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李益诗歌的风格特点

发布时间: 2022-09-20 06:06:01

1. 李益诗歌的风格是怎样的

李益(748—829年),字君虞,祖籍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后迁徙河南郑州,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大历四年(769年),李益进士及第,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因仕途失意,后弃官漫游于燕赵一带。贞元十六年(800年), 李益南游扬州等地,写下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

元和后期,李益人朝, 历任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李益的诗歌吸收借鉴了乐府民歌生动活泼的精神,匠心独运,能够写出实际的生活体验,时人争相传唱。

但李益恃才傲物,为众所不容,谏官举其某 些诗句,降居散秩,直至宪宗时他才得以复用。李益诗风豪放明快,特别是他 的边塞诗最为有名,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如《送辽阳使还军》和《夜上受降城闻笛》两首,当时广为传唱。

然而,李益的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 于伤感,主要抒写边境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缺少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 情调。李益擅长绝句,特别是七绝,名篇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

其他律体也有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 别>〉、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 饮马泉》)等,均是佳作。现存《李益集》两卷,《李君虞诗集》两卷,《二 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一卷。

2. 李商隐的诗歌风格

李商隐通常被视作唐代后期最杰出的诗人,他流传下来的诗歌共594首,在唐朝的优秀诗人中,他的重要性仅次于杜甫、李白、王维等人。

就诗歌风格的独特性而言,他与其他任何诗人相比都不逊色。李商隐的诗具有鲜明而独特的艺术风格,文辞清丽、意韵深微,有些诗可作多种解释,好用典,有些诗较晦涩。

现存约600首,特别是其中的无题诗堪称一绝。李商隐擅作七律和五言排律,七绝也有不少杰出的作品。

清朝诗人叶燮在《原诗》中评李商隐的七绝“寄托深而措辞婉,实可空百代无其匹也。” 他的格律诗继承了杜甫在技巧上的传统,也有部分作品风格与杜甫相似。

与杜甫相似,李商隐的诗经常用典,而且比杜甫用得更深更难懂,而且常常每句读用典故。他在用典上有所独创,喜用各种象征、比兴手法,有时读了整首诗也不清楚目的为何。

而典故本身的意义,常常不是李商隐在诗中所要表达的意义。例如《常娥》(嫦娥),有人直观认为是咏嫦娥之作,纪昀认为是悼亡之作,有人认为是描写女道士,甚至认为是诗人自述,众说纷纭。

也正是他好用典故的风格,形成了他作诗的独特风格。据宋代黄鉴的笔记《杨文公谈苑》记载,李商隐每作诗,一定要查阅很多书籍,屋子里到处乱摊,被人比作“獭祭鱼”。

明王士桢也以玩笑的口吻说:“獭祭曾惊博奥殚,一篇锦瑟解人难。”(《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批评意见[8]认为他有时用典太过,犯了晦涩的毛病,使人无法了解他的诗意。

鲁迅曾说:“玉溪生清词丽句,何敢比肩,而用典太多,则为我所不满。”(1934年12月致杨霁云的信) 此外,李商隐的诗词藻华丽,并且善于描写和表现细微的感情。

李商隐以无题诗著名。根据《李商隐诗歌集解》里所收诗歌的统计,基本可以确认诗人写作时即以《无题》命名的共有15首: 《无题》(八岁初照镜) 、《无题》(照梁初有情) 、《无题二首》(昨夜星辰;闻道阊门) 、《无题四首》(来是空言;飒飒东南;含情春畹晚;何处哀筝) 、《无题》(相见时难) 、《无题》(紫府仙人) 、《无题二首》(凤尾香罗;重帷深下) 、《无题》(近知名阿侯) 、《无题》(白道萦回) 、《无题》(万里风波) ,另有5首在目前通行的诗集中经常被标为“无题”的(五律“幽人不倦赏”、七绝“长眉画了”、“寿阳公主”、“待得郎来”、“户外重阴”),经冯浩、纪昀等人考订,认为多半是由于版本问题而产生的原题丢失情况,并非真正的无题诗。

