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有关于先秦两汉的诗句

发布时间: 2022-08-29 13:24:07

1. 先秦两汉有什么著名的诗句

太多了!

先秦有诗经,还有屈原,句句都是经典!

其他著名诗句有: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知不知?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两汉更多,有乐府,包罗万象。还有司马相如、刘邦、刘彻等。

其他著名的诗章有“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 陌上桑”、“饮马长城窟行”、“梁甫吟”等。

其他著名诗句有: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

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刘邦“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彻“秋风辞”: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泛楼船兮济汾河,横中流兮扬素波。

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

少壮几时兮奈老何!

项羽“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和项王歌”:

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司马相如“琴歌二首”(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苏武“留别妻”: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等等

2. 谁有先秦两汉的名言警句

满招损,谦得益。

《尚书》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离骚》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离骚》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尚书》 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周易〉 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论语〉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 不怨天,不尤人。〈孟子〉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孟子〉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李斯〈谏逐客书〉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论语〉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礼记》 富润屋,德润身。

《礼记》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礼记》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 士可杀不可辱。

《孟子》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孟子》 穷者独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

《孟子》 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庄子》 诗言志,歌永言。《尚书》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论语》 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幼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老子》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吕氏春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礼记》 见善则迁,有过则改。《周易》 顺天则昌,逆天则亡。

《孟子》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后汉书》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史记》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后汉书》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刘向《说苑。

3. 关于从先秦到汉代的诗歌发展

秦代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焚书坑儒,二世而亡,几乎无文学可言。

除留存下来少数歌颂秦皇功德的刻石文字外,李斯《谏逐客书》是这一时期少有的优秀散文篇章。两汉崇文,大一统的鼎盛帝国,要求用文学来歌舞升平。

于是一种以铺写帝王和都市生活为主的文学样式——辞赋便应运而生。赋是两汉最流行的文体,是一代文学的标志。

其体式导源于荀子的《赋篇》,并吸收了楚辞的某些形式要素而形成的。汉初贾谊、淮南小山的赋,尚未脱楚辞形迹,被称为骚体赋;枚乘的《七发》奠定了汉代大赋的形式格局;至汉武帝时代,献赋诵赋风气大盛,产生了一大批赋家。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极写帝王苑囿之盛、田猎之乐,稍后的扬雄,有《甘泉》、《羽猎》诸赋。这些赋写得铺张扬厉:多以歌功颂德为宗旨。

到了东汉,班固的《东都赋》《西都赋》,张衡的《东京赋》《西京赋》仍是散体大赋中的煌煌巨作。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帝国强势不再,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用辞赋来抒情志、来刺时世。

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蔡邕的《述行赋》等是这方面的名作。他们的创作突破了大赋原有的体制,对以后魏晋时期的抒情小赋和唐宋时期的散文赋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是乐府诗中的民歌。乐府本是国家音乐管理机构,负有采编民歌民谣,配乐演唱的职能。

后人将乐府机构配乐演唱的歌称名为汉乐府诗。汉乐府民歌和《诗经》是一脉相承的,《诗经》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汉乐府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刻反映了两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表现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愿望和要求。

有的控诉了统治者穷兵黩武的政策,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有的揭露了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罪恶,以及表达了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如《孔雀东南飞》、《上邪》、《有所思》,有的对社会下层人民的不幸表示深切的同情,如《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等等。而《诗经》以抒情为主,汉乐府长于叙事铺陈,标志着古代叙事诗的完全成熟。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古代汉民族第一叙事长诗。汉代文人诗歌一直无所成就。

到东汉,文人在乐府民歌影响下试作五言诗,班固的《咏史》诗,写得质木无文,极少诗味,但是是现存最早文人五言诗。东汉末年产生的《古诗十九首》,才成为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无名氏文人创作的一组抒情短诗。它并非成于一人一时,抒发了处于动乱时代下层文人伤感,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与汉乐府民歌长于叙事不同,《古诗十九首》的主要艺术特色是长于抒情。它委婉含蓄自然质朴中显出精炼工切的艺术特色,前人有“五言之冠冕”的赞誉。

两汉散文创作的成就很高。汉初贾谊和晁错的政论散文,思想敏锐、直言时弊、文采飞扬。

后期至东汉的散文虽有骈偶化发展的倾向,但能够保存汉初关注现实,指摘时弊的文风。而两汉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开创了纪传体这种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编写体例。它敢于批判、敢于歌颂的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为人们所称道。

从文学的角度看,司马迁以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塑造了一大批出身不同、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使它成为我国传记文学的典范。如《项羽本纪》中的项羽,《李将军列传》中的飞将军李广,《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等。

