忽视了明星的内在魅力;他们热衷于明星耀眼的光环,却忽略了偶像跋涉的艰辛;他们惊叹偶像的卓越成就,却忽略了明星的汗水。它们转瞬即逝,需要我们的指引;他们底子浅,需要我们保驾护航。如何把他们外在的崇拜转化为内在的认同,要开动脑筋。
(三)不可否认,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由于外部来源的影响而逐渐下降。如何抓住有效时机,让学生在兴趣爱好的支配下自觉阅读百科知识,将这种外在的影响源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求,扣住学生“偶像化”的爱好,适时加以引导,是一种可取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