李商隐的诗的社会意义虽然不及李白、杜甫、白居易,但是李商隐是对后世最有影响力的诗人,因为爱好李商隐诗的人比爱好李、杜、白诗的人更多。在清代孙洙编选的《唐诗三百首》中,收入李商隐的诗作22首,数量仅次于杜甫(38首)、王维(29首)、李白(27首),居第四位。

这个唐诗选本在中国家喻户晓,由此也可以看出李商隐在普通民众中的巨大影响。杭州图书馆。

3. 李益号什么,风格是什么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

李益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李益与霍小玉的故事唐人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记载了李益负心薄幸,辜负妓女霍小玉的故事。

是唐传奇的名篇。蒋防是唐宪宗时期的人,当时李益还活在世上,造谣的可能性不大。

霍小玉原是霍王府上的婢女的女儿,十五岁时,霍王死了,霍小玉和她母亲都被赶出王府,沦为娼妓。十六岁时遇到李益。

当时李益二十岁出头。应该是在大历六年(771)参加制科考试之前。

霍小玉明白自己的地位无法和李益真正在一起,于是她和李益约定:"妾始年十八,君才二十二,迨君壮室之秋,犹有八岁,一生欢爱,愿毕此期。"霍小玉希望和李益一起相爱八年,之后任由李益选取名门闺秀为妻,自己出家为尼。

但是,李益自授官郑县(今陕西华县)主簿之后,立即与高门卢氏女子成婚,并且躲避霍小玉不肯相见。霍小玉相思成疾而死。

李益因为这等负心行径受到当时舆论的普遍谴责,自己的内心也留下了阴影。《霍小玉传》《旧唐书》等书记载李益对自己的妻子非常不放心,出门要把妻子绑起来,甚至脱光了用浴盆盖起来才放心。

4. 李白诗歌的主题和风格有哪些特点

谈李白诗歌风格的两个特点摘要:李白在诗歌方面,是我国文学史中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

他的诗歌根据不同的思想和感情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他的诗歌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绮丽而兼豪爽、一是雄奇而且易懂。

李白诗歌的独特艺术风格,使他成为中国诗史上独一无二的诗人。他自民歌学习,从中吸取了大量的营养,豪迈奔放的气势,丰富而奇特的想象,大胆而贴切的考张,形象生动的比喻,都包含了民歌的特色。

关键词:李白;唐代诗人;诗歌风格;绮丽;雄奇李白是唐代的杰出诗人,他留给后人九百多首诗篇,各体皆备,内容丰富。历代论家对李白异彩照人的鲜明个性做出了许多非常精彩的描绘,诸如他那驱驰造化、咳吐天然、出鬼入神、惝恍莫测的艺术力量;他那斗酒百篇、十幅一息、规矩在手、自运方圆的才情;他那壮浪纵恣、豪放飘逸的风格;他那雄节迈伦、高气盖世、天子不能屈、四海不足客的性格和人品;他那游戏万乘、笑傲王侯、周流宇宙、穷淬终生的坎坷经历等等。

总而言之,李白诗歌本身具有的鲜明个性和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被历代评论家深深地感受到了。李白的诗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读之令人心旷神怡、惊心动魄、回肠荡气,从中体会到诗歌的无限魅力。

一、李白诗歌形成的原因李白是一个天才的诗人,但他在创作上却是一个十分刻苦,向前人学习的诗人,他诗文中,也保留着模仿前人的痕迹。他崇尚《风》、《雅》,还十分尊敬和推崇屈原,认真学习和继承了屈原辞赋的优秀传统。

李白对于屈原高度赞美,曾经写了“屈平词赋悬日月”(《江上吟》)来尊崇他。并且从他的作品《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就采用了屈原词赋的句法。

他还学习汉、魏、六朝以来诗歌的优秀传统,对魏晋以来有成就的诗人,李白都吸收了他们的长处。他赞美建安,十分重视吸取鲍照、庚信、阴铿的长处。

杜甫称李白的诗:“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庚开府,俊逸鲍参军”;李白的诗写得清新、俊逸,的确是他向前人学习的结果。

而且他的山水诗中可以看到谢灵运和谢眺的影响。如谢眺的“澄江静如练”(《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之句,被李白全句用在诗中,(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金陵城西楼下月吟》)。

