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高考 诗词学习 > 诗词大全

诗经名篇高中

发布时间: 2022-08-24 19:30:02

1. 《诗经》中的名篇有哪些

<周颂 噫嘻>噫嘻成王,既昭假尔。

率时农夫,播厥百谷。骏发尔私,终三十里。

亦服尔耕,十千维耦。<大雅 生民>厥初生民,时维姜嫄。

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

载生载育,时维后稷。诞弥厥月,先生如达。

不拆不副,无菑无害。以赫厥灵。

上帝不宁,不康禋祀,居然生子。诞寘之隘巷,牛羊腓字之。

诞寘之平林,会伐平林。诞寘之寒冰,鸟覆翼之。

鸟乃去矣,后稷呱矣。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诞实匍匐,克岐克嶷。以就口食。

蓺之荏菽, 荏菽旆旆。禾役穟穟,麻麦幪幪,瓜瓞唪唪。

诞后稷之穑,有相之道。茀厥丰草,种之黄茂。

实方实苞,实种实袖。实发实秀,实坚实好。

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诞降嘉种,维秬维秠,维穈维芑。

恒之秬秠,是获是亩。恒之穈芑,是任是负。

以归肇祀。诞我祀如何?或舂或揄,或簸或蹂。

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载谋载惟。

取萧祭脂,取羝以軷,载燔载烈,以兴嗣岁。昂盛于豆,于豆于登。

其香始升,上帝居歆。胡臭亶时。

后稷肇祀。庶无罪悔,以迄于今。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惨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家伯维宰,仲允膳夫,棸子内史,蹶维趣马,。

2. 唐诗宋词名篇各30首(高中版),急需

全是我的学校发的材料,我找了这些,希望对你有用. 唐诗: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王维<观猎>, 3王维<使至塞上>, 4王维<山居秋暝>, 5王维<汉江临泛>, 6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8王维<相思>, 9王维<鸟鸣涧>, 10张九龄<望月怀远>, 11孟浩然<宿建德江>, 12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13孟浩然<春晓>, 14孟浩然<过故人庄>, 15贺知章<咏柳>, 16贺知章<回乡偶书>, 1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18王昌龄<芙蓉楼送别辛渐>, 19王昌龄<出塞>, 20王之涣<凉州词>, 21王之涣<登鹳雀楼>, 22孟郊<游子吟>, 23李白<望庐山瀑布>, 2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25李白<赠汪伦>26李白<行路难>27李白<静夜思>28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9李白<将进酒>30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此外还有很多唐诗 宋词: 1范仲淹<渔家傲>2柳永<雨霖铃>3晏殊<浣溪沙>4晏殊<蝶恋花>5晏殊<踏沙行>6宋祁<玉楼春>7辛弃疾<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8苏轼<水调歌头>9贺铸<江城子>10苏轼<蝶恋花>11辛弃疾<新玉案>12晏殊<破阵子>13辛弃疾<摸鱼儿>14李清照<如梦令>15陆游<金错刀行>16李清照<菩萨蛮>17李清照<一剪梅>18李清照<声声慢>19辛弃疾<丑奴儿 书博山道中壁>20秦观<鹊桥仙>21岳飞<满江红>22苏轼<念奴娇>23黄庭坚<清平乐>24欧阳修<生查子>25苏轼<江城子>26周邦彦<苏幕遮>27岳飞<小重山>28陆游<钗头凤>29陆游<诉衷情>30陆游<卜算子>还有很多,绝对不只30首。

3. 诗经中的名篇

蒹葭苍苍①,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②。(一章) 蒹葭萋萋③,白露未晞④。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⑤。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二章)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让⑥。(三章)

①蒹,荻。葭,苇。多隆阿曰:“荻之高者不过五六尺,苇之高者至丈余;荻茎细如蒿梗,苇之大者则如小竹;苇之中实,荻之中空,二草之别在此也。”

②毛传:“逆流而上曰溯洄,顺流而涉日溯游。”

