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花非花白居易的古诗

发布时间: 2022-09-22 16:48:01

1. 白居易《花非花》的完整诗句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词。前四句都是三言,由七言绝句的前两句折腰而成。后两句仍为七言,有明显痕迹,表明是从七言绝句演变而来。

这首词通篇都是隐语,主题当是咏官妓。当时各级官府都有一定数目的娟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们驱使。首句“花非花”是说官妓的容颜如花,但又并非真花。次句“雾非雾”中“雾”字是双关。借“雾”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应女宿,但又并非云雾之雾。

“夜半来,天明去”既是咏星,也是说人。语意双关,而主要是说人。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女,更不同于正式的妻子,她们与官僚之间互为依存,但关系又不便十分密切,只能以夜来明去为限,可谓会短别长。故末二句发出“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卜的感叹。上句言会短,下旬言别长。其中“梦”、“朝云”的描写是借用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关于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以喻男女之幽会。因为语言文字运用得巧妙,把男女欢爱之事抒写得很含蓄,富于诗意。

语意双关,富有朦胧美是这首小词的最大特点。雾、春梦、朝云,这几个意象都是朦胧、飘渺的,意象之间又故意省略了衔接,显出较大的跳跃性,文字空灵,精炼,使人咀嚼不尽,显示了诗人不凡的艺术功力。

2. 白居易 花非花全诗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译文]

是花吧,可也不是花;是雾吧,可也不是雾。半夜里,它从黑暗中悄悄来临,天刚明,又在晨曦中飘然离去。

它来了,象春梦叫人陶醉,可又能相伴几个时辰?它去了,象朝云叫人迷恋,一转眼,不知飘散在何处。

赏析/Cache/HtmlEditorAccessory/2005-11-14/93c26707-9ebc-45ad-bd07-78772e2116bd.wma。

4. 白居易的花非花全诗及译文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白居易的诗不仅语言浅近,而且意境亦多显露。

这首“花非花”就有些“朦胧”味儿。诗取前三字为题,近乎“无题”。

首两句即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感觉。“非花”、“非雾”均系否定,却包含着一个不言而喻的前提:似花、似雾。

因此可以说,这是两个灵巧的比喻。从后二句的补叙,可知这里取喻于花与雾,在于比方所喻之物的短暂易逝、难持长久。

后二句颇使人疑心是在说梦。但从下句“来如春梦”看,明显的又不是说梦,“梦”原来也是一比。

这里“来”、“去”二字,在“音”与“情”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此再生发出两个新鲜的比喻。尾二句实在又是比喻。

“夜半来”者,春梦也,春梦虽美却短暂,于是发出疑问:“来如春梦几多时?”“天明”见者,朝霞也,云霞虽美却易散,于是又发出一叹“去似朝云无觅处”。以上这种有一连串比喻构成的诗,又叫做“博咏诗”。

博咏,就是每个比喻环环相扣,如云行水流般自然成文,反复以鲜明的形象突出一个未曾说明的喻意。诗词中用“博喻”的例子很多,但一般被喻之物都是明确的。

而此诗之间用作比喻之物,不只被比喻之物,好像一个耐人寻思的谜。正因为如此,诗意也就“朦胧”了。

此诗还有另一个特点,就是全诗运用三字句与七字句组合而成。这是唐代民间歌谣“三三七”句式的活用,其功用是兼有节律整与错综复杂之美,极像后来的小令。

所以,白居易之后有人采用此诗句式为词调,而以花非花为调名。词对五七言诗而言,在内容上的一大转关,就在于词更倾向于对人的内在心境的表现。

在这一点上,此诗也与词相近。

5. 白居易《花非花》全诗内容是什么

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花非花》全诗原文如下: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白话文意思是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扩展资料 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所谓居士,是在家修菩提果,行菩萨道之人,这首诗的表达和白居易的身份也息息相关,花非花雾非雾其实都说的是自然界的真实状况,是对作者修行证悟的最好说明。

也就是说花的长成,并不是因为人们给他们命名为花而长成。来如春梦几多时,这句正好点名了作者的心思。

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更是作者在体悟到人生,明白了花非花,雾非雾这个道理之后,对自己的“之前”,以及对仍未明白的人的一种感慨。

去似朝云无觅处也是如此,作者体悟到世事无常,就像花和雾一般虚无缥缈,此诗表达对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雾亦如电的感慨,表现出一种对于生活中存在过、而又消逝了的美好的人与物的追念、惋惜之情。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花非花。

温馨提示:
本文【花非花白居易的古诗】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