此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十分重视学习汉魏以来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他全部九百余首诗歌作品中,乐府诗就占有一百四十余首。

他几乎用过所有乐府古题,并常常有新的创意。他受六朝乐府民歌的真挚动人,爽朗的影响,又融合自己豪迈不羁的性格,逐渐形成了李白歌行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风格,并且广受世人的喜爱和叹服!二、李白诗歌风格中的两个特点李白在诗歌方面,是我国文学史中一个继往开来的人物。

他的诗歌根据不同的思想和感情表现出多种多样的风格。我认为他的诗歌中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绮丽而兼豪爽、一是雄奇而且易懂。

绮丽是指用词华丽,对仗工整;而雄奇是指作者用词夸张,在诗意中所表露的超然境界。在吟诵“诗仙”的佳句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他那华美、曼妙的文辞和雄健、磅礴的气势。

让我们分别感悟一下诗人的风格吧!(一)、特点之一:李白诗歌中的绮丽风格绮丽的风格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和内容相称的,虽然用词华丽、对仗工整,却写得自然,使人觉得情景相生,生动流畅;另一种则是用华丽的辞藻来淹没了内心的思想感情,或者用堆砌的辞藻掩饰空虚的内容。前一种是好的,而后一种则是要不得的。

我国古代诗歌,自南朝、特别是齐梁以来,丢掉了《诗经》、《楚辞》和汉、魏以来乐府民歌的优秀传统,形成一种“颓废淫靡”的形式主义的贵族文学。这种“贵族文学”的恶劣影响,阻碍了文学的发展。

陈子昂第一个站出来批判了这种形式主义文学,并在《修竹篇序》中说:“仆尝暇观齐、梁间诗,采丽竟繁,而寄兴都绝,每以永叹”。李白继承和发展了陈子昂的文学理论并身体力行,他说:“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古风》第一)。

他反对杨(杨雄)、马(司马相如)以后文学界所激起的那股只重文词的华丽,而轻视内容的绮丽空泛文风。他主张复古代的正声,即以《诗经》为代表的创作倾向。

李白复古复的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的淳朴文风,也就是“贵清真”的意思。但李白的诗中也不乏千古流传的丽句,《送孟浩然之广陵》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蘅塘退士批为“千古丽句”,就是属于前一种的绮丽。

这句诗不用典故辞藻,而写出最美的春光“烟花三月”,并且是在这样的时候去繁华的扬州,所以成为千古丽句。他在《山中问答》一诗中“桃花流水迥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之句,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山花烂漫,争艳斗丽是美的;而桃花随流水也是美的,都是按照自然法则在荣盛和消逝之中显示不同的美,但有着共同特点:“天然”,读之令人回味无穷,满口留香。当然,构成绮丽风格还可用色彩等来表现,但不是绝对的,一首好诗主要靠诗句所构成的境界。

杜甫《蜀相》中说:“映阶碧草自春色,。

5. 从军北征 李益有什么写作特点

这里是一个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经诗人剪裁、加工,并注入自己的感情,使它更浓缩、更集中地再现在读者面前。

李益的这首诗有以下两个显著特点:

一:亲身体验

李益对边塞景物和军旅生涯有亲身的体验。他的边塞诗与有些人的作品不同,并非出于想象或模拟,而是直接来自生活,因而诗中往往隐藏着他自身的影子,对读者有特殊的感染力量。这首诗的题目是《从军北征》,说明诗人也参加了这次远征从远征途中耳闻目睹的无数生活素材中选取了一幅最动人的画面,并以快如并刀的诗笔把它剪入诗篇。

诗的首句“天山雪后海风寒”,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地烘托出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这样,接下来不必直接描述行军的艰苦,只用“横笛遍吹”一句就折射出了征人的心情。《行路难》是一个声情哀怨的笛曲,这里用了“遍吹”两字,更点明这时传来的不是孤孤单单、声音微弱的独奏,而是此吹彼和、响彻夜空的合鸣,从而把读者带进一个悲中见壮的境界。

诗的后两句“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是这一片笛声在军中引起的共感。句中的“碛里”、“月中”,也是烘染这幅画的背景的,起了加重首句的作用,说明这支远征军不仅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而且在荒漠上、月夜中,这就使人加倍感到环境的荒凉、气氛的悲怆。