《史记》刻画人物的高超技巧,变化多样的谋篇布局和语言的非凡表现力,都对后世叙事散文起到了示范作用。鲁迅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两语热情地评价《史记》杰出的史学和文学成就。

可以和《史记》相提并论的是班固的《汉书》。《汉书》记事详赡,写得也颇为精彩有自己的特色,但班固恪守儒家思想准则,来写入记史,显得拘泥和保守,成就稍逊于《史记》。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日益摆脱经学的影响,而获得独立的发展,开始进入文学的自觉时代。诗歌、散文、辞赋、骈文、小说等文学样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诗歌的地位仍然是最重要的。汉末魏初,在“世积乱离,风衰俗怨”的社会背景下面,文人诗歌创作进入了“五言腾踊”的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为核心,加上孔融、王粲、刘桢、陈琳等所谓“建安七子”组成的邺下文人集团,创造了“建安文学”的辉煌。建安文人的作品,具有“慷慨任气”这种共同的时代风格,其中曹操的诗歌,沉雄悲凉,反映了动乱的社会现实,表露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等,都是较为成功的篇章。

曹植的文学成就最高,人称“建安之杰”。他的诗歌“骨气奇高,词采华茂”,《白马篇》、《赠白马王彪》分别是他前期和后期诗歌的代表作。

他的散文和辞赋也表现出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著名的〈洛神赋〉美不胜收。“七子”中最有成就的作家是王粲,他的《七哀诗》、〈登楼赋〉等篇章,是建安文学中具有现实主义精神的杰作。

魏晋之交,随着世风的变易,诗歌创作呈现出与建安时代不同的风貌。阮籍、嵇康的作品,或沉郁艰深,或风调峻切,他们继承了建。

4. 举例说明先秦两汉时期诗歌的主要形式,不用很长,速度

先秦时期的诗歌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与后代的诗歌有着极大的差异.

诗歌是最早的文学形式之一,在文字发明以前就有了歌谣——这是口头文学的歌谣.随着人类语言的发展,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出现了,

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诗歌应该算是《诗经》,其中的诗大多是四言诗,也有二言、三言、五言、六言、七言以及八言。

《诗经》以后的两三百年,是散文的时代,直到屈原的出现.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后人把和《离骚》相同的诗歌称为“骚体”或“骚体诗”,也叫做“楚辞体”,骚体诗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兮些”字。骚体诗为以后出现的五七言诗开辟了以“三字结构”为主的发展道路。

西汉东汉五言诗继续发展,并被采入乐府,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七言诗的兴起于五言诗在时间上基本一样,到曹丕的两首《燕歌行》问世后,七言诗才正式确立下来。但直到两百多年以后的南宋刘裕建宋之后,七言诗才得到普及并成熟。

齐、梁、陈三代,是新体诗形成的发展的时期。所谓新体诗,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因为这种新体诗最先成形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故又称“永明体”,其多指五言诗,要求格律对偶,使得文章产生抑扬顿挫的声韵美,这种理论称为“永明声律论”。

初唐的早期,诗坛基本上还是笼罩在南北朝糜艳雕琢的宫体诗风之下,到了盛唐时期,出现了大批天赋极高的诗人,他们把初唐以来讲究声律词藻的近体诗与书写慷慨情怀的古体汇而为一,达到了声律风骨兼备的完美境界。在此时期,格律诗歌基本成熟,严格要求平仄、押韵、对仗。即使有的时候不能完全达到平仄、押韵、对仗的要求,也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即讲究“拗救”。

另外,关于诗歌的体裁,一般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近体诗一般来说,就是指格律诗,讲究“字、句、韵”。古体诗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包括唐宋以及之后的诗人所写作的古代体裁的诗歌,也包括乐府诗歌等形式。

5. 求先秦和两汉的经典文章

乐毅

毅,灵寿人。初仕赵,去仕魏,为魏使于燕,燕昭王以为亚卿,拜上将军,兼佩赵相国印。以破齐功封昌国君。惠王即位,以骑劫代将,去之赵,赵封望诸君。往来复通燕,燕赵以为客卿。

○令军中

环画邑三十里无入。(《史记·田单传》:“燕之初入齐,闻画邑人王?贤,令军中。”)