③萋萋,释文:“本亦作‘凄’。”张慎仪曰:“《说文》:‘萋,草盛也。”凄,雨云起也。’此诗应以萋为正字。”徐礅曰:“《四月》诗传:‘凄凄,凉风也。’《绿衣》诗传:‘凄,寒风也。’《蒹葭》当霜凝之候,凉风萧瑟,寒意凄其,既盛而将痱矣。”据此,是读“萋”,可以读出景象;读“凄”,则并景中之情,或曰视觉中的感觉,亦可解得。

④毛传:“晞,干也。”

⑤毛传:“湄,水赚也。跻,升也。”郑笺:“言其难至如升阪。”按湄,《尔雅·释水》:“水草交为湄。”李巡注:“水中有草木交会曰湄。”又毛传曰“水赚”者,胡承珙曰:“《说文》‘赚,崖也。”崖,高边也。’下文‘道阻且跻’,跻为升义,故此以‘水隒’见其高意。”

⑥毛传:“涘,厓也。”郑笺:“‘右’者,言其迂回也。”焦琳日:“道阻且长、且跻、且右,皆因溯游逆流之故,意中觉得必是如此,无认作真有别样阻滞也。”李九华曰:“《尔雅》‘小洲曰渚,小渚曰址,小沚曰坻’,皆绝小之称。”

读《蒹葭》会想到吴文英《踏莎行》中的“隔江人在雨声中,晚风菰叶生愁怨”。这原是梦窗词中的警句,而此中韵致总觉得是从《蒹葭》化出。然而《蒹葭》之好,后人究竟不可及。

序称:“《蒹葭》,刺襄公也,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真不知是从何说起。朱熹之解,稍得其意:“言秋雨方盛之时,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然不知其何所指也。”若赏鉴一派,说此篇则多有会心之言。如陆化熙:“通诗反复咏叹,无非想象其人所在而形容得见之难耳。一篇俱就水说,故以蒹葭二句为叙秋水盛时景色,而萧索凄凉,增人感伤之意,亦恍然见矣,兼可想秦人悲歌意气。‘所谓’二字有味,正是意中之人难向人说,悬虚说个‘一方’,政照下求之不得。若果有一定之方,即是人迹可至,何以上下求之而皆不可得哉。会得此意,则连水亦是借话。”如贺贻孙:“秋水淼茫,已传幽人之神,‘蒹葭’二句又传秋水之神矣。绘秋水者不能绘百川灌河为何状,但作芦洲荻渚出没霜天烟江之间而已。所谓伊人,何人也?可思而不可见,可望而不可亲。目前,意中,脉脉难言,但一望蒹葭,秋波无际,露气水光,空明相击,则以为在水一方而已。而一方果何在乎?溯洄、溯游而皆不可从也。此其人何人哉?‘宛在’二字意想深穆,光景孤澹。”“‘道阻且长’,‘宛在水中央’,皆可意会而不可言求,知其解者并在水一方,亦但付之想象可也。”

《蒹葭》不是写“遇”,如《邶风·谷风》,如《卫风·氓》,如《齐风·东方之日》,而只是写一个“境”。遇,一定有故事,境则不必。遇多半以情节见意见情,境则以兴象见情见意。就实景说,《蒹葭》中的水未必大,至少远逊于《汉广》。就境象说,却是天长水阔,秋景无限,竟是同《汉广》一样的烟波浩渺。“伊人”究竟是贤臣还是美女,都无关紧要,无论思贤臣还是思美女,这“思”都没有高尚或卑下的区别。或者,这竟是一个寓言呢,正所谓“连水也是借话”。戴君恩说:“溯洄、溯游,既无其事,在水一方,亦无其人。诗人感时抚景,忽焉有怀,而托言于一方,以写其牢骚抑郁之意。”诗人只是倔强于自己这一份思的执著,读诗者也果然觉得这执著之思是这样可珍贵。若一定要为“伊人”派定身分,怕是要损掉了泰半诗思,虽然诗人之所思原是很具体的,但他既然把这“具体”化在茫茫的一片兴象中,而使它有了无限的“可能”,则我们又何必再去追索那曾经有过的惟一呢。

4. 诗经中的名篇

《诗经·邶风·绿衣》译文及赏析 【原文】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絺兮绤兮,凄其以风。

我思古人,实获我心。【题解】 执政文化是政权的核心,是内在的‘衣’(衣,里衣,即‘依据’),‘禄’是政权的红利,是外在的‘裳’(裳,外衣,外在的),衣之于裳的关系犹如矛盾论中的“内因和外因”之辩证关系。