也许有人对这两句中“三十万”的数字和“一时回首”的描写,感到不大真实,因为一支行军队伍未必如此庞大,更不可能全军都听到笛声并在同一时间回首顾望。但是,植根于生活真实的诗歌,在反映真实时决不应当只是依样画葫芦,为了托出一个特定境界,收到最大艺术效果,有时不但容许而且需要运用夸张手法。

李益的这两句诗,如果一定要按照碛上行军的实际人数、按照闻笛回顾的现场情况来写,其艺术效果必将大打折扣。只有像这样写,才能充分显示这片笛声的哀怨和广大征人的心情,使这支远征队伍在大漠上行军的壮观得到最好的艺术再现,从而获致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这不但不违背真实,而且把真实表现得更突出,更完满,也更动人。

二:乐声对人有巨大的感染力。

李益在一些写边情旅思的诗中善于从这一点着眼、下笔,让读者随同乐声进入诗境,通过乐声引声的反应窥见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这首诗中,他却只摄取了一个回首看的动作,没有说明他们为什么回首看以及回首看时抱什么心情,但寓情于景,情在景中。这一动作所包含的感情,是一言难尽,又想象得出。

6. 岑参.高适的边塞诗歌特点

岑参(715--770)的诗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绚丽、热情澎湃.与高适不同的是,他更多地描绘了边塞奇丽多姿的生活.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是岑参边塞诗的基调.《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他的三篇代表作.最后一篇尤为突出,他竟用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北国八月飞雪之美,使荒蛮雪封之地顿时春意盎然.天气的寒冷,依依的离情别意,悠悠的思乡愁绪,在诗人的笔下都着染了奇丽豪迈、浪漫乐观的奇情异彩.除此之外,岑参还有不少描写边塞奇景风俗的诗作,如《火山云歌送别》、《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首秋轮台》、《玉门关盖将军歌》等,这些作品更增添了岑参边塞诗浪漫多姿的艺术丰采.

高适是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领军人物,“雄浑悲壮”是他的边塞诗的突出特点.其诗歌尚质主理,雄壮而浑厚古朴.高适少孤贫,有游侠之气,曾漫游梁宋,躬耕自给,加之本人豪爽正直的个性,故诗作反映的层面较广阔,题旨亦深刻.高适的心理结构比较粗放,性格率直,故其诗多直抒胸臆,或夹叙夹议,较少用比兴手法.如《燕歌行》,开篇就点出国难当头,突出紧张气氛:“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结尾处直接评论:“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既有殷切期待,又有深切感叹,含蓄而有力.

高适诗歌的注意力在于人而不在自然景观,故很少单纯写景之作,常在抒情之时伴有写景的部分,因此这景带有诗人个人主观的印记.《燕歌行》中用“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勾划凄凉场面,用大漠、枯草、孤城、落日作排比,组成富有主观情感的图景,把战士们战斗不止的英勇悲壮烘托得更为强烈.高适在语言风格上用词简净,不加雕琢.如《别董大二首》之一:“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技巧上看来全不用力,词从意出,没有刻意辞彩修饰.

7. 唐朝诗歌的风格

唐朝是我国诗歌的繁盛时期,诗歌的风格流派千姿百态,绚丽多彩.如王维 的田园诗恬静幽美,李白的诗歌奔放飘逸,杜蒲的诗沉郁顿挫,白居易的诗 通俗平易,李商隐的诗精工秀等.是诗人的性格,气质,阅历,素养等方面的 写照.唐朝建立迎来了诗歌发展的第一阶段.初唐诗歌的创作大多蕴涵南朝的浮 艳风格,题材狭窄,缺乏真情实感.武则天时期,被称为"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圹大了诗歌的表现范围,才调琮横,气象宏阔,声律及 风骨有的唐诗得以正式形成.盛唐时期的诗人,对国家和民族豆油一种自豪感,他们大多热心功名,胸怀 大志,志气高远,这使他们的诗歌不仅富有风骨,而且比建安诗人更带高昂 明朗的基调,蓬勃旺盛的情感,磅礴壮大的气势.盛唐诗人开创了众多流派,以高适,王昌龄等为代表的边塞诗派,是浪漫主 义中的一个重要的派别,以孟浩然,王维等代表山水田园诗派,描写山川的 自然和田园闲适生活,使山水的内容更加丰富.盛唐是诗歌发展的高峰,开 元盛世特殊的环境造就了李白的诗内容广泛,想象丰富,豪情奔放,神采飞 扬,充分表现了盛唐士人的自信与抱负,充满浪漫主义的理想色彩.安史之乱后,诗歌的风格表现为沉郁顿挫,语言精练,叙事严谨,真实反映唐 朝由盛转衰.晚唐的唐朝衰落期,在这末世中,出现了大量咏史诗人,他们身 上映照着黯淡的落日余辉,发出的是衰世的悲凉,诗歌中带有深沉的感伤.唐代的诗歌风格的对诗歌的促进作用 发表:2004-4-4 12:15:16 出处:你的博客网(yourblog.org) 唐代的诗歌风格的对诗歌的促进作用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其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因素孕育了唐代文学。