○献书报燕王

臣不佞,不能奉承先王之教,以顺左右之心,恐抵斧质之罪,以伤先王之明,而又害於足下之义,故遁逃奔赵。自负以不肖之罪,故不敢为辞说。今王使使者数之罪,臣恐侍御者之不察先王之所以畜幸臣之理,而又不白於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故敢以书对。臣闻贤圣之君,不以禄私其亲,功多者授之;不以官随其爱,能当之者处之。故察能而授官者,成功之君也;论行而结交者,立名之士也。臣以所学者观之,先王之举错,有高世之心,故假节於魏王,而以身得察於燕。先王过举,擢之乎宾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不谋於父兄,而使臣为亚卿。臣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不辞。先王命之曰:“我有积怨深怒於齐,不量轻弱,而欲以齐为事。”臣对曰:“夫齐,霸国之余教也,而骤胜之遗事也,闲於兵甲,习於战攻。王若欲攻之,则必举天下而图之。举天下而图之,莫径於结赵矣。且又淮北、宋地,楚、魏之所同愿也。赵若许约,楚、魏、宋尽力,四国攻之,齐可大破也。”先王曰“善”。臣乃口受令,具符节,南使臣於赵。顾反命,起兵随而攻齐。以天之道,先王之灵,河北之地,随先王举而有之於济上,济上之军奉令击齐,大胜之。轻卒锐兵,长驱至国。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珠玉财宝,车甲珍器,尽收入燕。大吕陈於元英,故鼎反於历室,齐器设於宁台,蓟丘之植,植於汶皇。自五伯以来,功未有及先王者也。先王以为惬其志,以臣为不顿命,故裂地而封之,使之得比乎小国诸侯。臣不佞,自以为奉令承教,可以幸无罪矣。故受命而弗辞。臣闻贤明之君,功立而不废,故著於春秋;蚤知之士,名成而不毁,故称於后世。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及至弃群臣之日,余令诏后嗣之遗义,执政任事之臣,所以能遁法令,顺庶孽者,施及萌隶,皆可以教於后世。臣闻善作者不必善成,善始者不必善终。昔者五子胥说听乎阖闾,故吴王远迹至於郢。夫差弗是也,赐之鸱夷而浮之江。故吴王夫差不悟先论之可以立功,故沈子胥而不悔。子胥不蚤见主之不同量,故入江而不改。夫免身全功,以明先王之迹者,臣之上计也。离毁辱之非,堕先王之名者,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之去也,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於君子矣。恐侍御者之亲左右之说,而不察疏远之行也。故敢以书报,唯君之留意焉。(《战国策》三十,又见《史记》,又见《新序·杂事》,小异。)

贾谊

谊,洛阳人。文帝初召为博士,迁太中大夫,谪为长沙王太傅,征拜梁王太傅。有《贾子》十卷,集四卷。(案:贾谊诸疏散在《新书》者十六篇,小有异同,见存不录。)

○惜誓

惜余年老而日衰兮,岁忽忽而不反。登苍天而高举兮,历众山而日远。观江河之纡曲兮,离四海之沾濡。攀北极而一息兮,吸沆瀣以充虚。飞朱鸟使先驱兮,驾太一之象舆。苍龙蚴虬於左骖兮,白虎骋而为右?,建日月以为盖兮,载玉女於后车。驰骛於杳冥之中兮,休息乎昆仑之墟。乐穷极而不厌兮,愿从容乎神明。涉丹水而驼骋兮,右大夏之遗风。黄鹄之一举兮,知山川之纡曲。再举兮,睹天寺之圜方。临中国之众人兮,托回飙乎尚羊。乃至少原之野兮,赤松王乔皆在旁。二子拥瑟而调均兮,余因称乎清商。澹然而自乐兮,吸众气而翱翔。念我长生而久仙兮,不如反余之故乡。黄鹄后时而寄处兮,鸱枭群而制之。神龙失水而陆居兮,为蝼蚁之所裁。夫黄鹄神龙犹如此兮,况贤者之逢乱世哉!寿冉冉而日衰兮,固亻?回而不息。俗流从而不止兮,众枉聚而矫直。或偷合而苟进兮,或隐居而深藏。若称量之不审兮,同权概而就衡。或推┢而苟容兮,或直言之谔谔。伤诚是之不察兮,并纫茅丝以为索。方世俗之幽昏兮,眩白黑之美恶。放山渊之龟玉兮,相与贵夫砾石。梅伯数谏而至醢兮,来革顺志而用国。悲仁之尽节兮,反为小人之所贼。比干忠谏而剖心兮,箕子被发而佯狂。水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长。非重躯以虑难兮,惜伤身之无功。已矣哉!独不见夫鸾凤之高翔兮,乃集大皇之野。循四极而回周兮,见盛德而后下。彼圣人之神德兮,远浊世而自藏。使麒麟可得羁而系兮,又何以异乎犬羊。(《楚辞》十一。王逸《叙》云:不知谁所作也,或曰贾谊,疑莫能明也,今姑编入《贾集》。)

温馨提示:
本文【有关于先秦两汉的诗句】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