本诗歌诗旨是:执政文化核心是强国之内因,‘衣’都皮之不存,外在的‘禄’又毛之焉附? 关于‘邶风’。邶,周武王灭殷后,殷王僟之地朝歌,一分为三,东为鄘地、北为邶地、南为卫地,其中邶地又用来安置殷王室及贵族,‘邶风’反映的主要是亡国之思,这是‘邶风’的主要特点,必须把握,亡国之音必须引以为戒,‘慎终追远’是儒家治国安民之术基本战略思想之一。

本诗成于公元前1043年武庚叛乱之后,最后一节‘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为孔子添加之雅文,以纠殷商亡国之士的错误结论‘绿兮丝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无訧兮’。风从‘周南’、‘召南’之德风以正后,紧接着就是‘邶风’,极为符合儒家‘慎终追远’思想。

关于‘绿衣’,《毛诗序》云“绿,间色(即贱色之意)”,‘绿兮衣兮’即‘绿衣缺黄’的春秋笔法表达方式。‘绿衣缺黄,其国必亡’是孔子在本诗中,要阐述的真正中心论点。

皇权的正统颜色,自汉武帝“罢绌百家,独遵儒术”后,一直定‘明黄’为皇家御用颜色,其理论是取《尚书·尧典》的孔子前叙‘钦明文,思安安’ 之‘明’,另取《周易·坤卦·六五》“黄赏元吉”之‘黄’。‘黄’为何意?《周易·坤卦·文言》云“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之,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看大白菜,菜心为黄,才有勃勃生机之绿叶,去掉黄色菜心,绿叶自然无法完美白菜的形象。江山如处于菜心被去掉的险境,自有“有女怀春”之辈跃跃欲试而起“逐鹿中原”之心,其祸大焉! 【我的译文】 国强要有依, 执政为公国恒强。

忧愁我心者 文质相克命不长? 国盛要有依 共荣同耻君恒王 忧愁我心者 共荣同耻核心亡? 周行文武道 灭商暴敛无常 我思文武王 “黄赏元吉”国运长。商为天道亡, 凄风已令国民寒 我思尧舜禹 雅正‘钦明文,思安安’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执政文化能不能德行天下,将直接关系国家存亡的政论诗。

据历史考古和历史文献记载,商王朝崇尚陪活葬制度,极其残忍,对诸侯各国实行强佂暴敛,搞得乌烟瘴气,民怨沸腾。治国理论是《归藏易》:只崇尚坤道和自己的祖先,极度自私自利,这是商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

本诗是邶之风,讲述殷余民经武庚叛乱平息后,经周公的德化,终于认识到《周易·坤卦·文言》云“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之,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的道理,进而开始被周的文治武功所折服。

孔子通过加上的最后一节‘絺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之雅文,要告戒后人,一定要牢记‘钦明文,思安安’的居安思危、按客观规律做事、做人的道理。

本诗的译文,词不达意处在所难免,只因本诗的涵义非常丰富多彩,这是春秋笔法的奇妙之处,非我之过也。正如中国瓷之窑变,主要在于触景生情和个人领悟运用之妙。

附录:武庚叛乱 武庚(?—约前1039年),商纣王之子,幼时聪明好学。约公元前1046年2月底,商亡周立。

武庚管理殷余民,殷民大悦。武王为防武庚叛乱,又在朝歌周围设邶、卫三国。

朝歌以东设卫国,使管叔由管徒封卫,朝歌西与南为,使蔡叔由徒蔡封;朝歌以北为邶,使霍叔自霍徒封邶。共同监视武庚。

此时,武庚留居在纣宫(今淇县城内的西坛、三海一带)续殷祀。殷亡第四年,(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姬发驾崩,儿子周成王姬诵年幼(13岁),武王之弟周公旦代成王掌管国事。