唐诗也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其鲜明独特的风格标志着诗歌创作的成熟。不同的创作风格的诗人们形成了众多的风格流派,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对唐代及以后历代诗歌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唐代的诗歌风格鲜明独特。“李翰林之飘逸,杜工部之沉郁,孟襄阳之清雅,王右丞之精致,储光羲之衰真,王昌龄之爽俊,高适、岑参之悲壮,李颀、昌建之超凡。”

足以说明唐代诗歌风格的多样化和各派不同的鲜明的特色。造成唐代诗歌风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诗人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气质,他们或如李白那样清高、狂傲不羁,或如杜甫忧国忧民,或如杜牧早年肆意放荡,他们在个性、气质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所创作的作品的风格。

唐代社会由盛到衰的大转变,也决定了这一历史时期的诗人的个人境遇及生活仕途的多变。张九龄由位极人臣到被贬流放,杜甫因战乱流离失所、穷困潦倒,王勃等人的怀才不遇,等等,这也决定了其诗歌创作的风格的多样性。

而唐代诗人又生活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之下,受同一种社会教育、文化的熏陶,风格相似的诗人就形成了流派。繁荣发展的唐代诗歌也无疑对后代诗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就宋代诗歌而言,宋代初期的诗歌,难以摆脱唐代诗歌的风格的根深蒂固的影响,只能算是唐诗的延续。乃至后期许多流派的形成,也都是以师承唐人为名的。

初唐四杰的诗歌已逐渐开始摆脱六朝词藻华靡的陋习,朝着新的方向发展,他们的诗歌以宏放浑厚见长,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描绘风景,远近结合,视野开阔,抒发离情,感情细腻,而又意境深远。

卢照邻的诗,意境清迥,内容广阔,一篇《长安古意》更是“领韵疏拔,时有一往任笔,不拘整对之意”。他们为诗歌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树立了自己个性鲜明的诗歌风格 初唐陈子昂论诗提倡汉魏风骨,主张做诗要有兴寄,强调文学的社会现实意义,反对齐梁以来偏重形式的倾向和绮靡颓废的诗风。

他的诗虽文采略显不足,而词意激昂,风格高峻。陈子昂三十八首《感遇》多为托物寓言的诗,抒发个人建功立业的抱负,以及理想不能实现的愤慨不平的郁闷之情。

他不仅提出诗文革新的口号,还在创作中亲自实践。韩愈曾说:“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正指出了陈子昂在唐代诗歌革新运动中的启蒙作用。

以王昌龄、高适、岑参位代表的边塞诗人的诗作,全面的描写了边塞的特有的环境、气候,反映了诗人对边塞所见所闻的评论。王昌龄的《出塞》以精炼的语言写出了士兵的边愁、思妇的闺怨,对远离家乡的士兵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对“龙城飞将”的追忆,正暗示了对当时便将无能的讽刺。

全诗微言大义,内涵丰富。高适的七言乐府《燕歌行》概括了当时唐朝军队将士的军旅生活。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更是以鲜明的对比展示了广大士兵保卫边疆、奋不顾身的英雄气概,讽刺了边地将领荒淫的生活。全诗时而雄迈高亢,时而忧郁感伤。

笔调雄浑豪迈、悲壮苍凉也是边塞诗派的鲜明的风格。他们也直接影响了中唐时期李益、卢纶的边塞诗的创作。

李益的边塞诗继承了他们的悲壮苍凉、雄浑的风格,而又以俊伟轩昂的笔调、奇异独特的构思,对边地的凄凉景物的描写真切感人,意境阔远。边塞诗以其特有的意蕴,描写的独特的风情,在古典诗歌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

孟浩然、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多描写大自然田园隐逸之趣,诗歌风格清。

8. 唐宋诗词的风格

唐诗: 1.山水田园诗派 代表人物王维、孟浩然、卢纶、李益 特点: 题材多青山白云、幽人隐士;风格多恬静雅淡,富于阴柔之美;形式多五言、五绝、五律、五古。

代表作:王维:《山居秋瞑》、《送元二使安西》、《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边塞诗派 代表人物 高适、岑参、卢纶、李益 特点: 描写战争与战场,表现保家卫国的英勇精神,或描写雄浑壮美的边塞风光,奇异的风土人情,又或描写战争的残酷,军中的黑暗,征戍的艰辛,表达民族和睦的向往与情怀。代表作:高适:《别董大》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浪漫派 代表人物李白 特点: 以抒发个人情怀为中心,咏唱对自由人生个人价值的渴望与追求。

诗词自由、奔放、明白、顺畅、想象丰富、气势宏大。语言主张自然,反对雕琢。

代表作:李白:《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 4.现实派 代表人物 杜甫 特点: 诗歌艺术风格沉郁顿挫,多表现忧时伤世,悲天悯人的思想。自中唐到宋代以来都继承了杜甫的写实风格. 代表作:《三吏》、《三别》、《兵车行》 宋词主要派别有婉约派和豪放派 宋词: 1、婉约派 代表人物:柳永、晏殊、周邦彦、李清照、姜夔 代表作: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蝶恋花(月皎惊乌栖不定)、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 婉约派的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

结构深细缜密,重视音律谐婉,语言圆润,清新绮丽,具有一种柔婉之美。内容比较窄狭。

由于长期以来词多趋于宛转柔美,人们便形成了以婉约为正宗的观念。就以李后主、柳永、周邦彦等词家为“词之正宗”,正代表了这种看法。

婉约词风长期支配词坛,直到南宋姜夔、吴文英、张炎等大批词家,无不从不同的方面承受其影响。2、豪放派 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张元干、张孝祥等。

代表作: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江城子·密州出猎》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张元干:贺新郎(梦绕神州路) 张孝祥:六州歌头(长淮望断)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 豪放派的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喜用诗文的手法、句法和字法写词,语词宏博,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北宋黄庭坚、晁补之、贺铸等人都有这类风格的作品。南渡以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蔚然成风,辛弃疾更成为创作豪放词的一代巨擘和领袖。

豪放词派不但屹然别立一宗,震烁宋代词坛,而且广泛地沾溉词林后学,从宋、金直到清代,历来都有标举豪放旗帜,大力学习苏、辛的词人。

9. 李益的介绍有哪些

李益(748年一829年),字君虞,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

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徙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 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因仕途失意,后弃官漫游于燕赵一带。

贞元十六年(800年)南游扬州等地,写下了一些描绘江南风光的佳作。元和后入朝,历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左散骑常侍等职。

李益的诗歌吸收借鉴了乐府民歌生动活泼的精神,匠心独运,写出实际的生活体验,时人争相传唱。但他恃才傲物,为众所不容,谏官举其幽州诗句,降居散秩。

宪宗时复用。李益诗风豪放明快,特别是他的边塞诗最为有名。

他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如《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二首,当时广为传唱。

然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伤感,主要抒写边境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缺少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他 擅长绝句,特别是七绝,名篇如《夜上西城》、《从军北征》、《受降》、《春夜闻笛》等。

其他律体也有名篇,如五律《喜见外弟又言别》、七律《同崔邠登鹳雀楼》、《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又名《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等,均是佳作。现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诗集》二卷,《二酉堂丛书》本《李尚书诗集》一卷。

温馨提示:
本文【李益诗歌的风格特点】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