对此,管叔、蔡叔皆不满,散布周公想篡位之谣言,并串联武庚起兵反叛。周公和召公为保周江山,“内弭父兄,外抚诸侯”,周公以成王命率军东征,伐朝歌叛军,武庚兵败被诛。

周公又杀管叔、放蔡叔、贬霍叔,将朝歌“殷顽”迁于洛阳管教之。武庚之乱后,使周初统治都更深刻地认识到封建亲戚、蕃屏周室的重要性。

在武王分封的基础上,周分、成王再次大规模分封诸侯。相传周公分封七十一国,其中有五十三人是姬姓子弟,他们都是文王、武王和周公的后人,如文王之弟封于东虢、西虢,文王之子封于邗、晋、应、韩;周公之子封于凡、蒋、邢、茅、砟、祭。

原来属于武庚的封和殷遗民被一分为二,一部分纣兄微子启,他在灭商后投降周,也未卷入叛乱,因此封于商丘,国号宋。另一部分封给成王的叔父康叔,在殷商故墟。

国号卫。此外,还有一些异姓贵族为周公、成王所封。

两次分封,不仅使周人巩固了在原属殷商的广大地区的统治,而且扩大了周人的势力和影响,使周成为国力和疆域远远超过商朝的强大国家。

5. 诗经中的名篇有哪些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原本只称做《诗》,儒家把它尊为经典,故称作《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

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除《诗经·郑风·子衿》、《诗经·秦风·蒹葭》、《诗经·周南·关雎》、《诗经·周颂·噫嘻》、《诗经·小雅·采薇》、《诗经·卫风·硕人》等名篇外,还有以下名篇名句:1.《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2.《诗经•卫风•木瓜》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①[投]这里指赠送。

②[木桃]就是桃子。③[报]回赠。

④[琼瑶]美玉。3.《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②[已]止。

4.《诗经•小雅•鹿呜》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①[呦呦(yōuyōu) ]鹿呜声。5.《诗经•小雅•棠棣》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

全句的意思是,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①[阋(xì)]争吵。

6.《诗经•小雅•车舝(辖)》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

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7.《诗经•小雅•鹤呜》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8.《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①深渊,如履②薄冰。①[临]来到。

②[履]踩,走。9.《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①,迁于乔木。

①[幽谷]深谷。10.《诗经•大雅•荡》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

①[靡]没有谁。②[鲜(xiǎn)]少。

③[克]能。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6. 诗经中有哪些名篇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原本只称做《诗》,儒家把它尊为经典,故称作《诗经》。编成于春秋时代,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有十五国风,《雅》有《大雅》、《小雅》,《颂》有《周颂》、《鲁颂》、《商颂》。

除《诗经·郑风·子衿》、《诗经·秦风·蒹葭》、《诗经·周南·关雎》、《诗经·周颂·噫嘻》、《诗经·小雅·采薇》、《诗经·卫风·硕人》等名篇外,还有以下名篇名句:

1.《诗经•卫风•淇奥》

如切如磋①,如琢如磨②。

①[切、磋]本义是把骨角玉石加工制成器物,引申为学问上的商讨研究。②[琢、磨]本义指制玉器时精细加工,比喻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

2.《诗经•卫风•木瓜》

投①我以木桃②,报③之以琼瑶④。

①[投]这里指赠送。②[木桃]就是桃子。③[报]回赠。④[琼瑶]美玉。

3.《诗经•郑风•风雨》

风雨如晦①,鸡鸣不已②。

①[如晦]昏暗得好像夜晚。②[已]止。

4.《诗经•小雅•鹿呜》

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①[呦呦(yōuyōu) ]鹿呜声。

5.《诗经•小雅•棠棣》

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

全句的意思是,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①[阋(xì)]争吵。

6.《诗经•小雅•车舝(辖)》

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

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7.《诗经•小雅•鹤呜》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8.《诗经•小雅•小旻》

战战兢兢,如临①深渊,如履②薄冰。

①[临]来到。②[履]踩,走。

9.《诗经.小雅•伐木》

出自幽谷①,迁于乔木。

①[幽谷]深谷。

10.《诗经•大雅•荡》

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

①[靡]没有谁。②[鲜(xiǎn)]少。③[克]能。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

温馨提示:
本文【诗经名篇高中】由作者教培参考提供。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学分高考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管理员或作者进行删除。
我们采用的作品包括内容和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用户投稿,我们不确定投稿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联系我站将及时删除。
内容侵权、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24 学分高考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湘ICP备17021685号